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机械论文 >

基于摩擦学与动力学的齿轮系统故障诊断相关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14 08:29
  齿轮作为机械中传递动力和运动的通用零件,被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设备中。本文研究正是选取齿轮箱这一摩擦学系统为对象,考虑一直以来学者们试图通过磨损与振动信息进行故障诊断时存在的相互关系去解决二者在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过程中表现出的一致性和准确性、但都没能解决两类信息故障诊断如何相关和相关到什么程度的问题,着重研究齿轮摩擦学系统摩擦学信息与动力学信息相互依存关系,系统磨损与振动特征信息及基于磨损信息与振动信息的故障诊断相关性问题。首先,论文从齿轮啮合运动过程中产生的摩擦学特征信息与动力学状态信息研究出发,系统描述了齿轮摩擦学信息与动力学信息存在的理论相关性,提出了两类信息故障诊断相关性研究实施过程。在此基础上,研究从考虑变摩擦信息的齿轮动力学仿真分析方法着手,建立了齿轮啮合仿真物理模型,系统仿真了该模型在不同摩擦因子参量下的动力学特性。仿真结果分析表明,齿轮啮合运动过程中摩擦学信息与动力学信息在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同时,在系统输出状态特征中表现出强耦合关系。其次,课题研究从磨粒是磨损能量损耗产物的观点分析出发,建立了齿轮摩擦学系统故障诊断能量损耗状态监测模型和监测诊断参数化实施方法。该模型的... 

【文章来源】: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6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基于摩擦学与动力学的齿轮系统故障诊断相关性研究


磨损过程曲线

原理图,齿面点蚀,原理图,齿面


图 1-2 齿面点蚀与剥落原理图[27]Fig.1-2 Schematic illustration of pitting and spalling phenomena生是齿轮常见的磨损累积发展的故障形式。2006 年,Sharif 等[28]论计算公式研究预测了涡轮齿面的磨损模式,指出了不同磨损模产生不同类型的磨痕。2009 年,Park 等[29]结合 Archard 模型及 F面齿轮齿面的磨损模型及失效形式。可见,国外对齿轮磨损失效

磨粒分析,磨损特征,基本组成


图 1-3 磨粒分析的基本组成—磨损特征及关系[49]1-3 Basic components of wear debris analysis—characteristirelationships to wear信息融合[60、61]等方法;三是通过铁谱技术对摩擦副失效形学的桂长林教授等[62]利用铁谱分析技术对齿轮胶合现象进对于防止严重的胶合及至咬死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同时对合发生时,磨损烈度指数在 1.5*102~2.5*103的范围,磨损粒间。采用油液光谱分析,国内也进行大量研究。大连海事谱分析对机械设备润滑油的长期进行光谱跟踪、检测分析油状态监测故障诊断数学模型及知识库,并确定机械设备基断的特征参数。实例故障诊断证明,特征参数具有较高的稳用于各种机械设备油液检测的故障诊断中。军械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斜齿轮滑动摩擦功率损失的计算[J]. 王成,方宗德,贾海涛.  燕山大学学报. 2009(02)
[2]基于油液和振动信息融合的自行火炮齿轮箱故障诊断方法[J]. 高经纬,姜乐华,张培林,任国全.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2008(04)
[3]模糊神经网络用于齿轮装置故障的逐次诊断法[J]. 周雄,唐一科,陈鹏,周扬胜.  重庆大学学报. 2008(11)
[4]我国摩擦学的发展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J]. 林福严.  润滑与密封. 2008(09)
[5]齿轮磨合试验中的磨合电现象及其分析[J]. 谢小鹏,王泽贵.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10)
[6]基于小波和分形提取磨粒图像特征参数的研究[J]. 李国宾,孟歆,关德林,魏海军.  内燃机学报. 2006(05)
[7]图像颜色特征提取在铁谱图像分类及磨粒识别中的应用研究[J]. 陈桂明,谢友柏,江良洲.  中国机械工程. 2006(15)
[8]渐开线齿轮轮齿表面磨损规律的理论与实验研究[J]. 李宝良,江亲瑜.  润滑与密封. 2006(06)
[9]考虑磨损的齿轮摩擦学设计[J]. 曲庆文,钟振远.  润滑与密封. 2006(06)
[10]基于D-S证据理论和集成神经网络的磨粒识别[J]. 曹一波,谢小鹏.  润滑与密封. 2006(05)

博士论文
[1]磨损过程中的磨粒表面和磨损表面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研究[D]. 袁成清.武汉理工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磨粒图谱识别系统研究[D]. 范君.浙江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2294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32294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12b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