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机械论文 >

高压变量叶片泵叶片—定子副的力学特性与润滑分析

发布时间:2017-03-29 10:24

  本文关键词:高压变量叶片泵叶片—定子副的力学特性与润滑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以BERARMAPHV05型叶片泵关键摩擦副叶片-定子副为研究对象,针对复杂工况下如何改善叶片-定子副的冲击载荷和润滑性能这一问题,通过研究叶片容腔在定子环内的运动形式、压力分布,以及过渡区中叶片-定子副的力学特性,,进而分析了叶片顶廓形状、摩擦副漏损量、工况条件等参数对叶片-定子副力学特性的影响;此外,针对定子环承载具有周期性,利用Workbench软件开展叶片-定子副的有限元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进一步确定出润滑分析的参考位置;最后,结合润滑理论对比探讨倒角和圆弧两种叶片结构的叶片-定子副在预卸压区中的润滑状态,分析复杂工况下不同因素对叶片-定子副润滑性能的影响,并对PHV05泵采用圆弧叶片时叶片-定子副的摩擦学设计展开初步探索。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1)叶片-定子副在过渡区中存在明显冲击载荷,润滑性能差,处于部分弹流润滑状态,采用圆弧叶片能有效改善叶片-定子副间冲击载荷现象,使作用在叶顶上载荷的变化更趋平缓,有利于在摩擦副间形成稳定的动压润滑; (2)叶片-定子副间的最大等效应力、等效应变和接触压力均发生在叶片处于预卸压区末端位置,故在此位置定子内表面易发生压溃,结合运动分析的结果可进一步确定出预卸压区作为叶片-定子副润滑分析的参考位置; (3)倒角叶片在预卸压区工作时,在靠近预卸压区末端的一段区域内摩擦副间的润滑性能较差,存在剧烈磨损的干摩擦状态,且在一定转速和压力范围内,随着工作压力提升或转速降低,这一现象更加明显; (4)圆弧叶片在预卸压区工作时,在一定范围内润滑性能随着圆弧顶廓半径的增大变得更好。结合润滑理论开展PHV05泵圆弧叶片的摩擦学设计,当叶顶曲率半径为10mm,摩擦副在整个预卸压区内均可避免剧烈磨损的干摩擦状态,且保持较高的润滑性能,特别是在低压高速工况下,摩擦副几乎处于全膜润滑状态,有利于叶片-定子副工作寿命和可靠性的提高,研究工作对叶片泵研究与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高压变量叶片泵 叶片-定子副 力学特性 润滑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H137.51
【目录】:
  • 致谢7-8
  • 摘要8-9
  • ABSTRACT9-10
  • 目录10-12
  • 插图清单12-14
  • 表格清单14-15
  • 第一章 绪论15-25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15
  • 1.2 液压技术的发展概述15-16
  • 1.3 叶片式液压泵概述16-18
  • 1.3.1 单作用叶片泵16-17
  • 1.3.2 双作用叶片泵17-18
  • 1.3.3 限压式变量叶片泵18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18-24
  • 1.4.1 变量叶片泵闭死容腔中压力分布的研究现状19-20
  • 1.4.2 变量叶片泵的结构优化及力学特性研究现状20-21
  • 1.4.3 叶片-定子副的弹流润滑研究现状21-24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24
  • 1.6 本章小结24-25
  • 第二章 高压变量叶片泵结构特征及理论模型25-36
  • 2.1 引言25
  • 2.2 结构特征分析25-28
  • 2.2.1 结构和工作原理25-27
  • 2.2.2 配流结构27-28
  • 2.2.3 叶片结构28
  • 2.3 关键摩擦副的运动学分析28-31
  • 2.4 关键摩擦副的动力学分析31-35
  • 2.4.1 叶片受力分析32-33
  • 2.4.2 定子受力分析33-35
  • 2.5 本章小结35-36
  • 第三章 叶片-定子副的力学特性分析36-47
  • 3.1 引言36
  • 3.2 过渡区中闭死容腔内的压力特性分析36-42
  • 3.2.1 传统配流结构的压力分布36-37
  • 3.2.2 新型配流结构的压力分布37-42
  • 3.3 闭死容腔中压力特性的影响因素42-44
  • 3.3.1 工作压力的影响43
  • 3.3.2 油液弹性模量的影响43-44
  • 3.4 压力分布对叶片力学特性的影响44-46
  • 3.5 本章小结46-47
  • 第四章 叶片-定子副的有限元分析47-57
  • 4.1 引言47
  • 4.2 有限元法47-48
  • 4.3 定子环的静力学分析48-52
  • 4.3.1 叶片泵三维模型创建48-49
  • 4.3.2 材料参数及分网49
  • 4.3.3 边界条件及加载49-50
  • 4.3.4 后处理/静力分析结果50-52
  • 4.4 叶片-定子副的接触分析52-56
  • 4.4.1 模型及分网53
  • 4.4.2 设置接触关系53-54
  • 4.4.3 边界条件及加载54
  • 4.4.4 后处理/接触分析结果54-56
  • 4.5 本章小结56-57
  • 第五章 叶片-定子副的润滑特性分析57-71
  • 5.1 引言57
  • 5.2 线接触润滑理论57-60
  • 5.2.1 润滑理论综述57
  • 5.2.2 线接触弹流润滑理论模型57-58
  • 5.2.3 线接触弹流润滑问题的数值解58-59
  • 5.2.4 摩擦副润滑状态分析59-60
  • 5.3 叶片-定子副弹流润滑分析60-70
  • 5.3.1 EHD 润滑模型基本参数计算60-61
  • 5.3.2 倒角顶廓叶片的叶顶润滑分析61-63
  • 5.3.3 倒角叶片叶顶润滑性能的影响因素63-64
  • 5.3.4 圆弧顶廓叶片-摩擦副的润滑分析64-68
  • 5.3.5 圆弧叶片叶顶润滑性能的影响因素68-70
  • 5.4 本章小结70-71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71-73
  • 6.1 总结71
  • 6.2 展望71-73
  • 参考文献73-7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76-7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德石,赖声远;流体动压支承高速叶片泵的设计方法[J];大连铁道学院学报;1994年02期

2 那焱青,李少年,王峥嵘,那成烈;子母叶片泵叶片顶端形状对叶片的受力影响[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3 赵铁钧;;YBN—40变量叶片泵叶片受力分析[J];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学报;1985年04期

4 张会臣,严立,王鹏,潘明阳;叶片泵定子表面添加剂吸附扩散处理研究[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5 檀润华;苑彩云;;弹流理论在单作用叶片泵叶片顶廓设计中的应用[J];河北工学院学报;1991年03期

6 孙艳,权龙;差压控制型变量叶片泵定子受力分析及计算[J];机床与液压;1998年04期

7 孙艳,权龙;差压控制型变量叶片泵转子受力分析及计算[J];机床与液压;1999年01期

8 王益群,张伟;流体传动及控制技术的评述[J];机械工程学报;2003年10期

9 那焱青;王峥嵘;李少年;那成烈;;高压子母叶片泵流量均匀性[J];机械工程学报;2007年10期

10 许仰曾;;中国液压行业发展战略的新机遇、新格局及新思维[J];流体传动与控制;2011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廖海平;线接触高副机构摩擦学设计与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高压变量叶片泵叶片—定子副的力学特性与润滑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42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2742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90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