基于纳米交叉结构的阻变存储阵列与寻址部件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TP333.5
【图文】:
纳米交叉结构的器件同时满足了上述要求,先天的优势,已经在存储器件、逻辑器件等领域结构阻变存储阵列和寻址部件进行实验和理论研尺度的电学效应和新型加工工艺的纳米电子学的和新器件机理的基础上设计纳米电子器件的能力储器奠定实验和理论基础。1.2 课题的相关研究现状构是指由两层相互垂直交叉的平行纳米线阵列构示[3]。纳米交叉结构的器件集成度高,结构简单,电路,并具有容错与并行等方面先天的优势。通的功能单元,整个纳米交叉结构阵列可以表现出数据存储、可重构逻辑电路设计等领域有广泛的
2.1 电阻双稳态存储单元研究.1.1 电阻双稳态的定义与读写机制阻双稳态器件是指电阻值可以随着外加电场条件的变化在两种阻值端器件。假设器件当前处于高阻态 ROFF,呈现断路或高电阻状态。此向的电压脉冲,当电压脉冲的幅度达到某一阈值 VON时,器件会进,呈现导通或低电阻状态。在低阻态下,只有当再次施加另一个电压到某一阈值 VOFF时,器件才会又一次进入高阻态 ROFF。当 VON与 的极性相同时,这种电阻双稳态被称作是单极性的(开关阈值电压位线的同一侧,如图 2.1(a)所示);当 VON与 VOFF电压脉冲的极性分向时,这种电阻双稳态被称作是双极性的(开关阈值电压分别位于 I两侧,如图 2.1(b)所示)。此,通过施加外加电压脉冲序列,器件的阻值会在 ROFF和 RON之间实现了信息的写入和存储。当需要读取信息时,只需要在器件两端的电压,通过电流的大小判断当前阻态,即可实现信息的读出。
图 2.2 轮烷分子结构图和电阻双稳态 I-V 特性图[19][20]的来说,有机分子的电阻双稳态特性研究开始较早,对开关机理的,材料体系复杂多样。其最大的优势在于器件具有极大的进一步缩——单分子存储面积。然而有机分子的缺点也是十分明显的:开关热稳定性不好,读写次数不高,难于兼容 CMOS 工艺制备等。.1.4 基于过渡金属氧化物的电阻双稳态器件研究比有机分子器件,基于无机材料的电阻开关器件在最近几年得到了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一些金属氧化物如 TiO2、Cu2O、NiO 等,不仅阻开关特性,而且速度快,开关比高,性能稳定,极有希望用来构储器[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冬冬;;台湾研发出全球最小9纳米内存技术 容量增20倍[J];半导体信息;2011年02期
2 易胜兰;;大学网络环境下的网络存储系统的设计[J];工业设计;2011年05期
3 詹群;;铁氧体材料在抗EMI和隐身(吸波)材料中应用[J];中国传媒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4 ;澳大利亚研制纳米电子束曝光系统是制作微小纳米电子元件的最佳设备[J];光学仪器;2009年05期
5 沈熙磊;;马里兰大学开发新型光阻剂有望实现纳米等级的光刻分辨率[J];半导体信息;2011年02期
6 姚磊;;Web 2.0技术与业务应用[J];程序员;2010年09期
7 ;新隐形材料能屏蔽可见光谱检测[J];甘肃科技纵横;2011年04期
8 田新宇;马永强;王伟;;网络存储阵列中CACHE的设计[J];计算机系统应用;2011年06期
9 ;平行俄歇电子分析仪[J];电脑与电信;2011年06期
10 Serena;;开启智能计算新时代[J];信息方略;2010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曹艳平;郑修鹏;李博;冯西桥;;测量微/纳米纤维弹性模量的屈曲方法[A];北京力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毛健;赵立涛;程鹏;李华峰;陈国需;;纳米La_2O_3或CeO_2添加对TiO_2-SiO_2润滑添加剂磨擦修复特性的影响[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2分册)[C];2010年
3 肖旭贤;黄可龙;杨珉;何琼琼;;季铵盐纳米磁粒杀菌剂的研究[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6分册)[C];2010年
4 田惠文;李伟华;侯保荣;;纳米SiO_2改性环氧涂层电化学阻抗谱研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5 徐舒涛;张维萍;李新;刘宪春;韩秀文;包信和;;甲醇在一维纳米限域体系扩散动力学的HP ~(129)Xe NMR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0年
