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基因论文 >

玉米脆秆突变体基因初定位及芒草农杆菌介导转基因体系初探

发布时间:2017-10-28 09:25

  本文关键词:玉米脆秆突变体基因初定位及芒草农杆菌介导转基因体系初探


  更多相关文章: 脆秆突变体 Mutator转座子 细胞壁 纤维素 机械强度 芒草 愈伤 农杆菌介导 遗传转化


【摘要】:玉米秸秆不仅作为生物质能源的重要原材料,在饲料以及其他生物与工业产品中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脆秆突变体是研究细胞壁形成机制以及对细胞壁改良的重要资源。本实验自交系Zong31和带有Mu转座活性的自交系W22交杂构建的突变体库中,筛选得到了茎秆和叶片都明显表现为脆性的突变体植株,命名为Y04,经多代自交和表型的鉴定,获得了稳定的纯合突变体。本研究应用形态学、细胞学、和遗传学等方法分析了此突变体与正常玉米的茎秆穿刺力、成熟期生物学性状的测定、成熟期茎秆的显微结构、秸秆细胞壁成分的差异、纤维素影响因子的测定,并将引起脆性表型的基因br(brittle stalk)进行了初步定位。为今后深入研究脆性基因的克隆、功能的分析以及生物质能源利用等提供了材料和理论基础。主要结果如下:1)田间表型观测:在种子萌发和幼苗阶段,突变体和正常玉米植株生长情况并无差异。在突变体生长约至4周即四叶一心期时,开始出现脆性,所有器官均表现为脆性,且整个生育期持续存在。2)突变体的茎秆与Zong31相比,组织韧性和穿刺力强度减弱,极其容易被折断。茎秆穿刺力测定结果表明:脆性植株茎秆的穿刺力较Zong31和Mu有极显著降低,分别降低了46.1%和68.5%。3)徒手切片染色结果显示:脆性植株茎秆维管束数目、分布及皮层周围细胞层数与正常植株差异不大。主要是维管束细胞的纤维素含量降低,木质素含量升高。扫描电镜观测显示:突变体维管束鞘细胞厚壁组织细胞壁厚度明显变薄,排列疏松。4)茎秆细胞壁化学成分测定的结果表明:脆秆突变体中,纤维素含量占干物质总量的12.77%,极显著低于正常植物的31.2%;纤维素结晶度极显著低于Zong31的21.5%;淀粉含量占干物质总量的0.75%,显著性低于Zong31的24.2%;可溶性糖含量占干物质总量的33.56%,显著性高于Zong31的18.6%。半纤维素略有下降,木质素和果胶含量略有升高,均较对照差异不明显。5)Y04脆性基因br(brittle stalk)克隆结果显示与bk2并不相同,在Zong31背景下较br与bk2有多处单碱基缺失,在1472-1557之间有几处较大缺失,对缺失片段进行群体检测发现并不是由此缺失引起表型的改变。6)2013年秋天在武汉实验基地种植的F1单株,田间表型正常;2015年春天汉川实验基地种植的约1500株单株F2群体中正常和脆性植株的分离比为1150:244,损失脆秆约为106株,符合3:1分离比。图位克隆方法将br基因定位在9号染色体上,锁定在bnlg1159和umc1771之间,且br与umc1120和umc2121共分离,目标基因br距离umc2398和umc1771最近,遗传距离分别是11.5c M和3.1c M,说明目标基因br更靠近umc1771标记。芒(Miscanthus sinensis)是自然界中分布最为广泛的芒属物种,它是目前国际上研究最为热门的三倍体交杂种芒草-巨芒(M.×giganteus)其中的二倍体亲本,是开展遗传改良的遗传种质基础。新品种的选育是大面积种植和利用芒属能源植物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遗传转化技术是进行遗传改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其中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以其成本低、转化效率高、易操作等优势被广泛的应用到外源基因导入到受体细胞的过程中去。本研究以芒的幼穗作为外植体诱导胚性愈伤作为受体材料,研究了以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法为基础,活性炭,农杆菌菌液浓度,乙酰丁香酮浓度的差异,表面活性剂,超声波处理等对转化效率的影响。其主要的结果如下:1)在诱导15天的培养过程中,没有添加活性炭(AC)的培养基褐化严重;在添加了0.2%AC的培养基中,褐化并不明显。2)统计诱导80天后,愈伤在诱导培养基上的生长状态,没有添加活性炭的培养基上诱导出愈伤较添加了0.2%活性炭的培养基要多。没有添加活性炭(AC)培养基的出愈率为79.0%,而添加了0.2%AC的培养基的出愈率为38.9%。3)不同农杆菌菌液OD600和时间组合侵染胚性愈伤,并将转化后的愈伤分别经过第一次选择和第二次选择后,只有OD600=0.7,侵染30min这个组合下的愈伤,在经过两次筛选后有存活下来的愈伤。故农杆菌菌液OD600=0.7,侵染30min为最佳组合。4)超声波在农杆菌侵染愈伤过程中的处理,在侵染过程中利用超声波分别处理0、2、4、8、300、600、1200s后,将愈伤接种到一选培养基上,0、2、4、8s处理过的愈伤均全部死亡,而经过300、600、1200s超声处理过后的愈伤在经过二选后,几乎全部存活下来,说明,较长时间超声波处理对愈伤的转化的提高有显著作用。
