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基因论文 >

芥菜型油菜多室基因Bjln2定位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3 09:29

  本文关键词:芥菜型油菜多室基因Bjln2定位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芥菜型油菜 多室 基因定位


【摘要】:油菜是我国最重要的油料作物,油菜产量的提高对于保障我国食用油供给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而优异种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培育高产品种、提高产量的一条重要途径。研究表明,油菜角果的心室数目与产量有关,在相同的遗传背景下,多室油菜的产量显著高于二室油菜的产量。青海芥菜型多室油菜是源于青藏高原的地方品种,产生的角果通常具有3-4排种子,具有多室的性状。前人研究结果表明,青海芥菜型油菜的多室性状受2对隐性基因(Bjln1和Bjln2)控制,其中的一对基因Bjln1已定位于白菜A7染色体上一段208 kb的同源区间内。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利用青海芥菜型多室油菜与塔油2号杂交,再与多室油菜回交构建的BC1分离群体中的二室单株,与多室油菜连续回交构建了Bjln2位点分离的BC4群体(NIL2)。利用AFLP与BSA相结合的方法对多室基因Bjln2进行初步定位。同时探索了芥菜型油菜多室基因Bjln1和Bjln2之间的关系。获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等位性分析:对NIL1(用于Bjln1基因定位的BC4分离群体)和NIL2中的杂合位点进行等位性分析,为多室基因Bjln2定位群体的确定打下了基础。利用NIL1和NIL2群体中的二室单株进行杂交,获得的F1与多室油菜回交获得BC1,同时F1自交获得F2分离群体。通过对F2和BC1群体各株系内二室与多室单株分离比调查后发现,F2群体内既有3:1分离比的株系,又有15:1分离比的株系;同时,BC1群体内也同时存在1:1分离比和3:1分离比的株系。这些结果表明Bjln1基因与Bjln2基因是不等位的,NIL2群体中的二室株和多室株的基因型分别为Bjln1Bjln1Bj Ln2Bjln2,Bjln1Bjln1Bjln2Bjln2。2.标记筛选:利用NIL2群体作为多室基因Bjln2的定位群体。通过AFLP与BSA法,同时结合比较基因组学的研究,共筛选到与多室基因Bjln2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20个,其中包括17个AFLP分子标记,1个SSR标记1个IP标记和1个SCAR标记。3.图谱构建:利用筛选得到的20个分子标记构建多室基因Bjln2所在区域的遗传连锁图谱。两侧最近标记分别为AF13、N1和AF15、AF16、At90,它们与目标基因之间的遗传距离分别为3.1 c M(AF13、N1)和0.7 c M(AF15、AF16、At90);获得一个共分离标记A1。4.基因定位:利用17个AFLP标记特异片段克隆测序后同源比对的结果结合筛选到的其余3个标记信息,我们推测多室基因Bjln2可能位于芥菜型油菜的B7染色体上。
【关键词】:芥菜型油菜 多室 基因定位
【学位授予单位】:青海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565.4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1章 文献综述10-19
  • 1.1 多室油菜的研究进展10-14
  • 1.1.1 多室油菜种类及表型10-11
  • 1.1.2 多室油菜角果的解剖学研究11
  • 1.1.3 油菜多室性状遗传规律的研究11-12
  • 1.1.4 油菜多室基因定位的研究12
  • 1.1.5 油菜多室基因克隆的研究12-13
  • 1.1.6 油菜多室基因遗传机理的研究13-14
  • 1.1.7 其他植物多室性状的研究14
  • 1.2 分子标记的研究与利用14-16
  • 1.2.1 常见的几种分子标记及其应用14-16
  • 1.2.2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16
  • 1.3 比较基因组学在芸薹属的研究与利用16-18
  • 1.3.1 芸薹属比较基因组研究进展16-17
  • 1.3.2 芸薹属与拟南芥比较基因组研究进展17-18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8-19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19-29
  • 2.1 试验材料19-20
  • 2.2 试验方法20-29
  • 2.2.1 群体构建与等位性分析20-23
  • 2.2.1.1 群体构建20-22
  • 2.2.1.2 性状调查和统计22-23
  • 2.2.2 芥菜型油菜多室基因Bjln2的定位23-29
  • 2.2.2.1 DNA提取及性状调查23
  • 2.2.2.2 AFLP与BSA分析23-27
  • 2.2.2.3 AFLP特异片段的回收、连接、克隆和测序27-28
  • 2.2.2.4 SSR和IP等标记的筛选、测序28
  • 2.2.2.5 与拟南芥、白菜型油菜基因组序列共线性分析28
  • 2.2.2.6 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28-29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29-37
  • 3.1 回交群体的等位性分析29-30
  • 3.2 多室基因Bjln2的初步定位30-36
  • 3.2.1 BC4分离群体果室性状表现30-31
  • 3.2.2 标记筛选结果31-33
  • 3.2.3 构建与Bjln2基因连锁遗传图谱33-35
  • 3.2.4 Bjln2基因的初步定位35-36
  • 3.3 小结36-37
  • 第4章 讨论37-39
  • 4.1 芥菜型油菜多室基因等位性分析37
  • 4.2 芥菜型油菜多室基因Bjln2的定位37-39
  • 参考文献39-46
  • 致谢46-47
  • 附录47-49
  • 作者简介4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书银,王建林,旦巴,栾运芳,尼玛卓玛,涂金星,孟霞,卓嘎,唐琳;西藏芥菜型油菜资源的地理分布与表型分化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2年02期

