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t多功能铁路起重机动力学性能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8 02:51
【摘要】: 铁路货运以快捷、重载为重点。显然高速运输是现在铁路的发展方向,加速实现铁路机车车辆装备现代化,是铁路跨越式发展中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随着我国铁路事业的不断壮大,电气化铁路的发展,开发小吨位的自力走行速度快、回送速度高,能满足电气化线路的立杆作业的全液压铁路起重机迫在眉睫,对铁路起重机的回送和自力走行速度有了更高的要求。20t多功能铁路起重机,即具有吊钩、抓斗、磁盘吊3种功能外,还具有一定带载走行以及因牵引能力大也可作为吊车机(牵引作业)使用。 为适应这种铁路全面提速的形势,设计、制造了NS0201型20t多功能铁路起重机,该机回送速度可达100km/h,自力走行速度可达85km/h,而传统的铁路起重机回送速度一般不大于85km/h,自力走行速度一般不大于30km/h。回送速度和自力走行速度的提高,极大地提高了起重机作业的机动性,拓宽了作业范围。 该型起重机与我国现有的起重机相比较,是一个全新的产品,是我国目前功能最全、利用率最高的铁路起重机。该机的转向架是一种H型焊接构架式转向架,转向架的主悬挂为轴箱螺旋弹簧,斜楔式减振器。转向架采用旁承承载、心盘牵引方式,在轴箱上方设有均载油缸。 该机具有的回送和自力走行速度高的特点,并且是一个全新的产品,因此必须对该机的动力学性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本论文动力学性能是根据其动力学特性指标来评定的,根据GB5599《铁道车辆动力学性能评定和试验鉴定规范》规定,重点分析和计算该机的动力学性能包括:车辆蛇行运动稳定性、运行平稳性和曲线通过能力等。 通过分析和计算,就旁承的摩擦系数进行合理的选取、车轮的等效锥度要求等进行了严格要求,以保证和兼顾曲线通过能力与临界速度的要求。
【图文】:
绪论初期,我国铁路起重机以进口及仿制前苏联生产的产品为主,上世纪60自主研制小吨位全机械传动的定长臂蒸汽铁路起重机,到上世纪70、80、生产大吨位的且以机械传动为主的定长臂内燃铁路起重机,进入90年生产以液压、液力传动为主的大吨位定长臂内燃铁路起重机。小吨位铁时的机车一蒸汽机车装煤以及起吊铁路线路附近的货物为主,而大吨位救援为主!’!。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科技的进步以及工艺水平的巨大突破,特别是在铁略的指引下,当代人踏着巨人的肩膀,中国铁路起重机技术发生了翻天,到上世纪末,我国开始研制全液压、伸缩臂内燃铁路起重机,如齐齐团)有限责任公司NS1601型160t伸缩臂救援铁路起重机(见图1.1)、的IO0t伸缩臂铁路起重机等大吨位起重机,,完全能够胜任铁路的救援需
轨道:不可能绝对平直和刚性,有各种不平顺存在;车轮:并不是理想圆形;(l)如图1.1所示,钢轨接头处的轮轨冲击车轮上受到的冲量为:S=M,△V=M,Vao式中Mw:车轮簧下质量 (1.1)图1.1车轮不是理想圆形 Fig.1.1wheel15nottheidealroimdshaPe图1.2轨道垂向变形 Fig.1.2railvertiealdeformation(2)轨道的垂向变形轮轨接触点垂向轨迹可简化为半个正弦波或整个余弦波。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TH218
本文编号:2702420
【图文】:
绪论初期,我国铁路起重机以进口及仿制前苏联生产的产品为主,上世纪60自主研制小吨位全机械传动的定长臂蒸汽铁路起重机,到上世纪70、80、生产大吨位的且以机械传动为主的定长臂内燃铁路起重机,进入90年生产以液压、液力传动为主的大吨位定长臂内燃铁路起重机。小吨位铁时的机车一蒸汽机车装煤以及起吊铁路线路附近的货物为主,而大吨位救援为主!’!。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科技的进步以及工艺水平的巨大突破,特别是在铁略的指引下,当代人踏着巨人的肩膀,中国铁路起重机技术发生了翻天,到上世纪末,我国开始研制全液压、伸缩臂内燃铁路起重机,如齐齐团)有限责任公司NS1601型160t伸缩臂救援铁路起重机(见图1.1)、的IO0t伸缩臂铁路起重机等大吨位起重机,,完全能够胜任铁路的救援需
轨道:不可能绝对平直和刚性,有各种不平顺存在;车轮:并不是理想圆形;(l)如图1.1所示,钢轨接头处的轮轨冲击车轮上受到的冲量为:S=M,△V=M,Vao式中Mw:车轮簧下质量 (1.1)图1.1车轮不是理想圆形 Fig.1.1wheel15nottheidealroimdshaPe图1.2轨道垂向变形 Fig.1.2railvertiealdeformation(2)轨道的垂向变形轮轨接触点垂向轨迹可简化为半个正弦波或整个余弦波。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TH21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志轩;铝合金在机车车辆上的应用[J];电力机车技术;1999年03期
2 顾元宪,曾庆纲;一种新的四边形层合板与夹层板单元[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97年04期
3 全玉云,孙丽萍,吴昌华,王生武;机车车辆/轨道系统垂向耦合动力学分析[J];大连铁道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4 张晓排,刘岩;准高速铁路客车振动测试与分析[J];大连铁道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5 周建乐,王军;地铁车辆铝合金车体的设计[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0年02期
6 蒋国平,陈连云;车辆动力传动系振动的研究方法[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7 汪树玉,刘国华,包志仁;结构优化设计的现状与进展(续)[J];基建优化;1999年05期
8 田国红,符朝兴,张建荣;车辆振动时域模型两种解法比较分析[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9 杨明成;浅析东风_(4B)型机车振动与轮对偏心的关系[J];内燃机车;1998年02期
10 朱茂桃,何志刚,徐凌,李志兵;车身模态分析与振型相关性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2004年03期
本文编号:27024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2702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