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树腐烂病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Vmpg7和Vmpg8的功能
本文关键词:苹果树腐烂病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Vmpg7和Vmpg8的功能
更多相关文章: 苹果树腐烂病菌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 果胶酶 基因敲除 致病力
【摘要】:【目的】前期转录组分析表明苹果树腐烂病菌(Valsa mali)两个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olygalacturonase,PG)基因Vmpg7和Vmpg8在病菌侵染定殖过程中显著上调表达。论文旨在分析Vmpg7和Vmpg8在病菌营养生长、致病力、果胶酶活性、对果胶的利用等方面的作用及基因双敲除对同家族内其他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明确Vmpg7和Vmpg8在病菌致病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为进一步解析苹果树腐烂病菌致病分子机理提供基础。【方法】通过q RT-PCR检测基因在病菌侵染过程中的表达水平及基因双敲除后PG家族内其他PG基因的表达量;利用double-joint PCR构建基因敲除载体并通过PEG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技术进行基因敲除,经4对引物PCR检测及Southern blot验证获得基因单敲除和双敲除突变体,并利用gap-repair技术对基因进行回复;利用PDA培养基常规培养法观察突变体营养生长状况;通过离体接种富士苹果叶片及枝条的方法检测基因缺失对病菌致病力的影响;通过3,5-二硝基水杨酸(DNS)比色法检测各突变体胞外果胶酶活性;利用Czapek培养基培养法分析突变体对果胶的利用情况。【结果】q RT-PCR分析表明,Vmpg7和Vmpg8在病菌侵染3 d后分别上调表达27.73和8.19倍。通过基因敲除技术,分别获得3个Vmpg7基因单敲除突变体、1个Vmpg8基因单敲除突变体和3个Vmpg7/Vmpg8基因双敲除突变体,并获得了Vmpg7和Vmpg8单敲除突变体的回复突变体。将突变体接种到PDA培养基上,菌落形态和生长速率均没有发生变化;接种到苹果叶片和枝条上,Vmpg7单敲除突变体及Vmpg7/Vmpg8双敲除突变体在叶片和枝条上的致病力显著降低,而Vmpg8单敲除突变体在叶片上的致病力显著降低;进一步对果胶酶活性及对果胶的利用分析,发现Vmpg8单敲除突变体及Vmpg7/Vmpg8双敲除突变体胞外果胶酶活性均显著降低,且所有突变体在果胶培养基上生长均明显减慢。此外,基因回复后突变体的致病力、果胶酶活性及在果胶上的生长速率均回复到野生型菌株03-8水平。重要的是,Vmpg7/Vmpg8双敲除后影响了PG家族中其他PG基因的表达水平,3个基因显著上调表达。【结论】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Vmpg7和Vmpg8可能与同家族内其他基因协同作用,通过调节果胶酶活性参与苹果树腐烂病菌致病过程。
【作者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71796,31471732) 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203034)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B07049)
【分类号】:S436.611.11
【正文快照】: Function of Polygalacturonase Genes Vmpg7 and Vmpg8of Valsa maliXU Chun-jing,WU Yu-xing,DAI Qing-qing,LI Zheng-peng,GAO Xiao-ning,HUANG Li-li(College of Plant Protection,Northwest AF University/State Key Laboratory of Crop Stress Biology for Arid Areas,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福新,吕忠宁,侯义龙,卢明春;挽救苹果树腐烂病的新方法——接根定植法[J];北方园艺;2004年01期
2 肖秀芝;治疗苹果树腐烂病的方法集锦[J];河北果树;2004年01期
3 肖秀芝;治疗苹果树腐烂病的方法锦集[J];北方园艺;2004年02期
4 肖秀芝;治疗苹果树腐烂病的方法集锦[J];果农之友;2004年02期
5 张玉花;苹果树腐烂病的发生及防治[J];中国植保导刊;2004年12期
6 于天林 ,张恩仁 ,刘廷余 ,曲祖峰;防治苹果树腐烂病两方[J];新农业;2005年08期
7 王磊,臧睿,黄丽丽,谢芳琴,高小宁;陕西省关中地区苹果树腐烂病调查初报[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S1期
8 吴强;苹果树腐烂病的发生和防治[J];山西林业;2005年05期
9 牛自勉;孙俊保;徐宇新;;日本苹果树腐烂病防治技术[J];山西果树;2006年01期
