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基因论文 >

UGT1A1基因多态性与伊立替康化疗毒性关系的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17-10-27 04:33

  本文关键词:UGT1A1基因多态性与伊立替康化疗毒性关系的研究进展


  更多相关文章: 消化系统肿瘤 伊立替康 DNA拓扑异构酶类 Ⅰ型 基因多态性 药物毒性


【摘要】:消化道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肿瘤,目前消化道肿瘤治疗方案多为根治性手术切除后辅以化学治疗。既往消化道肿瘤化疗方案以5-氟尿嘧啶(5-Fu)或其衍生物为主。而近年来研制出如伊立替康、奥沙利铂等细胞毒类药物,使消化道肿瘤患者化疗效果有了很大提高。含伊立替康的化疗方案,治疗效果明显。但同时可能发生严重毒性反应,如严重延迟性腹泻、中性粒细胞减少等。以往对伊立替康所致严重毒性反应分子水平研究较少。近来大量分子水平研究表明伊立替康化疗严重毒性反应与其代谢过程的某些酶基因多态性相关。
【作者单位】: 四川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
【关键词】消化系统肿瘤 伊立替康 DNA拓扑异构酶类 Ⅰ型 基因多态性 药物毒性
【分类号】:R735
【正文快照】: 伊立替康为半合成水溶性喜树碱,为DNA拓扑异构酶Ⅰ(Topoisomerase TOPOⅠ)抑制剂,作用于细胞周期S期,通过与DNA形成裂解复合物导致DNA链断裂,导致肿瘤细胞死亡而发挥抗肿瘤活性。伊立替康抗肿瘤普广,现已用于胃癌、结直肠癌、肺癌等实体肿瘤的治疗[1]。尤其是在消化道肿瘤的治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新玉,田辉;遗传性非结合型高胆红素血症[J];肝脏;2005年01期

2 季楚舒;何义富;胡冰;王刚;姚艺伟;陈健;单本杰;孙玉蓓;王勇;江丰收;胡长路;;UGT1A1~* 28基因多态性与晚期结直肠癌伊立替康化疗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关系[J];肿瘤;2010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琼;杨林;周爱萍;黄镜;张雯;孙永琨;王金万;;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1~*28基因多态性和伊立替康毒副反应相关性研究[J];癌症进展;2013年04期

2 秦琼;黄镜;杨林;周爱萍;陶云霞;王金万;;伊立替康联合顺铂或5-FU治疗UGT1A1~*28野生型TA6/6患者不良反应的比较[J];癌症进展;2015年04期

3 耿爱文;窦宇明;沈桂堂;庞晓鹰;;Gilbert综合征16例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09年36期

4 赵荣荣;牛作兴;;UGT1A1*28基因多态性与伊立替康疗效和毒副作用相关性研究进展[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3年09期

5 张燕燕;何炜;扬子长;杨凯;王亚楠;樊青霞;;UTG1A128基因型指导伊立替康用药剂量选择的回顾性分析[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5年09期

6 杨立学;项明;朱正纲;;伊立替康药物基因组学研究进展[J];外科理论与实践;2008年04期

7 聂青和;;胆红素代谢障碍相关疾病[J];肝脏;2006年03期

8 吕雅蕾;刘巍;杜玉娟;冯莉;王玉栋;王龙;;UGT1A1基因多态性与伊立替康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临床研究[J];中国肿瘤临床;2012年20期

9 曹凯;司继刚;孙敏;;伊立替康相关腹泻及粒细胞缺乏致死亡[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14年01期

10 郑德奎;王金明;熊刚;张悦;刘利平;张燕珊;;UGT1A1基因多态性与中国青年人胆囊结石的关系[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4年2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蒋庆庆;UGT1A1*28基因多态性在68例小细胞肺癌中的分布[D];中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郝志晔;中药对伊立替康所致迟发性腹泻高危人群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2 王洋;UGT1A1基因多态性对伊立替康不良反应的预测价值[D];山东大学;2012年

3 国佳;伊立替康联合5-Fu方案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不良反应预测及疗效评估[D];吉林大学;2013年

4 赵荣荣;UGT1A1*28/*6基因多态性与伊立替康不良反应及疗效的相关性研究[D];济南大学;2013年

5 王娟;生姜泻心汤对伊立替康化疗后大鼠肠粘膜损伤修复的影响[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6 邹永波;伊立替康联合5-氟尿嘧啶与亚叶酸钙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毒副作用预测及疗效预测[D];吉林大学;2014年

7 宋娟丽;122例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与疗效相关性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Christoph Schulz;Volker Heinemann;Andreas Schalhorn;Nikolas Moosmann;Thomas Zwingers;Stefan Boeck;Clemens Giessen;Hans-Joachim Stemmler;;UGT1A1 gene polymorphism: Impact on toxicity and efficacy of irinotecan-based regimens in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09年40期

