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机械论文 >

谐波传动机构柔轮的应力分布及寿命特性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11 16:22

  本文关键词:谐波传动机构柔轮的应力分布及寿命特性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谐波齿轮传动 柔轮 有限元 疲劳寿命


【摘要】:随着我国航空航天领域的不断发展,谐波减速器的应用越来越多,目前在航空航天领域60%的减速装置采用的是谐波减速器。柔轮作为谐波减速器的弹性薄壁零件,其疲劳寿命严重制约着谐波齿轮减速器的使用寿命。研究谐波减速器的疲劳寿命问题,是一项具有实际工程意义的工作。本文利用有限元方法研究结构参数和位置精度对柔轮应力和疲劳寿命的影响。 以XB1-60型谐波齿轮减速器为例,根据经验公式,计算了谐波减速器三大件的主要结构参数,并运用Pro/E建立了谐波减速器的参数化三维模型。通过对谐波减速器的实际工作过程的分析,考虑了柔轮轮齿的影响,忽略了柔轮底部的凸台和波发生器柔性轴承刚度的影响,建立了柔轮和波发生器的装配模型。利用Pro/E与ANSYS的接口,将三维模型导入到ANSYS中建立了谐波减速器的有限元模型。通过设置边界条件和约束,运用接触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柔轮的应力,并与理论计算应力比较验证模型的正确性。 运用接触分析的方法得到了不同机构参数,包括筒长、壁厚、齿宽、圆角半径和前沿长度等对应的柔轮的应力分布图,获得了不同截面和不同部位的应力值,并运用多项式拟合的方法绘制了相应的曲线。分析了不同结构参数,对谐波减速器柔轮和柔轮各部位的最大等效应力影响规律,得到了柔轮的危险截面,为柔轮尺寸参数的优化提供了参考依据。除此之外,,获得了柔轮和波发生器不同位置精度对应柔轮应力分布图,并分析了柔轮不同截面和不同部位的应力变化规律。 在对柔轮应力分析的基础上,利用S-N曲线法估算了不同应力下柔轮的疲劳寿命,运用多项式拟合方法,绘制了柔轮应力与寿命的疲劳寿命曲线。分析了不同结构参数、相对位置和同轴度与柔轮疲劳寿命的关系,为柔轮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谐波齿轮传动 柔轮 有限元 疲劳寿命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H132.4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16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9-10
  • 1.2 柔轮疲劳寿命的研究现状及分析10-15
  • 1.2.1 国外的研究现状10-12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2-15
  • 1.3 主要研究内容15-16
  • 第2章 柔轮建模及有限元分析16-27
  • 2.1 谐波齿轮传动的工作原理16
  • 2.2 谐波减速器建模16-22
  • 2.2.1 柔轮模型的建立17-18
  • 2.2.2 刚轮模型的建立18-19
  • 2.2.3 波发生器模型的建立19-22
  • 2.3 有限元接触分析22-26
  • 2.3.1 单元选择23-24
  • 2.3.2 柔轮应力分析24-25
  • 2.3.3 模型的验证25-26
  • 2.4 本章小结26-27
  • 第3章 结构参数对柔轮应力的敏感度分析27-44
  • 3.1 结构尺寸对柔轮应力的影响27-32
  • 3.1.1 筒长对柔轮应力的影响27-28
  • 3.1.2 壁厚对柔轮应力的影响28-30
  • 3.1.3 圆角半径对柔轮应力的影响30
  • 3.1.4 齿宽对柔轮应力的影响30-31
  • 3.1.5 杯口前沿对柔轮应力的影响31-32
  • 3.2 位置精度对柔轮应力的影响32-43
  • 3.2.1 轴向相对位置对柔轮应力的影响33-34
  • 3.2.2 同轴度对柔轮应力的影响34-43
  • 3.3 本章小结43-44
  • 第4章 柔轮的疲劳寿命分析44-53
  • 4.1 疲劳寿命理论44-46
  • 4.1.1 钢的疲劳寿命44
  • 4.1.2 金属疲劳的S-N曲线44-46
  • 4.2 尺寸参数对柔轮疲劳寿命的影响46-50
  • 4.2.1 筒长对柔轮疲劳寿命的影响46-47
  • 4.2.2 壁厚对柔轮疲劳寿命的影响47-48
  • 4.2.3 圆角半径对柔轮疲劳寿命的影响48-49
  • 4.2.4 齿宽对柔轮疲劳寿命的影响49-50
  • 4.2.5 前沿对柔轮疲劳寿命的影响50
  • 4.3 位置精度对柔轮疲劳寿命的影响50-52
  • 4.3.1 不同相对位置对柔轮疲劳寿命的影响51
  • 4.3.2 不同同轴度对柔轮疲劳寿命的影响51-52
  • 4.4 本章小结52-53
  • 结论与展望53-55
  • 参考文献55-60
  • 致谢6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大勇;小模数塑料刚轮塑料柔轮谐波减速器通过专家鉴定[J];航天制造技术;1992年01期

