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计算机论文 >

基于14nm工艺信号处理CPU模块的后端设计与功耗优化

发布时间:2020-09-14 11:47
   近年来,集成电路工艺节点向14 nm和7 nm不断推进,芯片设计的复杂度增加引起整体功耗和单位面积功耗密度急剧上升,导致芯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降低。如何在新工艺和新技术背景下实现低功耗的设计目标,成为芯片设计密切关注的问题。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某基带芯片中的信号处理CPU模块,该模块规模约为111万门,最高频率为850 MHz。基于英特尔14 nm工艺,使用Design Compiler完成了基于UPF的低功耗逻辑综合,使用IC Compiler II完成了模块基于UPF的物理设计,使用Cadence Conformal完成了逻辑等价性检查,使用Power Compiler和PrimeTime PX进行功耗分析并在综合阶段和物理设计阶段进一步优化模块的功耗。本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UPF描述信号处理CPU模块的供电需求和低功耗设计需求,首先完成了基于UPF的低功耗逻辑综合,综合完成后对设计的时序,功耗和面积进行评估。然后在低功耗综合结果的基础上权衡时序的要求,进一步优化功耗:通过调整ICG的fanout使功耗优化1%;通过合理设置建立时间过约束使功耗优化0.8%。功耗优化结果表明,Ma Corner下模块的综合功耗由原来的34.1905 mW进一步降低到33.6575mW,优化了1.6%,效果较为显著;建立时间违例为-64.9 ps,在可接受范围内;模块面积较优化之前减少了0.7%。最后对RTL和综合网表进行逻辑等价性检查。(2)基于功耗优化后的综合结果,完成了模块基于UPF的低功耗物理设计。在floorplan阶段:定义模块的面积和形状,进行IO规划,划分物理电压域,摆放hard macro,插入物理单元,构建供电网络;然后进行标准单元布局,时钟树综合及优化,布线及优化,最后对综合和物理设计网表进行逻辑等价性检查。(3)在基于UPF的低功耗物理设计过程中,使用了四种方法进一步优化功耗:第一,通过优化floorplan使功耗降低7%;第二,通过优化标准单元布局使功耗降低5%;第三,使用SAIF辅助功耗优化使功耗降低4%;第四,在物理设计中使用Synopsys公司的AWP模型使功耗降低0.7%。功耗优化后,模块的建立时间违例为-79.537 ps,保持时间违例为-207.944 ps,均可通过后续时序迭代达到收敛;模块的面积由顶层分配,在物理设计和功耗优化阶段未改变;功耗优化结果表明,在物理设计阶段同时采用以上方法,Mrv corner下功耗由原来的71.5 mW进一步降低到61.6 mW,优化了14%,效果显著。该模块所属的基带芯片已经于2018年9月顺利流片,目前处于测试阶段,文中运用的综合与物理设计方法对先进工艺高性能芯片的后端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在综合和物理设计过程中使用的功耗优化方法也具有一定范围的适用性。
【学位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TP332;TN402
【部分图文】:

物理设计,电源开关,单元,门控


map_power_switch PS_BLOCK_DIG_dc1 -domain PD_BLOCK_SW_DIG xxxxxxx-lib_cells " libcell1 libcell2"图3.3 物理设计中的电源开关单元截图3.2.4 定义隔离单元实现电源门控需要在可关断 power domain 和常开 power domain 之间插入隔离单

物理设计


物理设计中的隔离单元截图

物理设计,单元,供电电压,低功耗设计


map_retention_cell RET_PD_BLOCK_SW_DIG -domainPD_BLOCK_SW_DIG xxx-lib_cells "libcell1…"图3.5 物理设计中的保持单元截图3.2.6 定义电源状态信息根据设计的需求,不同的工作状态对应不同的电压。功耗与电压的平方成正比,因此降低供电电压是低功耗设计的基本方法,例如本模块中内核的供电电压为 0.77V,相比于上一代产品其相应的供电电压降低了 0.1V。通过 add_power_state 为之前定义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学博;;基于标准单元模块化放置的集成电路物理设计[J];信息系统工程;2013年09期

