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机械论文 >

强流脉冲电子束强化齿轮弯曲疲劳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29 01:21

  本文选题:齿轮 + 强流脉冲电子束 ; 参考:《重庆理工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摘要】:齿轮工作时受力情况复杂,时常会产生多种失效,如点蚀、剥落、磨损、胶合、疲劳折断等,而疲劳折断在齿轮的所有失效中占据较大比例。现代工业的发展要求齿轮既要轻质又要高强度。国际上对齿轮弯曲疲劳强度的研究主要在齿形的改进、齿轮表面处理方面,但在一定条件下,齿形的改进对提高齿轮弯曲疲劳强度的作用是有限的,传统的表面处理技术也面临一些局限,因此,寻找表面处理新技术在齿轮上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强流脉冲电子束(HCPEB)技术是一种新型高效的表面处理技术,它具有高能量密度、高效率等特点,可以直接、有效地改变或改善材料的表层组织、结构和性能。本课题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齿轮表面非晶化工艺与性能研究”(编号: 50775229),利用强流脉冲电子束对表面未经磨削和经过磨削的原始齿轮进行表面照射处理,在高频疲劳实验机上对原始齿轮与照射齿轮进行弯曲疲劳测试,研究强流脉冲电子束对不同表面状况齿轮的弯曲疲劳性能的影响,以获得具有更长疲劳寿命的齿轮。论文主要工作有: (1)总结了影响齿轮弯曲疲劳强度的主要因素。 (2)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中的热力耦合方法,对脉冲电子束照射40Cr钢过程的温度场和热应力场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分析,并给出了多次照射后的表面残余应力。 (3)直接用工艺参数经过优化的强流脉冲电子束对未经磨削与经过磨削的两种表面状态的齿轮进行表面处理。 (4)在恒幅载荷条件下,对所有齿轮进行弯曲疲劳强度测试,并对未磨削齿轮和磨削齿轮电子束照射前后的弯曲疲劳强度进行了比较。 (5)通过显微硬度、表面粗糙度、表面残余应力测试,齿根表面形貌及截面轮廓、表层显微组织观察,对齿轮弯曲疲劳性能变化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 结果表明:未磨削的齿轮经电子束照射后,其弯曲疲劳强度得到一定程度的降低;而经磨削过的齿轮经电子束照射后,其弯曲疲劳强度稍有提高。论文的结论对齿轮电子束表面改性将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Abstract]:When the gear is working, it often produces many kinds of failure, such as pitting, peeling, wear, gluing, fatigue breaking and so on. Fatigue fracture accounts for a large proportion of all the gear failures.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industry requires gears to be both light and high strength. The research on the bending fatigue strength of gears in the world is mainly focused on the improvement of gear profile and surface treatment of gears, but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the improvement of tooth shape is limited in improving the bending fatigue strength of gears. Traditional surface treatment technology is also faced with some limitations, so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find new surface treatment technology in gear. High current pulsed electron beam (HCPEB) technology is a new and efficient surface treatment technology, which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energy density and high efficiency. It can directly and effectively change or improve the surface structure,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materials. This subject comes from the project "Research on the amorphous process and performance of Gear Surface", fund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 50775229). The surface of unground and ground original gears is irradiated by intense pulsed electron beam. In order to obtain the gear with longer fatigue life, the bending fatigue of the original gear and the irradiated gear was measured on the high frequency fatigue test machine, and the influence of high current pulse electron beam on the bending fatigue performance of the gear with different surface conditions was studied in order to obtain the gear with longer fatigue life. The main work of the thesis is as follows: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bending fatigue strength of gears are summarized. The temperature field and thermal stress field of 40Cr steel irradiated by pulsed electron beam are simulated and analyzed by using the thermo-mechanical coupling method of ANSYS finite element software. The surface residual stress after multiple irradiation is given. (3) Surface treatment of gears with unground and ground surface states is carried out directly by using highly current pulsed electron beam with optimized process parameters. The bending fatigue strength of all gears was tested under constant amplitude loading and the bending fatigue strength of unground gears and grinding gears before and after electron beam irradiation was compared. Through microhardness, surface roughness, surface residual stress test, tooth root surface morphology and cross-section profile, surface microstructure observation, the causes of gear bending fatigue properties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bending fatigue strength of unground gears decreases to a certain extent after electron beam irradiation, but the bending fatigue strength of grinding gears is slightly increased after electron beam irradiation. The conclusion of this paper will play a guiding role in the surface modification of gear electron beam.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TH132.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晓华;陈兵奎;;齿条型刀具对齿轮弯曲疲劳强度的影响分析[J];机械传动;2011年07期

