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机械论文 >

液体粘性传动调速起动及其控制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10 19:08
  液体粘性传动(简称液粘传动)调速起动装置利用摩擦片间油膜的剪切作用来传递动力,从而实现机械设备的可控起动过程。在降低机械设备的制造及运行成本、延长使用寿命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作用。本文以带式输送机为应用对象,对液粘传动调速起动及其控制技术开展研究工作。在对液粘传动调速起动的工程背景、调速起动的意义、基本原理及其优越性进行论述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液粘传动调速起动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对液粘传动调速起动机理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由于调速起动过程是一个瞬态过程,起动过程中油膜厚度始终在动态地变化,存在油膜挤压效应。本文综合考虑了油膜挤压效应以及摩擦片表面粗糙度和油膜离心力的影响,建立了修正瞬态雷诺方程,同时建立了热能量方程和工作油粘温方程。通过有限元模型的数值计算,对调速起动过程中油膜厚度的变化、油膜传递扭矩、油膜承载力及油膜压力场和温度场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了油膜挤压效应、摩擦片表面沟槽截面尺寸和布置方式、摩擦片表面粗糙度和工作油通过摩擦片后的温升对油膜承载力和传递扭矩的影响规律。在对摩擦片组进行受力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摩擦片组的动态平衡方程,同时建立了... 

【文章来源】:中国矿业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4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液体粘性传动调速起动及其控制技术研究


流体的内摩擦Figure1-1FluidInternalFriction

起动装置,液粘,剪切力


F 为油膜剪切力。单位面积上的剪切力τ 的计算公式如下:Vhτ = μ图 1-1 流体的内摩擦Figure 1-1 Fluid Internal Friction动调速起动装置是利用作相对运动的摩擦片之间油膜的剪切力来般结构如图 1-2 所示。图中箱体中的工作油经出油口进入工作油供出),然后经进油口进入液粘传动调速起动装置内部,一部分油进入摩擦片组 进油小孔测速传感器油缸

油膜,传递扭矩,计算简图,输出转速


图 1-3 油膜剪切传递扭矩的计算简图Figure 1-3 Calculation Scheme of Hydro-viscous Drive上对式(1-2)进行积分可得整个摩擦面所能传递的( ) ( )4 41 2 2 11 12M r rh= πμ ω ω ·m)粘度(Pa·s)角速度(rad/s)角速度(rad/s)半径(m)半径(m)(m)看出,摩擦片间油膜所能传递的扭矩大小取决定输出转速,只要调节油膜厚度,便可改变油膜所速度,达到调节输出转速的目的。在起动过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液体粘性调速离合器节能效果预测方法[J]. 吴少爽,张宏文,蒋晓刚.  计量与测试技术. 2007(12)
[2]多点驱动的上运带式输送机起动控制策略[J]. 姜雪,包继华,于岩.  起重运输机械. 2007(11)
[3]比例流量阀稳态控制特性测试的数据处理[J]. 徐先懂,李书文,袁航.  机床与液压. 2007(02)
[4]先导式比例流量阀控制系统的建模和仿真[J]. 冯靖,彭光正.  机床与液压. 2007(01)
[5]一种比例阀压力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J]. 沈月忠,姜澄宇,王仲奇.  现代制造工程. 2006(11)
[6]液体粘性离合器的研究与应用[J]. 洪琢,王军.  机床与液压. 2006(08)
[7]CST在煤矿胶带输送机上的应用[J]. 姚鸿.  煤. 2006(04)
[8]模糊PID控制算法改进及在温控系统中的应用[J]. 姜文佳,姜永健,姜广田,于锡纯.  控制工程. 2006(04)
[9]比例压力控制系统的辨识[J]. 徐轶.  机床与液压. 2006(04)
[10]液体粘性调速离合器在风机和水泵中的应用[J]. 洪琢,杨承三.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06(01)

硕士论文
[1]液粘调速装置在泵类负载上的应用研究[D]. 徐晓丹.山东科技大学 2005
[2]液体粘性调速离合器的研制及实验与仿真研究[D]. 郑勇建.浙江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3346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33346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5f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