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计算机论文 >

企业服务器集群系统的负载均衡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11 22:06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生产线和部门数在不断增加,企业内部信息的共享与交流变得越来越重要。信息的不流通使一些部门成为“信息孤岛”,直接造成该部门执行能力减弱,与其它部门的协作性变差,最终导致生产效率低下。为了避免发生这一现象,企业信息化势在必行。然而信息化引发信息流负载量的大幅增加,给服务器带来巨大压力。目前最有效的解决手段是服务器集群技术,而集群系统的核心就是实现服务器间的负载均衡。本文以某钢铁公司的信息化工程为背景,对企业集群的负载均衡进行了深入探讨。 国内外负载均衡的研究大多局限于对算法和策略的提出及改进上,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负载均衡性能的继续提升;加上企业网络呈现多层次和任务约束特性,仅靠负载均衡算法和策略已显得力不从心。因此,本文提出构建负载均衡系统,用系统的方式来解决企业网络的层次性问题。由于企业层次之间存在协作与竞争关系,系统中引入多Agent解决其调度问题。首先以负载均衡的模型为基础,针对企业网络的特点,构建出四元组的负载均衡调度系统,有效的提高了系统效率;其次,研究多Agent理论,将其黑板理论应用到企业集群的负载均衡调度系统,增强了企业服务器集群系统的协作协调性;并针对系统的核心——评估与决策Agent进行了算法设计,它结合最少连接和加权轮转算法的优点,具有更小的负载均方差。 最后设计仿真系统,验证所设计的多Agent负载均衡系统实现了集群系统的负载均衡分配问题;通过进一步的对比测试发现,相对于轮转算法和最少连接算法,该算法具有更小的负载均方差,能够更有效地均衡企业服务器集群中各节点的负载。
【学位单位】:东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8
【中图分类】:TP368.5
【部分图文】:

信息化系统,钢铁公司,逻辑层次


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构如图1.1所示[3]。第l章绪论图 1.1某钢铁公司信息化系统逻辑层次图 Fig.1.1Informationsystem, 5logiclayersofthecomPany从图1.1可以看到,该主干网络构建了一个MES终端和六个集群系统,分别是数据库服务器集群、应用服务器集群、小型机集群、ERP集群、MES集群和PCS集群。前三个分别用于存储数据、参数设定和计算任务的处理执行等;ERP负责企业资源的规划管理:MES负责三条冷轧线的制造执行管理;PCS则是三条冷轧线的PLC系统。该钢铁公司已经为整个信息化系统建设了约60公里的千兆光纤主干网,建成了2500平米的中心机房。系统共配备了3套双机热备的企业级服务器、8台企业级服务器、12台部「〕级服务器、2套企业级数据交换设备,网上运行工作站约1000多台。.2集群系统的难点由于集群系统的优越性能,国内外各大研究机构及企业都在集群的研究与应用方面进行了探索。美国 DEC(DigitalEquipmentCo印oration)公司最早开发的 VMScluster系统,技术较成熟

集群体系结构


所谓 DNs(DomainNameSystem)轮询技术就是利用域名服务器实现服务器间负载均衡I5]。最早基于DNS的原型系统是NCSA的WEB服务器系统l6,刀。采用DNS轮询技术的Web集群体系如图1.2所示。升地址1服务器。工r地址。图1.2基于DNS的WEB集群体系结构 Fig.1.2ThestructureofwebelusterbasedonDNS其优点是实现简单、适用范围广,但是这种方法的均衡粒度过大。若一个网段内负责域名解析的DNS向服务器集群的DNS进行了一次域名解析,它就会缓存该结果,在该缓存项的有效时间内,对于所有对该域名的解析请求它都会返回缓存中的IP地址,而不会再度查询。因而在此时间段内,所有来自该网段的服务请求就会发送到同一台服务器上。如果缩短DNS缓存项的有效期,那么就会因域名解析请求频繁而占用人量的网络带宽,而且还可能带来其它的一些问题。更为危险的是如果其中一台服务器以外停一4一

调度模型,钢铁公司,负载均衡,任务调度


符合企业集群系统竞争协作的工作模式。对该钢铁公司的三条冷轧线构建调度模型,得到一个多层次负载均衡调度模型,如图3.4所示。在该钢铁公司三条冷轧线的多层次调度模型中,n=3,即该模型共分3层:第1任务调度层直接面向工作站,若干个工作站又以调度组的方式执行上层传达的任务(如酸洗、镀锌等),任务的分配调度由组中的1台调度服务器执行,工作站负载信息的收集则由调度组中的信息中心负责;第2任务调度层有3个任务调度组,分别代表该钢铁公一29一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梅波;王永波;;计算机集群中的负载均衡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13期

2 李冬梅;施海虎;顾毓清;;基于规则的分层负载平衡调度模型[J];计算机科学;2003年10期

3 韩伟;韩忠愿;;基于黑板模型的多智能体合作学习[J];计算机工程;2007年22期

4 林成江,李三立;一种可适应的分布式动态负载平衡策略及其仿真[J];计算机学报;1995年10期

5 林光国,戴琼海,丁嵘;基于用户行为统计的流媒体集群负载均衡算法[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6 鞠九滨,杨鲲,徐高潮;使用资源利用率作为负载平衡系统的负载指标[J];软件学报;1996年04期

7 齐红,鞠九滨;工作站网络上协作任务的调度[J];软件学报;1998年01期

8 古俐明;;集群服务器负载均衡技术研究[J];微计算机信息;2007年12期

9 何涛;白振兴;;多智能体系统设计的关键技术研究[J];现代电子技术;2006年14期

10 叶冰,杨灿军,陈鹰;基于功能的多智能主体集成策略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00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蒋江;异构集群系统中基于进程迁移机制的负载平衡算法的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胡永培;网络负载平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2 李登;分布式系统负载均衡策略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3 牛雪征;分布式计算机系统动态负载平衡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3年

4 迟忠惠;基于进程迁移的负载均衡算法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5 詹昱煜;校园网区域集成服务器集群负载均衡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6 李晨;Web层容器集群负载均衡中的Agent技术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172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suanjikexuelunwen/28172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49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