2 周吓星;李大纲;林巧佳;陈礼辉;;高密度聚乙烯/稻壳复合材料老化性能的研究[J];建筑材料学报;2011年03期

3 王萍;徐德红;;注塑齿轮及其模具设计[J];铸造技术;2011年06期

4 马小明;伍聂修;;大功率风力发电机增速齿轮断裂原因分析[J];机械工程材料;2011年07期

5 范峰岩;;小模数齿轮传动链分析及其在减速机构中的应用[J];机械管理开发;2011年03期

6 韩燕;王宏莲;;圆柱齿轮减速器的三维造型设计[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11年04期

7 刘松;;0605-30双联花键滑移齿轮设计、制造及工艺改进[J];考试周刊;2011年39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曹英斌;张长瑞;周新贵;陈朝辉;;单向Cf/SiC复合材料弯曲疲劳的模量变化[A];2000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上)——2000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2 张术华;谢永强;曹英斌;周新贵;;单向C_f/SiC复合材料的弯曲疲劳损伤——Ⅱ:疲劳损伤机理[A];复合材料:生命、环境与高技术——第十二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3 杜立杰;;齿轮摩擦学设计[A];第三届全国青年摩擦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4 谢飞;徐德惠;牟宗山;;等温正火对汽车齿轮渗碳淬火变形的影响[A];第三届中国热处理活动周暨第六次全国热处理生产技术改造会议论文专辑[C];2005年

5 王之新;齐凯;李廷举;孙梅琴;;球墨铸铁新型强韧化处理方法的研究与应用[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第十一届全国铸造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吕凤军;傅国如;陈荣;李权;;某型发动机锥齿轮断齿分析[A];2011年全国失效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陈国定;李建华;胡欲立;;齿轮润滑油膜厚度的计算[A];第五届全国摩擦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1992年

8 曹英斌;谢永强;周新贵;张长瑞;;单向C_f/SiC复合材料的弯曲疲劳损伤——Ⅰ:横向基体裂纹[A];复合材料:生命、环境与高技术——第十二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9 谭冠军;毛明智;;齿轮材料点蚀失效寿命的灰色预测方法探讨[A];系统工程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1998年

10 马鸣图;唐新民;;非调质贝氏体钢转向节的弯曲疲劳试验[A];第五届全国MTS材料试验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实习记者 解巍;齿轮行业持续向好 十大产业提供发展机遇[N];中国工业报;2011年

2 邹洁;突破热处理瓶颈 进一步提高齿轮质量[N];中国工业报;2007年

3 王声堂;中国齿轮和国际距离“越转越近”[N];中国电力报;2004年

4 王成;南口厂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N];人民铁道;2007年

5 北京交通大学机电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小椿;数控时代迎来齿轮技术的革命[N];机电商报;2008年

6 石照耀;齿轮协会确定近期工作重点[N];中国工业报;2003年

7 世舒;玻纤橡胶同步传动带[N];中国建材报;2003年

8 朱文英;棒线材产品与其生产技术发展动向[N];世界金属导报;2001年

9 王声堂;齿轮业须加快缩短与国外差距[N];中国工业报;2004年

10 操秀英邋唐婷;自主研发:从国内首创到国际首创[N];科技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尤;网格型仿生表面形态汽车齿轮抗疲劳性能研究与数值模拟[D];吉林大学;2012年

2 蔡光明;光热作用下几种高性能纤维的疲劳及老化性能表征[D];东华大学;2010年

3 鲍君华;三齿轮联动环板式针摆行星传动虚拟样机及其试验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12年

4 崔亚辉;齿轮—转子—滑动轴承系统非线性动力学特性的理论和试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5 李晖;氮化钛涂层的齿面制备工艺及其对齿轮承载能力的影响[D];重庆大学;2007年

6 冯伟;基于摩擦学与动力学的齿轮系统故障诊断相关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张磊;变速器齿轮承载能力分析方法的研究及应用[D];吉林大学;2011年

8 赵勇;基于动力学的盾构机行星传动系统的可靠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9 陈思雨;圆柱齿轮传动齿面形状与非线性特性关联规律分析及实验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10 姚远;几种Fe-C系汽车材料大功率CO_2激光深熔焊接工艺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小波;强流脉冲电子束强化齿轮弯曲疲劳性能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1年

2 胡艳如;齿轮喷药泵的有限元分析及优化[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3 张小辉;钢纤维混凝土弯曲疲劳及其损伤特性和细观强度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1年

4 谢发祥;面向产品标准化的齿轮分类编码系统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5 何晓华;20CrMoH齿轮弯曲疲劳强度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6 陈健;大型行星齿轮减速器齿轮断裂失效分析[D];东北大学;2008年

7 祁倩;42CrMo调质及表面淬火齿轮齿根弯曲应力的研究[D];机械科学研究总院;2010年

8 赵强;四步法三维编织复合材料不同应力水平下的弯曲疲劳行为[D];东华大学;2012年

9 徐攀;余弦齿轮的数控插削加工方法及仿真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1年

10 矫海静;发动机前端齿轮应力及寿命分析[D];东华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9489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19489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6f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