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机械论文 >

典型轴类零件的关键质量特性及其质量控制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7 16:11

  本文关键词:典型轴类零件的关键质量特性及其质量控制技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竞争激烈的今天,质量观念正由符合性向更广义的方向发展,重视产品质量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会增加顾客对于产品的满意度,继而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因此,在形成质量的制造加工阶段建立质量控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典型轴类零件——射孔弹头的精加工过程为研究对象,分析现场质量问题,在研究现有质量技术的基础上,建立满足需求的质量控制系统。 所做的主要工作如下: (1)针对现场质量控制理念落后,依然停留在事后检验的情况,在分析现场质量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质量控制的总体对策,包括质量控制的任务、思路和实现步骤,建立分层模型以及网络结构。 (2)针对自检过程所需检测的质量特性过多的情况,定义射孔弹头关键质量特性,比较现有关键质量特性识别方法各自的特点,在此基础上选择马氏田口法作为关键质量特性的识别方法。 (3)结合现场的数据样本,使用马氏田口法对射孔弹头的关键质量特性进行筛选,同时给出了相应的计算过程和代码,该过程主要通过Matlab和Excel实现。 (4)在关键质量特性确定后,针对现场急需建立直观、准确、完整的过程能力评价模型的要求,以与成品率一一对应的过程能力指数Spk为基础,建立面向工序流的过程能力评价指数计算模型,同时绘制多质量特性过程能力分析图和工序流波动轨迹图,实现对工序流过程能力的综合评价。 (5)针对现场缺乏有效过程监控方法的情况,结合休哈特控制图与累积和控制图的优点,使用两者经过融合所形成的混合控制图对加工过程中产品的关键质量特性进行监控,该混合控制图对于过程均值的微小的、持续偏移以及较大的、瞬间偏移都具有良好的反映,同时提供多种参数选择方案。混合控制图使用Delphi和SQL Server2005实现。 (6)按照质量控制策略,完成基于CAN总线的质量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为实现质量检验信息的可追溯性设计了检验信息编码,基本实现现场数据的采集、存储、查询、监控及过程评价等功能。系统采用我国自行开发的应用层协议iCAN实现数据通讯,使用Delphi和SQL Server2005开发上位机软件。
【关键词】:关键质量特性 马氏田口法 CAN总线 累积和控制图 过程能力指数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H186
【目录】:
  • 致谢5-6
  • 摘要6-7
  • Abstract7-11
  • 第1章 绪论11-17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1-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4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2-14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4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论文框架14-17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14-15
  • 1.3.2 论文框架15-17
  • 第2章 射孔弹头精加工现场质量问题及其控制对策研究17-27
  • 2.1 射孔弹头精加工情况与现场质量问题分析17-21
  • 2.1.1 射孔弹头精加工背景17
  • 2.1.2 射孔弹头精加工情况17-18
  • 2.1.3 射孔弹头精加工现场质量问题分析18-21
  • 2.2 射孔弹头精加工现场的质量控制对策21-26
  • 2.2.1 质量控制的主要任务21-22
  • 2.2.2 质量控制的总体思路22-25
  • 2.2.3 质量控制的实现步骤25-26
  • 2.3 本章小结26-27
  • 第3章 关键质量特性及其识别方法研究27-40
  • 3.1 关键质量特性的相关概念27-29
  • 3.1.1 质量特性的概念27-28
  • 3.1.2 关键质量特性的概念28-29
  • 3.2 射孔弹头关键质量特性的定义29-30
  • 3.2.1 关键质量特性定义原则29
  • 3.2.2 射孔弹头关键质量特性的定义29-30
  • 3.3 关键质量特性识别的基本方法30-37
  • 3.3.1 质量功能展开30-32
  • 3.3.2 主成成分分析32-33
  • 3.3.3 数据挖掘33-34
  • 3.3.4 波音公司先进质量体系中识别关键质量特性的方法34-36
  • 3.3.5 各关键质量特性识别方法特点总结36-37
  • 3.4 选用马氏田口方法选取关键质量特性37-38
  • 3.4.1 马氏田口方法的技术要素37-38
  • 3.4.2 马氏田口方法的优点38
  • 3.5 本章小结38-40
  • 第4章 基于马氏田口法的关键质量特性筛选40-54
  • 4.1 马氏田口方法的基本原理40-46
  • 4.1.1 马氏空间与马氏距离40-44
  • 4.1.2 田口方法44-46
  • 4.2 马氏田口方法的实施步骤46-48
  • 4.2.1 构建合适测量表计算马氏距离46-47
  • 4.2.2 验证测量表的有效性47
  • 4.2.3 选择有效变量优化测量表47-48
  • 4.3 运用马氏田口方法选取关键质量特性实例48-53
