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交流伺服系统仿真平台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02 13:08
目前,基于单片机的数字交流伺服系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交流伺服系统最核心、最关键的部分是软件系统,也就是控制程序,控制程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控制性能的好坏。目前控制程序的开发和调试完全依赖于硬件,给开发和研究人员带来了很多不便。为了更好地辅助开发和调试控制程序,本论文提出并建立了一个交流伺服系统闭环仿真平台,以实际的控制程序作为闭环仿真平台的输入,能使控制程序的开发和调试完全脱离硬件,同时还基于该平台进行了参数辨识和控制参数优化,可提高交流伺服系统的开发效率。为了实现闭环仿真平台,本课题建立了一个C语言编译器,用于仿真单片机运行控制程序;建立了永磁同步电机模型,用于仿真永磁同步电机;建立了PWM信号产生模型,用于仿真单片机内部的PWM信号产生模块,实现了六路PWM信号的产生;建立了IPM模型,用于仿真IPM,实现了IPM的死区和开通、关断延时。本论文提出的闭环仿真平台不仅使控制程序的开发和调试脱离硬件,而且还能为交流伺服系统的开发提供其他的辅助,这些是实际的硬件系统不具备的功能。本文基于闭环仿真平台进行了参数辨识,辨识了电机的d,q轴电感,较好地解决了d,q轴电感难以准确获得的问题。...
【文章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误差绝对值积分的原理图
交流伺服系统硬件结构
具体来说是计算出三个值,赋给TQ0CCR1、TQ0CCR2、TQ0CCR3 这三个16 位寄存器[25,26]。这三个寄存器值的大小分别反映了三相电压的PWM占空比的大小,单片机内部的电机控制模块通过这三个寄存器的值,产生六路PWM信号,控制IPM,从而控制加给电机的电压的PWM占空比。IPM的内部有六个IGBT,IPM根据六路PWM信号,控制其内部六个IGBT的导通与关断。交流伺服系统的工作原理如图 1-2 所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功率PMSM伺服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 李军浩,黄守道,董恒,丁祥. 电力电子技术. 2008(03)
[2]PMSM伺服系统的PID控制器设计及仿真[J]. 仇国庆,罗宣林,王平,吴迪,杨志龙. 重庆大学学报. 2008(03)
[3]交流伺服系统在工业缝纫机中的应用[J]. 唐文秀,许强,杜佳星,姚建光. 微电机. 2007(03)
[4]带修正因子模糊PID控制的PM SM交流伺服系统[J]. 汪书苹,赵争鸣.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1)
[5]大功率永磁同步电动机调速系统设计研究[J]. 文思国,尹泉,万淑芸. 微电机. 2007(01)
[6]采用GA的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调速[J]. 玉瑞,毛宗源. 微计算机信息. 2006(35)
[7]基于重复控制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的仿真[J]. 彭瑞,朱学忠. 科技资讯. 2006(32)
[8]基于模糊PID控制的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研究[J]. 戚鹏,景占荣,羊彦,薛晶. 微电机(伺服技术). 2006(07)
[9]基于PMSM伺服系统的数学模型及其性能分析[J]. 陈先锋,舒志兵,赵英凯. 机械与电子. 2005(01)
[10]多相永磁电机的数学模型及其调速系统的研究[J]. 乔鸣忠,张晓锋,郑乐,曹彦. 中小型电机. 2002(04)
博士论文
[1]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控制策略的研究[D]. 林伟杰.浙江大学 2005
[2]高性能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D]. 孙丹.浙江大学 2004
[3]永磁交流伺服系统及其控制策略研究[D]. 许振伟.浙江大学 2003
本文编号:2895365
【文章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误差绝对值积分的原理图
交流伺服系统硬件结构
具体来说是计算出三个值,赋给TQ0CCR1、TQ0CCR2、TQ0CCR3 这三个16 位寄存器[25,26]。这三个寄存器值的大小分别反映了三相电压的PWM占空比的大小,单片机内部的电机控制模块通过这三个寄存器的值,产生六路PWM信号,控制IPM,从而控制加给电机的电压的PWM占空比。IPM的内部有六个IGBT,IPM根据六路PWM信号,控制其内部六个IGBT的导通与关断。交流伺服系统的工作原理如图 1-2 所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功率PMSM伺服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 李军浩,黄守道,董恒,丁祥. 电力电子技术. 2008(03)
[2]PMSM伺服系统的PID控制器设计及仿真[J]. 仇国庆,罗宣林,王平,吴迪,杨志龙. 重庆大学学报. 2008(03)
[3]交流伺服系统在工业缝纫机中的应用[J]. 唐文秀,许强,杜佳星,姚建光. 微电机. 2007(03)
[4]带修正因子模糊PID控制的PM SM交流伺服系统[J]. 汪书苹,赵争鸣.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1)
[5]大功率永磁同步电动机调速系统设计研究[J]. 文思国,尹泉,万淑芸. 微电机. 2007(01)
[6]采用GA的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调速[J]. 玉瑞,毛宗源. 微计算机信息. 2006(35)
[7]基于重复控制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的仿真[J]. 彭瑞,朱学忠. 科技资讯. 2006(32)
[8]基于模糊PID控制的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研究[J]. 戚鹏,景占荣,羊彦,薛晶. 微电机(伺服技术). 2006(07)
[9]基于PMSM伺服系统的数学模型及其性能分析[J]. 陈先锋,舒志兵,赵英凯. 机械与电子. 2005(01)
[10]多相永磁电机的数学模型及其调速系统的研究[J]. 乔鸣忠,张晓锋,郑乐,曹彦. 中小型电机. 2002(04)
博士论文
[1]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控制策略的研究[D]. 林伟杰.浙江大学 2005
[2]高性能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D]. 孙丹.浙江大学 2004
[3]永磁交流伺服系统及其控制策略研究[D]. 许振伟.浙江大学 2003
本文编号:28953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suanjikexuelunwen/2895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