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电喷墨结构设计及其制造工艺优化
本文关键词:压电喷墨结构设计及其制造工艺优化
【摘要】:喷墨打印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输出图像质量较高的打印技术,并在很多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如今压电式喷墨打印技术作为喷墨打印技术一个重要的类别,以响应速度快、非接触性、高分辨率、寿命长和墨水性能要求低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印刷业、细胞打印、电子产品制造等领域,充分显现出了压电式喷墨打印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巨大商业价值。现今,国内对压电式喷墨技术的研究还比较稀少,主要集中在其理论研究上,技术还相对落后,产品还主要依靠进口。本项目旨在打破国外垄断,突破专利堡垒,实现国内喷头的自主化生产。本文通过一系列设计和工艺制作过程制作出了压电式喷墨打印头,并通过喷墨测试验证了结构的合理性。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根据压电驱动分析理论模型、结合相关专利和文献,设计一种新型的压电式喷头结构,利用有限元模拟软件COMSOL对喷头的各部分结构尺寸进行优化,并对比选取了各部分所应用的材料。其结构材料如下:使用厚度为300gm的两寸硅片作为基底,厚度为500nm的Si02作为振动板,厚度为200nm的铂金(Pt)作为下电极,厚度为1μm的PZT薄膜作为致动板,厚度为150μm的Pt作为上电极,厚度为350nm的Parylene作为保护层,SU-8胶作为腔室材料。(2)根据MEMS的相关工艺技术设计了一套压电式喷头工艺制造方案,描述并分析了喷头各部件所采用的工艺方法及工艺设备。对比了各个制作工艺的优缺点,并结合实际需求对工艺进行优化。主要利用的制作工艺有:光刻、氧化、湿法腐蚀、深反应离子刻蚀、等离子溅射、蒸镀等。(3)分析对比了各种喷孔制作方案,分析了SU-8胶等离子刻蚀速率的影响因素,并对刻蚀参数进行了的优化。最终选择了刻蚀时间为5min、腔室压强为20mb ar、刻蚀功率为100W、气体浓度为CF4:02=1:20的刻蚀参数对铰链后的SU-8胶进行刻蚀,获得了5.2μm/min的刻蚀速率和较好的刻蚀形貌。(4)利用多普勒激光测试仪测试压电薄膜振动性能,利用本课题组搭建的测试平台观察和测试压电式喷头的喷墨情况,证明制造工艺的可行性和喷头结构的合理性。
【关键词】:压电式喷头 MEMS SU-8 喷墨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P334.8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绪论9-15
- 1.1 引言9
- 1.2 喷墨打印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9-11
- 1.2.1 国外发展情况9-11
- 1.2.2 国内发展情况11
- 1.3 压电式喷头的研究现状11-14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14-15
- 2. 压电式喷头的结构设计15-24
- 2.1 压电式喷头的结构设计分析理论15-16
- 2.2 基底材料的选择16-17
- 2.3 振动板尺寸设计及材料的选择17-19
- 2.4 压电薄膜的尺寸设计19-20
- 2.5 上下电极材料的选择及图形的设计20-21
- 2.6 保护层的材料选择21-22
- 2.7 腔室尺寸的设计22-23
- 2.8 本章小结23-24
- 3. 压电式喷头的制造工艺24-47
- 3.1 制备压电喷头所应用的MEMS工艺24-30
- 3.1.1 光学曝光技术24-25
- 3.1.2 氧化技术25-26
- 3.1.3 薄膜沉积技术26-28
- 3.1.4 刻蚀工艺28-29
- 3.1.5 测量工艺及设备29-30
- 3.2 压电式喷头的整体工艺制造方案设计30-32
- 3.3 压电式喷头制造工艺及优化32-46
- 3.3.1 预处理硅基底32
- 3.3.2 振动板制造工艺32-33
- 3.3.3 下电极图形制作工艺33-35
- 3.3.4 压电薄膜制作工艺35-38
- 3.3.5 上电极的制作工艺38-39
- 3.3.6 干刻硅杯释放振动板39-42
- 3.3.7 制备保护层42-43
- 3.3.8 腔室的制备工艺43-46
- 3.4 本章小结46-47
- 4. 利用等离子体刻蚀SU-8的工艺及优化47-55
- 4.1 刻蚀原理47
- 4.2 工艺过程及优化47-54
- 4.2.1 刻蚀温度对刻蚀SU-8的影响49-50
- 4.2.2 腔室压力对刻蚀SU-8的影响50-51
- 4.2.3 刻蚀功率对刻蚀SU-8的影响51
- 4.2.4 气体浓度对刻蚀SU-8的影响51-52
- 4.2.5 各刻蚀参数对刻蚀SU-8侧蚀的影响52-54
- 4.3 本章小结54-55
- 5. 喷头的振动与喷墨性能测试55-60
- 5.1 振动板的振动性能测试55-57
- 5.2 喷墨性能测试57-59
- 5.3 小结59-60
- 结论60-62
- 参考文献62-6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66-67
- 致谢67-6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那雪姣;;浅谈发动机再制造工艺[J];电子制作;2013年18期
2 于晓洋;孙丽;秦光里;;基于加工设备的通用制造工艺分类编码、表达与描述的研究[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8年07期
3 丁璇瑛;SOS/CMOS和BO/CMOS介绍[J];电子器件;1979年S1期
4 ;技术进步对优化制造工艺的影响[J];电子产品世界;2004年14期
5 阿乱;;制造工艺提升有何用? 浅析半导体产品制造工艺[J];电脑迷;2008年02期