【关键词】:脆秆突变体 Mutator转座子 细胞壁 纤维素 机械强度 芒草 愈伤 农杆菌介导 遗传转化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513
【目录】:
  • 第一章 玉米脆秆突变体基因初定位7-48
  • 摘要7-9
  • Abstract9-10
  • 缩写名词表10-11
  • 1 文献综述11-18
  • 1.1 植物细胞壁的结构11-13
  • 1.2 脆秆性状研究进展13-14
  • 1.3 COBRA研究进展14-15
  • 1.4 影响三大成分降解转化因子的研究进展15-17
  •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7-18
  • 2 材料与方法18-31
  • 2.1 材料来源18
  • 2.2 遗传群体的构建、田间性状的考察18
  • 2.3 主要使用仪器和试剂18-19
  • 2.4 植株叶片DNA的提取19
  • 2.5 叶片脆性考察19
  • 2.6 其他生物形状考察19-20
  • 2.7 叶脉、茎秆组织的显微学观察20
  • 2.8 脆性基因的克隆20-24
  • 2.8.1 引物设计20-21
  • 2.8.2 PCR体系21
  • 2.8.3 PCR产物的回收21-22
  • 2.8.4 TA克隆22
  • 2.8.5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转化22-23
  • 2.8.6 菌落PCR23-24
  • 2.8.7 质粒DNA的提取24
  • 2.9 成熟植株秸秆三大成分与产糖24-28
  • 2.9.1 生物质稀酸预处理及酶解24-25
  • 2.9.2 生物质稀碱预处理及酶解25
  • 2.9.3 细胞壁多糖成分提取和测定25-26
  • 2.9.4 细胞壁木质素含量测定26-27
  • 2.9.5 比色法测定六碳糖和五碳糖27
  • 2.9.7 纤维素Cr I测定27-28
  • 2.9.8 扫描电镜观察28
  • 2.10 图位克隆粗定位、精细定位28-31
  • 2.10.1 试剂和仪器28-29
  • 2.10.2 SSR标记PCR体系和扩增29
  • 2.10.3 聚丙烯酰胺凝胶的制作及电泳29-31
  • 3 结果与分析31-46
  • 3.1 脆杆突变体的形态观察31-32
  • 3.2 脆性考察32-33
  • 3.3 生物学性状考察33-34
  • 3.4 脆杆突变体茎秆组织扫描电镜观察34-37
  • 3.5 茎秆细胞壁成分测定37-39
  • 3.6 成熟期秸秆降解转化效率测定39-41
  • 3.7 Zong31、突变体Y04在bk2区域的扩增41-43
  • 3.8 脆杆突变体Y04基因bk图位克隆43-46
  • 4 讨论与展望46-48
  • 第二章 芒草农杆菌介导转基因体系初探48-72
  • 摘要48-49
  • Abstract49-50
  • 缩写名词表50-51
  • 1 论文综述51-57
  • 1.1 芒草的种类、分布、产量、作为能源作物的特殊性51
  • 1.2 农杆菌在单子叶植物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51-54
  • 1.2.1 农杆菌转化的机理与特点51-52
  • 1.2.2 影响农杆菌介导单子叶植物遗传转化的因素52-54
  • 1.3 芒草组织培养和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54-55
  • 1.4 基因枪轰击转化的研究进展55-57
  • 1.4.1 基因枪转化的基本原理和特点56
  • 1.4.2 影响基因枪转化的因素56-57
  • 2 材料和方法57-63
  • 2.1 材料57-58
  • 2.1.1 植物材料57
  • 2.1.2 菌株与质粒57
  • 2.1.3 培养基配方57-58
  • 2.2 试验方法58-63
  • 2.2.1 愈伤组织的准备58-59
  • 2.2.2 农杆菌活化培养59
  • 2.2.3 农杆菌侵染59-60
  • 2.2.4 选择培养60
  • 2.2.5 分化培养及生根培养60
  • 2.2.6 基因枪轰击转化法60-63
  • 3 结果与分析63-69
  • 3.1 活性炭对芒W70、W89诱导愈伤率的影响63-64
  • 3.2 菌液浓度对转化效率的影响64-66
  • 3.3 侵染液中乙酰丁香酮浓度对转化效率的影响66-67
  • 3.4 侵染过程中表面活性剂TWEEN-20、silwet L-77 对转化效率的影响67-68
  • 3.5 超声波处理对转化效率的影响68
  • 3.6 基因枪方法68-69
  • 4.讨论69-72
  • 参考文献72-82
  • 附录 182-85
  • 附录 285-88
  • 个人简历88-89
  • 致谢89-9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昌涛;赵玉锦;李坤远;张世煌;;农杆菌介导玉米萌动胚遗传转化新体系的建立[J];华北农学报;2007年05期