2 叶庆泰,朱飞;谐波传动柔轮强度的可靠性模型和设计[J];机械设计与研究;1994年04期

3 ;谐波传动技术及谐波减速机[J];新技术新工艺;1994年03期

4 范又功;谐波齿轮装置柔轮、凸轮与薄壁轴承的制造[J];制造技术与机床;1986年01期

5 黄明瑞,许元礼,李俊波;谐波齿轮传动技术[J];机械工人.冷加工;1994年02期

6 蔡广宇,李坤;三波谐波齿轮传动柔轮应力分析[J];现代机械;2004年05期

7 佟士懋;接转化啮合再现法设计加工谐波传动柔轮[J];机械传动;1995年04期

8 黄东兆,杨家军,廖道训;径向谐波齿轮传动中柔轮壁厚计算方法的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9 林成新,王季康;封闭式谐波齿轮传动柔轮疲劳强度计算[J];机械设计;1999年10期

10 闫艳红,杨育林;一种柔轮与输出轴为整体塑料件的谐波传动[J];机械工程师;200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文芝;张乃仁;李强;;基于实体建模的柔轮强度有限元分析[A];人才、创新与老工业基地的振兴——2004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何惠阳;辛洪兵;张承嘉;谢金瑞;;四齿差谐波齿轮传动啮合性能的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3 穆塔里夫·阿赫迈德;买买提明·艾尼;哈丽毕努·艾合买提;菊池正纪;;谐波齿轮传动柔轮应力解析的计算模型[A];第三届十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科技论坛暨黑龙江省机械工程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丁延卫;何惠阳;;谐波齿轮传动中柔轮和波发生器组件的动力学建模与实验[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5 修连存;黄俊杰;俞正奎;黄宾;王弥建;修铁军;王春波;张秋宁;;一种新型谐波传动测角仪[A];第八届全国X射线衍射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6 汪逸群;刘伟;陈伟;颜昌翔;;指向镜运动精度分析[A];第九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Ⅰ[C];2011年

7 ;谐波齿轮电化学修形工艺试验研究[A];第五届全国电加工学术年会论文集(电解加工篇)[C];1986年

8 张佑林;刘文波;姚传志;赵继松;蔡贤栋;;新型散齿端面谐波传动的传动原理[A];制造业与未来中国——2002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2年

9 滕向阳;姜坤;贾志新;陈泽;;新型立式回转电火花线切割技术的研究[A];2007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滕向阳;姜坤;贾志新;陈泽;;新型立式回转电火花线切割技术的研究[A];2007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之第12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京中技克美谐波传动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李克美;把谐波传动产品推向世界[N];中国工业报;2003年

2 李克美;谐波传动广阔市场 大有作为[N];中国机电日报;2001年

3 北京中技克美谐波传动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李克美;谐波传动———传动技术的重大突破[N];中国机电日报;2002年

4 李斌;中技克美公司谐波传动产品深受用户青睐[N];中国机电日报;2000年

5 本报记者 张家驹;让谐波传动腾飞太空[N];中国机电日报;2001年

6 王长荣;谐波传动工业性试验基地在京诞生[N];科技日报;2001年

7 周立成;上海鼎龙机械公司成功开发两项新产品[N];中国包装报;2000年

8 王宝琳;我谐波传动减速器成功用于“神舟”[N];科技日报;2003年

9 ;“顺义文化创意圈”现雏形[N];北京商报;2006年

10 王鹏;高新技术企业拉动空港工业区经济快速发展[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怀勇;新型杆式压电电机研究[D];燕山大学;2013年

2 董惠敏;基于柔轮变形函数的谐波齿轮传动运动几何学及其啮合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3 李俊阳;空间润滑谐波减速器失效机理及其加速寿命试验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4 肖前进;谐波传动式电动舵机多级滑模控制及非线性补偿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3年

5 李跃峰;典型一次性机械零件设计及其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6 李耀伍;机电集成静电谐波微马达动力学特性研究[D];燕山大学;2011年

7 韩雪峰;含间隙刚柔耦合电动舵机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1年

8 刘洋;单马达驱动多关节机械臂的关键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9 黎田;柔性关节机械臂及其运动学标定和振动抑制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建虎;谐波传动机构柔轮的应力分布及寿命特性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2 张勇;仿人机器人用1/4比例柔轮谐波传动啮合理论与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3 汤继松;谐波减速器建模及其柔轮应力分析[D];南华大学;2013年

4 张威;谐波齿轮柔轮的有限元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5 王天赐;谐波齿轮传动中柔轮的有限元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6 严锋;具有复合材料层的谐波减速器动力学特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3年

7 银国伟;谐波摩擦传动柔轮径向力与径向变形关系的分析及实验[D];郑州大学;2010年

8 肖瑜;封闭谐波齿轮柔轮能量熵分析和形状优化设计[D];燕山大学;2001年

9 苏增荣;超磁致伸缩谐波电机柔轮变形与空间齿廓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10 彭宝林;内啮输出环形重载精密谐波传动承载与失效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317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8317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f75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