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应防危核的研究与实现
发布时间:2020-12-18 03:53
随着嵌入式技术的飞速发展,应用成本的大幅降低,嵌入式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智能交通、工业自动化控制等领域。随着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张,特别是随着嵌入式系统应用在一些高危工作环境后,用户对嵌入式系统的要求也在发生着改变;用户的要求已不仅仅局限于系统的实时性与高性能等方面,开始越来越重视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及防危性等。防危核技术是保证系统防危性的有力手段。但目前为止,国内外对防危核的研究成果中,并未单独考虑系统工作环境的改变对防危策略的影响;但在实际工作环境下,安全关键系统的工作环境一旦改变,其防危策略也将随之发生巨大的改变;即在某种工作环境下合法的操作,在另一种工作环境下将非法。因此,使防危核具有自适应性,提高安全关键系统在不同安全环境下的可靠性与安全性防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内外防危技术的研究成果,并详细讨论了各防危技术的原理以及它们之间的差异。而后,详细论述了利用有限状态自动机原理构造自适应防危策略的方法,以此作为自适应防危策略来源的理论依据。再者利用反射技术原理设计出防危核模型,该模型具有良好的通用性与可扩展性。并根据自适应的特点,设计出自适应防危核的结构,在此结构中...
【文章来源】:电子科技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相关技术发展现状
1.2.1 实时中间件技术的发展
1.2.2 防危技术的发展
1.3 自适应性与自适应系统的定义
1.3.1 自适应性的定义
1.3.2 自适应系统的定义
1.4 课题来源与主要工作
1.5 本文章节安排
第二章 防危技术简介
2.1 防危性与安全性
2.2 防危壳技术
2.3 防危核技术
2.3.1 防危核理论及模型结构
2.3.2 Kevin 防危核实现方案
2.3.3 基于反射技术的防危核
2.3.4 防危核与防危壳技术对比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RTARMM 技术简介
3.1 CORBA 简介
3.2 TAO 简介
3.3 RTARMM 简介
3.3.1 RTARMM 技术功能简介
3.3.2 RTARMM 的总体结构
3.3.3 代理(Delegate)
3.3.4 合同(Contract)
3.3.5 系统状态对象(System Condition Object)
3.3.6 Qoskets:可复用的自适应策略
3.3.7 性能描述语言QDL
3.3.8 RTARMM 的执行流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有限自动机的自适应防危策略模型
4.1 有限自动机简介
4.1.1 有限状态自动机的定义
4.1.2 有限状态自动机的特点
4.2 自适应防危策略模型
4.2.1 系统安全环境有限自动机模型
4.2.2 各安全环境状态下防危策略模型
4.2.3 自适应防危策略整体模型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自适应防危核的实现
5.1 自适应防危核结构分析
5.1.1 通用性分析
5.1.2 自适应防危核结构
5.2 RTARMM 服务器端关键设备的配置
5.2.1 用户态设计
5.2.2 多用户互斥性设计
5.2.3 设备的更新设计
5.3 基于RTARMM 平台的自适应防危核设计
5.3.1 需求分析
5.3.2 基于RTARMM 的自适应防危核原理
5.4 自适应防危核的实现
5.4.1 重要数据结构
5.4.2 基于RTARMM 的防危反射塔设计
5.4.3 防危代理模块
5.4.4 防危验证模块
5.4.5 防危核自适应性实现
5.5 自适应防危核整体工作机制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自适应防危核模型验证
6.1 核反应堆安全关键系统原理简介
6.2 核电站状态分析
6.3 核电站关键设备操作分析
6.4 核电站自适应防危策略模型
6.4.1 核电站安全环境有限自动机模型
6.4.2 核电站各安全环境下防危策略模型
6.4.3 核电站自适应防危核整体模型
6.5 核电站自适应防危策略数据
6.6 飞机飞行控制模型例
6.7 自适应防危核的测试
6.8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本文编号:2923302
【文章来源】:电子科技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相关技术发展现状
1.2.1 实时中间件技术的发展
1.2.2 防危技术的发展
1.3 自适应性与自适应系统的定义
1.3.1 自适应性的定义
1.3.2 自适应系统的定义
1.4 课题来源与主要工作
1.5 本文章节安排
第二章 防危技术简介
2.1 防危性与安全性
2.2 防危壳技术
2.3 防危核技术
2.3.1 防危核理论及模型结构
2.3.2 Kevin 防危核实现方案
2.3.3 基于反射技术的防危核
2.3.4 防危核与防危壳技术对比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RTARMM 技术简介
3.1 CORBA 简介
3.2 TAO 简介
3.3 RTARMM 简介
3.3.1 RTARMM 技术功能简介
3.3.2 RTARMM 的总体结构
3.3.3 代理(Delegate)
3.3.4 合同(Contract)
3.3.5 系统状态对象(System Condition Object)
3.3.6 Qoskets:可复用的自适应策略
3.3.7 性能描述语言QDL
3.3.8 RTARMM 的执行流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有限自动机的自适应防危策略模型
4.1 有限自动机简介
4.1.1 有限状态自动机的定义
4.1.2 有限状态自动机的特点
4.2 自适应防危策略模型
4.2.1 系统安全环境有限自动机模型
4.2.2 各安全环境状态下防危策略模型
4.2.3 自适应防危策略整体模型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自适应防危核的实现
5.1 自适应防危核结构分析
5.1.1 通用性分析
5.1.2 自适应防危核结构
5.2 RTARMM 服务器端关键设备的配置
5.2.1 用户态设计
5.2.2 多用户互斥性设计
5.2.3 设备的更新设计
5.3 基于RTARMM 平台的自适应防危核设计
5.3.1 需求分析
5.3.2 基于RTARMM 的自适应防危核原理
5.4 自适应防危核的实现
5.4.1 重要数据结构
5.4.2 基于RTARMM 的防危反射塔设计
5.4.3 防危代理模块
5.4.4 防危验证模块
5.4.5 防危核自适应性实现
5.5 自适应防危核整体工作机制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自适应防危核模型验证
6.1 核反应堆安全关键系统原理简介
6.2 核电站状态分析
6.3 核电站关键设备操作分析
6.4 核电站自适应防危策略模型
6.4.1 核电站安全环境有限自动机模型
6.4.2 核电站各安全环境下防危策略模型
6.4.3 核电站自适应防危核整体模型
6.5 核电站自适应防危策略数据
6.6 飞机飞行控制模型例
6.7 自适应防危核的测试
6.8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本文编号:29233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suanjikexuelunwen/2923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