2 郭敏亮;;农杆菌T-复合物招募蛋白的发现和生物学功能鉴定[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3 杨明,黄兴奇,张绍松,万萌,鄢波;将重组质粒高效导入农杆菌的电脉冲转化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00年02期

4 王秀芹;刘希桂;曲建平;高建强;王洪刚;;农杆菌介导的玉米转基因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8期

5 杨敏生;米丹;D.Ewald;王颖;梁海永;甄志先;;转抗虫基因三倍体毛白杨植株体内农杆菌残存与逃逸[J];生态学报;2006年11期

6 何道一,李中存,王洪刚;农杆菌介导的小麦活体转化[J];中国农业科学;2003年12期

7 张传义;曹秋芬;周慧;孟玉平;孙海峰;王卉;;抗生素对菊花叶片再生及农杆菌生长的影响[J];生物技术通报;2007年03期

8 邓向阳;;农杆菌介导的玉米遗传转化研究进展[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0年04期

9 于翠梅;刘限;马莲菊;张宝石;;影响农杆菌渗入法瞬间表达重组蛋白系统的若干因素[J];生物技术通报;2007年01期

10 刘德璞;袁英;郝文媛;王景会;李晓辉;孔祥梅;姜志磊;孙传波;曲文利;;农杆菌介导的玉米合子基因转化[J];分子植物育种;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昌涛;赵琦;杨爱国;赵玉锦;张世煌;;农杆菌介导玉米萌动胚遗传转化新体系的建立[A];2004全国玉米种质扩增、改良、创新与分子育种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黄玉吉;赖钟雄;;农杆菌介导的果树遗传转化研究进展[A];福建省科协第五届学术年会提高海峡西岸经济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分会场论文集[C];2005年

3 吕素莲;张举仁;李汝忠;;农杆菌介导的棉花茎尖遗传转化[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4 王艳丽;叶兴国;杜丽璞;徐惠君;;农杆菌敏感小麦基因型的筛选研究[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沈显华;蔡耀辉;毛凌华;;农杆菌介导的水稻转化技术体系改良新进展[A];湖北省遗传学会、江西省遗传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6 张兴国;杨正安;李贞霞;苏成刚;刘佩瑛;;农杆菌介导的魔芋转化体系建立[A];中国园艺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7 李名杨;徐淳;;农杆菌介导的荔枝细胞遗传转化研究[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五次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2年

8 覃铭;刘璨;李玲;;农杆菌介导的花生AhNCED1基因遗传转化体系研究[A];全国“植物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胡春华;魏岳荣;易干军;黄永红;;农杆菌介导GUS基因转化贡蕉的研究[A];庆祝中国园艺学会创建80周年暨第11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刘晶;陈华;李平;李银心;;农杆菌介导的转双抗盐基因番茄的研究[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3)[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史勇;农杆菌毒性效应因子与宿主相关蛋白互作研究及功能验证[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2 吴关庭;农杆菌介导高羊茅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及CBF耐逆相关基因的导入[D];浙江大学;2004年

3 梁雪莲;农杆菌组培及三种非组培法在小麦和玉米上转化外源Bar基因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国刚;农杆菌介导茄子遗传转化体系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2 张欣;基于荧光报告载体的农杆菌atu5117基因启动子表达调控影响因素的研究[D];扬州大学;2015年

3 孙运奇;农杆菌介导的斑玉蕈遗传转化体系的构建[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4 彭微;农杆菌VirD5在农杆菌介导的植物遗传转化过程中的功能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5 程宁宁;农杆菌介导紫花苜蓿子叶节的遗传转化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4年

6 胡诗维;玉米脆秆突变体基因初定位及芒草农杆菌介导转基因体系初探[D];华中农业大学;2016年

7 王洁;利用农杆菌对两种微藻进行遗传转化的初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8 王丹;用农杆菌浸种法建立白三叶和中华结缕草遗传转化体系的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8年

9 王成杰;农杆菌介导小麦非组培转化方法的探讨[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10 钟光驰;百合高频再生体系的建立及农杆菌介导基因的转入[D];西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1076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11076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eb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