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机械论文 >

制动器不同步状态下转炉一、二次减速机啮合齿轮有限元模拟分析

发布时间:2017-03-30 16:17

  本文关键词:制动器不同步状态下转炉一、二次减速机啮合齿轮有限元模拟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转炉是炼钢生产的主体设备,其倾动装置是驱动转炉旋转从而完成炼钢作业的动力元件。在日常设备维护过程中,利用EZ-ANALYST软件对某转炉倾动装置四台一次减速机的振动信号进行了采集,查明一台一次减速机滞后动作,进而导致一、二次减速机齿轮异常啮合的产生,而国内各钢厂转炉倾动装置一、二次减速机轮齿疲劳断裂现象也时有发生。 为研究此种异步驱动工况对轮齿强度及疲劳寿命的影响,更好地确保安全生产,本文以应力波理论和疲劳损伤理论作为课题研究的有力支撑,利用Solidworks三维建模软件对转炉整体精确建模并计算得出启、制动特定角度下的倾动力矩,以一、二次减速机的齿轮及齿轮轴为研究对象,计算了特定角度下的齿轮静态接触的强度,随后结合实际各种工况参数对一、二次减速机齿轮进行准静态分析,,分别包括:启动阶段“三台驱动一台制动”工况下的显式动力学分析,制动阶段“三台制动一台驱动”显式动力学分析和制动时刻“一台制动三台驱动”工况下的齿轮瞬态动力学分析。至此,得出静止、启动、制动不同工况下对应的轮齿静、动力学强度。以便确定最恶工况从而进行疲劳寿命分析预测。 论文创新性的利用ANSYS/LS-DYNA软件对一、二次减速机启、制动工况进行显式动力学分析,也较好地得到了此种冲击工况所对应的载荷谱,对之后ANSYS/FE-SAFE的疲劳寿命分析精度也做了较好地保障。研究结果表明,启动时刻“三台驱动一台制动”为最恶工况,进而再对此工况下的轮齿进行疲劳寿命分析,结果表明:齿根过渡圆角半径处疲劳强度不足,从而利用GearTrax软件增大齿根过渡圆角半径方法的进行结构优化并再次校核。结果表明当增大齿根过渡圆角半径1.4毫米后显著提高了轮齿疲劳强度。国内学者只是从电气设备的驱动响应时间入手,未见利用有限元方法对转炉倾动装置不同步问题加以研究,因而本文对于转炉倾动装置的设计、维护、改进生产工艺都具有较高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准静态 显式动力学分析 制动阶段 疲劳寿命 结构优化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H132.4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引言8-9
  • 1 绪论9-19
  • 1.1 课题研究对象及其工况简介9-16
  • 1.2 国内外转炉倾动装置及其相关问题研究现状16-17
  • 1.2.1 国内相关问题研究现状16-17
  • 1.2.2 国外相关问题研究现状17
  •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17-19
  • 2 课题相关理论及方法19-28
  • 2.1 齿轮啮合动力学方程19-20
  • 2.2 应力波理论20-21
  • 2.3 LS DYNA 的碰撞、接触算法21
  • 2.4 疲劳分析相关理论及方法21-27
  • 2.4.1 疲劳累积损伤理论23-25
  • 2.4.2 疲劳损伤的研究方法25-27
  • 2.5 本章小结27-28
  • 3 一、二次减速机实体模型的建立及其动、静力学分析初始条件的准备28-38
  • 3.1 SolidWorks 软件介绍28-29
  • 3.1.1 SolidWorks 主软件简介28
  • 3.1.2 GearTrax 插件简介28-29
  • 3.2 一、二次减速机模型的建立29-31
  • 3.3 动、静力学分析初始条件的准备31-37
  • 3.3.1 最大倾动力矩的计算31-36
  • 3.3.2 两齿轮转速和角加速度的计算36
  • 3.3.3 轮齿重合度的计算36-37
  • 3.4 本章小结37-38
  • 4 转炉静止于特定角度下的轮齿静强度分析38-41
  • 4.1 ANSYS 软件介绍38
  • 4.2 转炉减速机齿轮静强度分析38-40
  • 4.3 本章小结40-41
  • 5 转炉制动器不同步状态下启、制动阶段显式动力学分析41-59
  • 5.1 ANSYS/LS DYNA 软件介绍41-42
  • 5.2 启动阶段轮齿冲击碰撞分析42-48
  • 5.3 启动阶段轮齿静强度与动力学强度对比分析48-49
  • 5.4 制动阶段轮齿强度有限元分析49-58
  • 5.4.1 “三抱死一驱动”工况下的齿轮碰撞分析49-51
  • 5.4.2 “一抱死三驱动”工况下的齿轮轴瞬态动力学分析51-58
  • 5.5 启、制动阶段轮齿动力学强度对比58
  • 5.6 本章小结58-59
  • 6 基于 ANSYS/FE SAFE 软件的轮齿疲劳寿命预测及改进59-69
  • 6.1 ANSYS/FE SAFE 软件概述59-61
  • 6.2 启动阶段冲击载荷作用下的轮齿疲劳寿命分析61-65
  • 6.2.1 载荷谱的确定及静强度分析结果的导入62-63
  • 6.2.2 查看疲劳寿命分析结果63-65
  • 6.3 结构优化设计与改进65-68
  • 6.3.1 结构改进及其相应的轮齿静强度分析结果65-67
  • 6.3.2 改进后的齿轮疲劳强度分析67-68
  • 6.4 本章小结68-69
  • 结论69-70
  • 参考文献70-74
  • 在学研究成果74-75
  • 致谢7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慧华;董彪;尚蛟;鲁守卫;康黎云;;重要参数对齿轮副承载情况影响规律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2 李学光;张树仁;苗立琴;王佰超;李辉;;基于扭力轴扭转断裂动力学分析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3 张敏;杨玉杰;;300t转炉倾动机构性能测试与分析[J];机电技术;2011年05期

4 吴卫东;郭昌利;李华亮;;采煤机摇臂转矩轴的有限元分析[J];机械传动;2012年04期

5 佟景伟,徐步青,李林安,沈珉,Bruno Picasso;冲击载荷作用下齿轮动应力的研究[J];机械强度;2002年01期

6 赖惠芬,朱学军;齿根过渡圆角处应力的分析计算[J];机械;2003年02期

7 唐玢;;转炉倾动力矩的设计计算[J];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8 孙旖;;齿轮可靠性安全系数的探究[J];煤矿机械;2006年09期

9 章文超;;转炉倾动力矩计算方法探讨[J];上海金属;2007年06期

10 赵鑫;梁义维;李珊珊;;基于LS-DYNA的斜齿轮动力学接触仿真分析[J];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09年03期


  本文关键词:制动器不同步状态下转炉一、二次减速机啮合齿轮有限元模拟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75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2775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f48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