2 黄佳莹;张文;;基因多态性预测结直肠癌化疗效果和不良反应[J];肿瘤;2010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伊立替康又在7个国家获得许可[J];国外医药(合成药 生化药 制剂分册);1998年02期

2 陈瑞彬;李高峰;郭刚;张继朋;陈灿;王德光;;伊立替康在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1年31期

3 秦琼;杨林;周爱萍;黄镜;张雯;孙永琨;王金万;;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1~*28基因多态性和伊立替康毒副反应相关性研究[J];癌症进展;2013年04期

4 冯明英;吴敏;曾丽;;1例伊立替康化疗后不良反应护理的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10年21期

5 张程亮;高静;沈倩;;预防和治疗伊立替康所致腹泻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学杂志;2010年22期

6 李佰君;曲卓慧;车波;周铄;;伊立替康的临床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3年30期

7 陈蕾;刘建红;;临床应用伊立替康治疗恶性肿瘤的护理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9年02期

8 李子明;唐晓春;陈智伟;;伊立替康在广泛期小细胞肺癌化疗中的应用[J];肿瘤;2009年07期

9 王伟兰;朱曼;郭代红;刘皈阳;;伊立替康临床应用的安全性研究[J];中国药业;2011年03期

10 王彦荣;杨光;任既晨;;伊立替康引起免疫性血小板减少1例[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欧婷瑜;姚德生;;伊立替康在宫颈癌新辅助化疗中的应用的系统评价[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妇产科学术会议妇科肿瘤会场(妇科肿瘤学组、妇科病理学组)论文汇编[C];2012年

2 徐琦;刘碧霞;顾林慧;郑爽爽;周卫民;吴筱丹;应杰儿;冯建国;;不同剂量贝伐单抗对荷结肠癌细胞裸鼠移植瘤炎症指标及伊立替康浓度的影响[A];首届浙赣两省肿瘤研究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2年

3 李慧敏;刘书哲;;伊立替康联合顺铂治疗小细胞肺癌的护理[A];2012年“河南省肿瘤专科护士职业安全防护及新技术交流”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4 沈洁;魏嘉;汪灏;禹立霞;杨阳;谢丽;钱晓萍;邹征云;管文贤;刘宝瑞;;血浆游离生物标志组合对胃癌伊立替康敏感性的预测作用[A];中国肿瘤内科进展 中国肿瘤医师教育(2014)[C];2014年

5 张馨欣;郭仕艳;甘勇;;基于转运蛋白BCRP的PEO-PPO-PEO胶束制备及其降低伊立替康消化道毒性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青年药学工作者最新科研成果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6 沈洁;魏嘉;汪灏;禹立霞;杨阳;谢丽;钱晓萍;邹征云;管文贤;刘宝瑞;;血浆游离生物标志组合对胃癌伊立替康敏感性的预测作用[A];2013医学前沿论坛暨第十三届全国肿瘤药理与化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7 李勇;赵群;王威;刘军;范立侨;马志学;刘品一;宋振川;王力利;焦志凯;张志栋;赵雪峰;王冬;刘羽;;伊立替康对胃癌高侵袭转移细胞株OCUM-2MD3体外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A];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国清;伊立替康腹泻发生率由基因决定[N];健康报;2008年

2 记者 项铮邋通讯员 张国清;大肠癌患者用伊立替康有新说法[N];科技日报;2008年

3 阿华;考虑使用奥沙利铂+伊立替康[N];医药经济报;2004年

4 张骁;束梅英;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伊立替康[N];中国医药报;2005年

5 香港麦迪信医药出版有限公司供稿 何华虹 译;肿瘤治疗曙光乍现[N];医药经济报;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志晔;中药对伊立替康所致迟发性腹泻高危人群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2 陈果;伊立替康长循环纳米脂质体的制备、评价及抗癌活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3 李慧;伊立替康不良反应影响因素的建模分析[D];山东大学;2014年

4 王洋;UGT1A1基因多态性对伊立替康不良反应的预测价值[D];山东大学;2012年

5 张晓虹;UGT1A1基因多态性与伊立替康毒性及疗效的关系[D];苏州大学;2013年

6 戴甜;PEG化伊立替康的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4年

7 何颖;伊立替康长循环纳米脂质体的制备、质量标准及体外抗肿瘤作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8 张晓光;UGT1A1*28基因多态性与伊立替康所致不良反应及疗效的相关性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

9 张亮;伊立替康阳离子肺靶向脂质体注射剂的制备工艺及体内外性质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9年

10 姜孝娟;伊立替康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与UGT1A1基因多态性关系[D];安徽医科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1019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11019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77b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