6 赵岩;莫蓉;;制造资源能力与制造工艺约束的匹配度研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9年04期
7 刘敏玉;国内外几种衰减材料的制造工艺及结构性能比较[J];真空电子技术;2002年03期
8 裴国学;;制造工艺信息系统开发实施技术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年01期
9 石广元;双栅MOSFET工作原理与制造工艺[J];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S1期
10 刘骄剑;廖文和;郭宇;安波;;基于知识融合的扩散制造工艺调整方法[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振河;胡顺利;杨利芬;李平军;常根生;;制造企业与制造工艺(摘要)[A];2010全国机电企业工艺年会《上海电气杯》征文论文集[C];2010年
2 单忠德;战丽;董晓丽;;机械工业传统制造工艺绿色化技术研究[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7年
3 刘敏玉;;国内外几种衰减材料的制造工艺及结构性能比较[A];2002年电子陶瓷及其在真空电子行业中应用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4 沈耿;;型材插箱零件的制造工艺[A];中国电子学会生产技术学分会机械加工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5 张迎杰;曲刚;回金锴;张庆庚;;柔性化制造工艺发展趋势[A];第九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济管理与人文科学分册)[C];2012年
6 郭战胜;张俊乾;居建国;何利娜;;厚截面复合材料的制造工艺及其力学问题[A];第十五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8年
7 何华昌;;计算机集成测试制造工艺设计实践[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8 李维博;徐学光;;我国船舶制造工艺制造技术发展回顾与展望[A];纪念中国造船工程学会成立六十周年——中国船舶工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3年
9 朴宪;石磊;;综合利用车间蒸发器的制造工艺[A];创新驱动,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吉林省第七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2年
10 杨伟东;颜永年;程建荣;杨如玉;谭玉珍;;无模铸型制造工艺中填充方式的研究[A];首届泛珠三角先进制造技术论坛暨第八届粤港机电工程技术与应用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西 江铃 李尔 彭福荣;了解制造工艺对维修的启迪[N];电子报;2012年
2 Carry;病重的白鼠谁能救,,IBM or TSMC?如何看待NVIDIA与IBM的合作[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3年
3 MEB记者 何弦;“变革”而非“替代”3D打印或将实现传统机床制造工艺提升[N];机电商报;2013年
4 石佑达;铁道部提升120阀制造质量现场会在眉山厂召开[N];人民铁道;2007年
5 海扬;玩转“超薄”“拿来主义”行不通[N];中国电子报;2006年
6 徐福;老架构 新核心ATi加强高端产品线[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7 凌寒初;电子元件快速互连的制造工艺[N];电子报;2013年
8 王红敏;我水泥制造工艺取得突破[N];工人日报;2010年
9 唐佩绵;高质量特殊钢制造工艺[N];世界金属导报;2014年
10 企华;新型吸棉笛管问世[N];中国纺织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双跃;制造工艺资源建模技术及其在夹具设计支持系统中的应用[D];四川大学;2006年
2 龙红能;大型发电设备制造工艺设计信息化平台的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卫杰;2016/17秋冬季女装面料研究[D];东华大学;2016年
2 韩敬宁;压电喷墨结构设计及其制造工艺优化[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3 杨红飞;再制造工艺知识管理系统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4 任勇;基于知识的再制造工艺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4年
5 王少妮;通用制造工艺分类编码国家标准的研究与制定[D];大连交通大学;2007年
6 耿俊浩;制造工艺信息系统技术体系研究与应用[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7 林俊;制造工艺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8 史文浩;基于可拓变换的叶片制造工艺快速扩散方法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4年
9 徐红星;基于WEB的制造工艺管理系统的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08年
10 范胜华;流能粉碎用于吸收药制造工艺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7894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suanjikexuelunwen/789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