10 王金友;;陕北地区苹果树腐烂病防治建议[J];西北园艺(果树);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磊;臧睿;黄丽丽;谢芳琴;高小宁;;陕西省关中地区苹果树腐烂病调查初报[A];中国植物病理学第七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2 李有法;陈守科;李磊;;苹果树腐烂病严重发生的原因及对策[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3 姜玉娟;曹克强;;苹果树腐烂病防治的研究进展[A];粮食安全与植保科技创新[C];2009年
4 刘如香;曹克强;;不同环境条件对苹果树腐烂病菌分生孢子的萌发与存活的影响[A];公共植保与绿色防控[C];2010年
5 翟慧者;王树桐;曹克强;;10种化学杀菌剂对苹果树腐烂病的室内药效评价[A];公共植保与绿色防控[C];2010年
6 韦洁玲;黄丽丽;郜佐鹏;柯希望;康振生;;苹果树腐烂病菌不同分离株致病性差异初步研究[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陈晓林;李保华;李桂舫;王彩霞;;细胞壁降解酶在苹果树腐烂病菌致病过程中的作用[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王海艳;李保华;李桂舫;董向丽;王彩霞;;农杆菌介导的苹果树腐烂病菌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9 陈曲;胡同乐;曹克强;;生长季苹果树腐烂病病斑扩展、病菌孢子形成和释放规律研究[A];公共植保与绿色防控[C];2010年
10 ;苹果树腐烂病疤的桥接技术与桃小食心虫的测报及防治经验[A];河北省果树学会1978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选编[C];197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盐醋碱可防苹果树腐烂病[N];吉林农村报;2007年
2 泊头市泊镇林果站 郑秀影 杨艳萍;早春抓紧防治苹果树腐烂病[N];河北科技报;2013年
3 王子莼;早春苹果树腐烂病的防治[N];陕西科技报;2013年
4 王晴;苹果树腐烂病的夏季防治[N];陕西科技报;2013年
5 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曹克强;对苹果树腐烂病发生规律的新认识[N];河北科技报;2014年
6 张安辉;巧治苹果树腐烂病[N];河南科技报;2001年
7 傅生;用盐、醋、碱防治苹果树腐烂病[N];河南科技报;2003年
8 李小东;防止苹果树腐烂病复发[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4年
9 孙常君 井生;秋季如何防治苹果树腐烂病[N];山西科技报;2001年
10 沈慧;生物防治苹果树腐烂病[N];河北科技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臻;两株生防菌株对苹果树腐烂病菌拮抗作用的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3年
2 王旭丽;中国苹果树腐烂病菌的种类:rDNA-ITS序列和表型比较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3 臧睿;中国苹果树腐烂病菌的种群组成、分子检测及其ISSR遗传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4 柯希望;黑腐皮壳侵染苹果的组织细胞学及转录组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韦洁玲;苹果树腐烂病菌不同分离株致病性差异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2 柯希望;苹果树腐烂病菌在树皮组织内的扩展观察[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3 李娜;陕西苹果树腐烂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新技术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4 刘如香;苹果树腐烂病菌分生孢子的萌发、存活和侵染条件的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5 樊民周;陕西苹果树腐烂病发生规律及化学防治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6 王磊;苹果树腐烂病防治新药剂和拮抗菌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7 韩健;甘肃省苹果主要病虫害调查与苹果树腐烂病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2年
8 王建华;苹果树腐烂病菌致病物质的初步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9 卫军锋;苹果树腐烂病防治药剂筛选和新方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10 杜战涛;陕西省苹果树腐烂病周年消长及分生孢子传播规律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1606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1160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