  • 4.3.1 构建合适测量表计算马氏距离48-49
  • 4.3.2 验证测量表的有效性49-50
  • 4.3.3 选择有效变量优化测量表50-51
  • 4.3.4 验证优化后的测量表51-52
  • 4.3.5 使用马氏田口法需要注意的方面52-53
  • 4.4 本章小结53-54
  • 第5章 面向工序流的过程能力评价方法研究54-68
  • 5.1 过程能力指数研究现状和问题分析54-56
  • 5.1.1 过程能力指数研究现状54-55
  • 5.1.2 射孔弹头精加工车间过程能力评价问题分析55-56
  • 5.2 面向工序流的过程能力指数模型的建立56-60
  • 5.2.1 单工序单质量特性过程能力指数56-57
  • 5.2.2 单工序多质量特性过程能力指数57-59
  • 5.2.3 工序流过程能力指数59
  • 5.2.4 过程能力的计算模型59-60
  • 5.3 多质量特性过程能力分析图60-62
  • 5.4 工序波动轨迹图62-64
  • 5.4.1 工序质量特性的选取63
  • 5.4.2 工序波动轨迹图的绘制63-64
  • 5.5 实例分析64-67
  • 5.5.1 多质量特性过程能力分析图的应用65-66
  • 5.5.2 工序波动轨迹图的应用66-67
  • 5.6 本章小结67-68
  • 第6章 基于混合控制图的质量控制方法研究68-85
  • 6.1 休哈特控制图原理68-70
  • 6.1.1 休哈特波动理论68
  • 6.1.2 休哈特控制图基本原理68-70
  • 6.1.3 休哈特控制图的特点70
  • 6.2 累积和控制图原理70-78
  • 6.2.1 累积和控制图的决策基础70-73
  • 6.2.2 累积和控制图常用的两种方法73-74
  • 6.2.3 累积和控制图参数计算与选定方案74-77
  • 6.2.4 累积和控制图的应用条件和特点77-78
  • 6.3 均值极差控制图与累积和混合控制图监控方案设计78-81
  • 6.3.1 监控方案流程78-79
  • 6.3.2 分析用控制图的参数计算79-80
  • 6.3.3 控制用控制图的参数计算80-81
  • 6.4 控制图的程序实现81-84
  • 6.4.1 分析用控制图的程序实现81-82
  • 6.4.2 控制用控制图的程序实现82-84
  • 6.5 本章小结84-85
  • 第7章 面向射孔弹头精加工过程的质量控制系统研发85-103
  • 7.1 CAN总线技术研究85-88
  • 7.1.1 现场总线技术85
  • 7.1.2 采用CAN总线技术的原因85-86
  • 7.1.3 CAN总线协议概述86-87
  • 7.1.4 CAN总线典型结构87-88
  • 7.2 质量控制系统硬件设计88-92
  • 7.2.1 质量控制系统硬件位置88-89
  • 7.2.2 质量控制系统硬件组成89-91
  • 7.2.3 质量控制系统硬件的扩展91-92
  • 7.3 质量控制系统软件设计92-94
  • 7.3.1 质量控制系统软件开发环境92
  • 7.3.2 质量控制系统功能模块划分92-94
  • 7.4 质量检验信息可追溯性实现94-96
  • 7.4.1 质量检验信息可追溯性的研究94-95
  • 7.4.2 检验编码的设定95-96
  • 7.5 数据通信的实现96-97
  • 7.5.1 iCAN协议96-97
  • 7.5.2 主节点软件实现97
  • 7.6 系统硬件搭建与软件系统运行示例97-102
  • 7.6.1 硬件搭建97-98
  • 7.6.2 软件系统运行示例98-102
  • 7.7 本章小结102-103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103-105
  • 8.1 论文总结103
  • 8.2 论文展望103-105
  • 参考文献105-108
  • 作者简历10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伟;何桢;田文萌;;复杂产品关键质量特性识别方法[J];工业工程;2012年03期

2 王敏华;周娟;沈丹;;累积和控制图与休哈特控制图联合应用方法[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3 蒋家东;冯允成;商广娟;;多元过程能力指数计算方法的比较研究(续前)[J];航空标准化与质量;2006年04期

4 何益海;唐晓青;;基于关键质量特性的产品保质设计[J];航空学报;2007年06期

5 王习文,齐欣,宋玉泉;容栅传感器及其发展前景[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3年02期

6 周俊;铜闪速熔炼贫化电炉渣含铜的线性回归分析[J];矿冶;2003年02期

7 王前洪;张宇;;累积和控制图与传统控制图同时监控过程均值[J];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06年02期

8 李X;;日本企业质量管理方法简介(三) 田口方法中的新成员——MTS(马田系统)[J];上海质量;2008年05期

9 李民,秦现生,李盘靖,刘继颖,Xiutian Yan;流程产品质量可追溯性[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10 汪瞳;刘玉明;杨楚平;朱齐丹;;CAN总线协议实现方法研究[J];应用科技;2007年07期


  本文关键词:典型轴类零件的关键质量特性及其质量控制技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04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4004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93d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