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分段培养课程衔接模式实践探索——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
发布时间:2021-07-12 23:22
课程衔接是高职、本科"3+2"分段培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高职、本科衔接人才培养的关键。吉林师范大学与四平市职业大学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进行"3+2"分段培养,在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智慧"教学模式和卓越教师队伍作保障的基础上,共同构建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面向岗位"的"五年一体化"课程衔接体系。通过对用人单位的满意度调研显示,该课程衔接体系的人才培养效果较好,能体现"3+2"分段培养"基础坚固、能力超群、素质过硬"的育人特色。
【文章来源】:职业技术教育. 2020,41(23)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课程衔接路径
目前国家及社会高度重视培养工科人才,一场新的工程教育革命蓄势待发,能否成功取决于“新型工程人才”的培养。为此,两校就影响学生职业能力的潜在因素展开讨论,决定分段教育合二为一,以“贯穿企业项目—基于岗位能力”课程衔接路径为主线,以“工学结合”为导向,从企业主推项目出发,强调专业与工作能力吻合、课程内容与职业规范对应,以教学过程与项目进程对接为基本原则,突出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理念,见图2。该体系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质,缩小了校园与企业间的差距,增强了学生的就业优势。该体系的课程安排与设计初衷吻合,基于适量理论课择优为学生安排系列实践课,在安排开课时间时预留充裕时间让学生到校企合作公司顶岗实习,让学生应用所学解决现实问题,这符合“以岗位为导向,以培养能力为核心”的职教理念。高职阶段开设满足学生就业和升学需要的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实践技能课和科学方向课,主要讲授基础知识,并在每学期最后两周组织学生进行课程设计,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会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本科阶段则在此基础上,主要开设专业核心课程,巩固高职所学内容并对其进行内容升华,防止“课程冗余、浪费资源”现象发生,使学生掌握并灵活运用知识[5]。在实践过程中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深度融合,除了公司实习,还开设诸如Web前端技术及项目开发等课程,由企业技术人员和教师共同完成此类课程教学,使学习过程接近实际生活,教学效果更理想。本科后期组织学生参与专业见习、专业实习、社会实践,并严格把控督促学生完成毕业论文。
问卷结果表明,用人单位对9个指标的关注度不同,平均分为4.71,介于重要和很重要之间,其中关注度较高的分别是“终身学习”“项目组织与管理”“沟通合作”和“学科素养”,见图3。可见,用人单位既关注学生专业能力,又重视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调研反馈数据表明,分段培养毕业生理论底蕴丰厚、专业技能娴熟、专业素质过硬,体现了“基础坚固、能力超群、素质过硬”的育人特色。
本文编号:3280852
【文章来源】:职业技术教育. 2020,41(23)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课程衔接路径
目前国家及社会高度重视培养工科人才,一场新的工程教育革命蓄势待发,能否成功取决于“新型工程人才”的培养。为此,两校就影响学生职业能力的潜在因素展开讨论,决定分段教育合二为一,以“贯穿企业项目—基于岗位能力”课程衔接路径为主线,以“工学结合”为导向,从企业主推项目出发,强调专业与工作能力吻合、课程内容与职业规范对应,以教学过程与项目进程对接为基本原则,突出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理念,见图2。该体系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质,缩小了校园与企业间的差距,增强了学生的就业优势。该体系的课程安排与设计初衷吻合,基于适量理论课择优为学生安排系列实践课,在安排开课时间时预留充裕时间让学生到校企合作公司顶岗实习,让学生应用所学解决现实问题,这符合“以岗位为导向,以培养能力为核心”的职教理念。高职阶段开设满足学生就业和升学需要的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实践技能课和科学方向课,主要讲授基础知识,并在每学期最后两周组织学生进行课程设计,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会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本科阶段则在此基础上,主要开设专业核心课程,巩固高职所学内容并对其进行内容升华,防止“课程冗余、浪费资源”现象发生,使学生掌握并灵活运用知识[5]。在实践过程中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深度融合,除了公司实习,还开设诸如Web前端技术及项目开发等课程,由企业技术人员和教师共同完成此类课程教学,使学习过程接近实际生活,教学效果更理想。本科后期组织学生参与专业见习、专业实习、社会实践,并严格把控督促学生完成毕业论文。
问卷结果表明,用人单位对9个指标的关注度不同,平均分为4.71,介于重要和很重要之间,其中关注度较高的分别是“终身学习”“项目组织与管理”“沟通合作”和“学科素养”,见图3。可见,用人单位既关注学生专业能力,又重视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调研反馈数据表明,分段培养毕业生理论底蕴丰厚、专业技能娴熟、专业素质过硬,体现了“基础坚固、能力超群、素质过硬”的育人特色。
本文编号:32808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suanjikexuelunwen/3280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