2 胡书银 ,王建林 ,旦巴 ,栾运芳 ,尼玛卓玛 ,孟霞 ,卓嘎 ,唐琳;西藏芥菜型油菜资源的地理分布与表型分化研究[J];西藏科技;2002年11期

3 向言词;官春云;黄璜;严明理;彭秀花;;3-吲哚乙酸和水杨酸对芥菜型油菜耐受/积累铅的影响[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4 王建林;次仁央金;大次卓嘎;王忠红;;西藏与周边地区芥菜型油菜农艺性状比较研究[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1年04期

5 马勇;鲁喜荣;王瑞霞;田宏先;;不同播种期对芥菜型油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2年05期

6 田正科;王兆木;;中国的芥菜型油菜[J];青海农林科技;1990年01期

7 李云;贵州芥菜型油菜栽培管理现状及对策[J];种子;1991年03期

8 王兆木,陈跃华,王长海,蓝海燕;双低芥菜型油菜品种新油9号的选育[J];中国油料;1997年01期

9 王建林 ,胡书银 ,栾运芳 ,旦巴 ,孟霞 ,尼玛卓玛 ,卓嘎;西藏芥菜型油菜品种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研究[J];西藏科技;2002年11期

10 赵洪朝,杜德志,刘青元,余青兰,王瑞生;芥菜型油菜多室性状的遗传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涛涛;李汉霞;张俊红;叶志彪;;芥菜型油菜雄性不育性转育甘蓝的杂交胚发育与培养[A];中国十字花科蔬菜研究进展 2009——中国园艺学会十字花科分会第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伍晓明;陈碧云;王汉中;许鲲;高桂珍;;利用AFLP分析中国芥菜型油菜(Brassica juncea) 遗传多样性[A];中国的遗传学研究——中国遗传学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3 严明理;刘忠松;官春云;陈社员;;芥菜型油菜种皮颜色的遗传和SCAR标记[A];中国作物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李石开;和江明;刘旭云;张锡顺;李卫芬;;芥菜型油菜温敏核不育向甘蓝型油菜转育的种间杂交研究——Ⅰ.甘蓝型油菜可交配品系的筛选[A];云南省作物学会2004—2006年优秀论文选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特约撰稿 张立伟;印度:菜籽自产自销 产量全球第三[N];粮油市场报;2010年

2 ;“耐寒耐旱”的研究所[N];科技日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陆赢;芥菜型油菜A9染色体物理图谱构建及重要基因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4年

2 严明理;芥菜型油菜黄籽形成的分子机理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3 徐爱遐;芥菜型油菜(Brassica juncea)遗传多样性及其黄籽与芥酸性状的分子标记[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4 刘显军;芥菜型油菜黄籽基因克隆和黄籽形成机制分析[D];湖南农业大学;2013年

5 景兵;芥菜型油菜胞质不育Hau CMS不育相关基因的鉴定及其功能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

6 万正杰;芥菜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hau CMS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翠萍;芥菜型油菜多室基因Bjln2定位的研究[D];青海大学;2016年

2 方华丽;西藏芥菜型油菜遗传多样性研究[D];西藏大学;2008年

3 孙东红;芥菜型油菜原花色素合成途径基因及启动子的克隆和表达分析[D];湖南农业大学;2012年

4 韩甫;芥菜型油菜与芥蓝种间杂交初步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牛永超;芥菜型油菜与羽衣甘蓝杂种后代的遗传分析及芥菜型油菜小孢子培养[D];西南大学;2010年

6 吕泽文;芥菜型油菜多室性状的遗传分析及其基因的分子标记[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7 杜同庆;一个芥菜型油菜品种资源的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8 曾小莹;芥菜型油菜—诸葛菜属间非整倍体的细胞遗传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3年

9 李君剑;根癌农杆菌介导双价抗虫基因转化芥菜型油菜的研究[D];山西大学;2004年

10 袁谋志;芥菜型油菜种皮颜色的遗传与基因定位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1356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11356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fc6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