2 韩典荣,俞晓明;元认知理论在物理设计性实验中的运用策略[J];大学物理实验;2005年01期

3 刘芬芬;张勇;;物理设计性实验教学的探索与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年11期

4 罗一平,李小云;大学物理设计性实验教学的探讨[J];江西科学;2005年04期

5 邵玉璇;;物理设计题[J];初中生世界(九年级物理);2012年Z4期

6 王玉华;李雪梅;;浅析大学物理设计性实验对学生科研素养的培养[J];管理观察;2015年04期

7 张实华;;物理设计性实验教学方法研究[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29期

8 梁远博,何艳阳,张海燕,宁锌;物理设计性实验与科研工作相结合的尝试[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1年01期

9 陈平;;以人为本,科学设计物理讲学稿——初二物理设计讲学稿的几点见解[J];数理化学习;2010年06期

10 吴华;;大学物理设计性实验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智力因素培养与策略探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1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力轲;游定山;杨佳;元国军;沈华;;集合通信芯片物理设计阶段的验证方法[A];第十五届计算机工程与工艺年会暨第一届微处理器技术论坛论文集(A辑)[C];2011年

2 邢士林;徐克尊;凤任飞;武淑兰;;一个高分辨快电子能量损失谱仪供电系统的物理设计和应用[A];第7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一)[C];1994年

3 熊旭亚;李忠良;缪正强;;西安脉冲堆参数查询软件物理设计[A];全国第六届核仪器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杨国君;张卓;何小中;;750keV RFQ注入器物理设计[A];第三届全国加速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刘洋;严煌;刘必慰;李振涛;詹武;;28nm共享存储体模块物理设计及优化[A];第二十一届计算机工程与工艺年会暨第七届微处理器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7年

6 唐兵;崔保群;马瑞刚;马鹰俊;黄青华;陈立华;马燮;蒋渭生;;实时原位辐照装置注入器物理设计[A];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 2013[C];2014年

7 何小中;杨国君;龙继东;李伟峰;杨兴林;李成刚;荆晓兵;王敏鸿;李洪;李勤;张开志;;小型回旋加速器物理设计[A];第二届全国核技术及应用研究学术研讨会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胡永明;刘志宏;石秀安;;轻水堆物理设计程序系统的发展与验证[A];第三届反应堆物理与核材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胡永明;刘志宏;石秀安;;轻水堆物理设计程序系统的发展与验证[A];第三届反应堆物理与核材料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邓勇军;李润东;刘永康;冯琦杰;;聚变-裂变混合中子场初步物理设计[A];第四届全国反应堆物理与核材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桂运安;国际专家“点赞”合肥先进光源物理设计方案[N];安徽日报;2018年

2 胡伟武;龙芯1号研发纪事[N];计算机世界;2002年

3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设计 自动化实验室 董社勤;规划与布局[N];计算机世界;2005年

4 胡伟武;“龙芯”的成长日记[N];人民日报;2004年

5 高;D-Link DSL-604+ 有线、无线一肩挑[N];计算机世界;2003年

6 ;有线无线一肩挑[N];网络世界;2003年

7 朗讯科技光网络工程师 潘伟;深耕城域波分市场[N];通信产业报;2005年

8 闻丹岩;有线行 无线还行[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9 ;发展SOC面临的主要问题[N];中国电子报;2001年

10 中科院计算所 李国杰;研制龙芯CPU的策略考虑[N];计算机世界;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吴波;高精度环形谱仪的物理设计[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2018年

2 南国芳;VLSI物理设计中关键问题求解的算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3 李康;VLSI物理设计中布局及有约束的布局优化[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4 徐宁;用于VLSI物理设计的计算智能算法研究及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03年

5 吕冬明;基于自主嵌入式处理器的半自定制物理设计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6 常宝方;集成电路规划布局设计方法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7 刘晓冬;三维集成电路硅通孔匹配和倒装芯片布线算法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8 罗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物理设计中的直角斯坦纳树问题[D];南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扬标;H265视频编码芯片层次化物理设计[D];福州大学;2018年

2 邓天英;基于14nm工艺信号处理CPU模块的后端设计与功耗优化[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3 胥世俊;基于40nm工艺MCU芯片的低功耗物理设计的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9年

4 黄莹;基于16nm工艺集成电路低功耗物理设计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5 严煌;基于28纳米工艺的DMA部件物理设计与全局总线互连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6 裴秉玺;高速接口物理设计与布局算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

7 高久顼;VLSI物理设计中的约束传播性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8年

8 林树泽;数据库信息系统物理设计优化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9 姚文清;高中生解决物理设计性实验问题的个案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10 朱仁根;纳米级工艺VLSI芯片低功耗物理设计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8181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suanjikexuelunwen/28181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6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