6 周涛;贺贝贝;江涵;王宁;;化学沉淀法制备纳米CeO_2的工艺研究[A];中国颗粒学会超微颗粒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暨海峡两岸纳米颗粒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陈旭;黄瑜;李亮;;聚吡咯纳米回形针的合成与性能[A];第九届全国微型化学实验研讨会暨第七届中学微型实验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童曼;杜江坤;鲍建国;袁松虎;;微孔滤膜负载纳米Pd/Fe对五氯酚的降解研究(英文)[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11暨第六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刘恒权;姚素薇;宋仁峰;唐建军;张卫国;王宏智;李荣先;;光诱导转化法制备单晶Ag纳米三棱体和立方体[A];2004年全国电子电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高维珏;卞晓锴;陆晓峰;施柳青;林红军;;纳米TiO_2对不同材料超滤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A];第三届中国膜科学与技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正孝;今天de纳米[N];中国水运报;2002年
2 沈路涛 李斌;冷静对待纳米热[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0年
3 方正博雅纳米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李正孝;今天,我们该怎么看待纳米[N];光明日报;2002年
4 曲炜;纳米 离我们有多远[N];光明日报;2002年
5 路涛 李斌;纳米未来不是梦[N];河南日报;2000年
6 北京大学方正博雅纳米技术工程中心李正孝博士;今天,我们该怎么看待纳米?[N];经济日报;2002年
7 马宏;纳米来了[N];科技日报;2000年
8 张晔 通讯员 罗静;别把纳米炒成“科学谎言”[N];科技日报;2004年
9 ;明察秋毫的纳米称应运尔生[N];人民日报;2000年
10 记者林志文;香港纳米研究有成效[N];人民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贵军;聚丙烯酸酯/纳米氧化锡锑复合乳液的制备、表征及其在透明隔热涂料中的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陆洪彬;不锈钢表面高性能纳米防护涂层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3 任浩;纳米及表面吸附体系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4 汪超;磁场中Ni-纳米Al_2O_3复合镀层制备及其电沉积机理的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5 葛性波;纳米多孔金属薄膜的制备与电催化性能[D];山东大学;2011年
6 贾鑫;飞秒激光制备半导体表面纳米周期结构[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唐玮;皮肤的纳米生物摩擦学行为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8 张景红;人工影响天气纳米催化剂粉体的制备与成冰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9 何典;一维纳米功能材料的静电纺丝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10 赵立华;纳米尺度光波导及微结构若干性质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晶;纳米SiC薄膜发光特性及其等离激元增强[D];河北大学;2009年
2 杨斌;聚合法制备纳米玫瑰香精[D];上海海洋大学;2008年
3 闵丽丽;纳米润滑油添加剂的合成及其摩擦性能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王成刚;Ni-P-纳米TiO_2化学复合镀层的制备工艺与性能[D];扬州大学;2010年
5 贺燕萍;基于电沉积法制备镍纳米网状结构薄膜材料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6 张坤;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基微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7 白蕊;纳米掺杂二氧化钛的制备及应用研究[D];中北大学;2011年
8 张圆圆;低温固态反应制备纳米钙钛矿型 物质及其机理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9 万倩华;静电纺功能性聚酰胺6复合纳米纤维毡的结构与性能[D];苏州大学;2010年
10 赵淑芳;反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修饰纳米SiC的研究[D];河北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044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suanjikexuelunwen/2804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