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穗退化突变体spd11的遗传分析及候选基因鉴定
本文关键词:水稻穗退化突变体spd11的遗传分析及候选基因鉴定
更多相关文章: 水稻 穗退化突变体 遗传分析 候选基因鉴定 OsLOG
【摘要】:【目的】对水稻穗退化突变体spd11进行遗传分析及候选基因鉴定,以便了解水稻穗发育的调控机制。【方法】用化学诱变剂甲基磺酸乙酯(EMS)处理粳稻品种中花11的直立密穗突变体dep2,从突变体库中筛选到一份穗退化突变体spd11。观察该突变体表型,并调查其主要农艺性状。由于突变体不能结实,将可分离出spd11突变植株的株系分单株收种、种植,并对后代株系的分离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分析该突变性状的遗传行为。将spd11杂合植株与冈46B杂交的F2后代作为定位群体,对spd11突变体进行基因定位,遴选候选基因并进行DNA测序验证;同时,对不同物种中spd11候选基因的同源基因所编码蛋白进行进化树和序列比对分析。【结果】与其对照亲本相比,spd11植株剑叶长度增加23%;穗部一次枝梗明显缩短,且一次枝梗数量减少58%。小穗几乎完全退化为白色絮状物,偶尔可见个别退化不完全的颖花着生,且该颖花仅由一个完全闭合的颖壳组成,不能正常结实。除此以外,spd11的分蘖数及剑叶宽等农艺性状无显著差异。遗传分析表明,在可分离出spd11突变株的后代中,一部分株系无分离,全部植株均为正常株,而另一部分株系有突变株分离,并且正常植株与突变植株分离明显,分离比例经卡方(χ~2)测验符合3㑳1,表明spd11的突变性状由一对隐性核基因控制。利用分子标记将该突变基因定位于第1染色体长臂2个In/Del标记ch1-2295和ch1-2299之间约43.2 kb的区域内,遗传距离分别为0.23 cM和0.46 cM,该区间内共有8个预测基因。测序分析发现,spd11突变体中OsLOG编码区第116位碱基G突变为碱基A,造成编码蛋白的第39位半胱氨酸(C)突变为酪氨酸(Y)。同源蛋白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表明LOG蛋白在不同物种中都是高度保守的,并且spd11的突变发生在非常保守的氨基酸上。对已报道的多个log等位突变体的突变位点和突变表型严重程度的比对分析表明,spd11突变位点可能处于OsLOG蛋白功能的关键位点。【结论】SPD11可能是细胞分裂素激活酶基因OsLOG的等位基因,spd11在OsLOG外显子上一个关键位点发生了突变,导致OSLOG蛋白功能受损,使细胞分裂素的活化进程受阻,从而产生了穗退化的突变表型。
【作者单位】: 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401358,31371602)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125103120008)
【分类号】:S511
【正文快照】: 0引言【研究意义】水稻产量主要由4个重要因素决定,分别为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每穗着粒数、千粒重以及结实率[1],而穗作为产量的最终表达部位,与水稻产量息息相关。水稻穗的形成涉及营养分生组织、花序分生组织以及花分生组织之间复杂的转换过程[2],不同的分生组织根据其形成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任三娟;孙出;童川;赵霏;舒庆尧;沈圣泉;;水稻小穗退化突变体spd-hp73的遗传分析及基因定位[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13年03期
2 刘华清,吴为人,段远霖,官华忠,陈娟,李维明,薛勇彪;水稻小穗特征基因FZP的图位克隆[J];遗传学报;2003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钟萍;陈璞睿;王迁;肖富良;张宽;马芙蓉;黄美菱;王平荣;邓晓建;孙昌辉;;水稻穗退化突变体spd11的遗传分析及候选基因鉴定[J];中国农业科学;2016年10期
2 任三娟;童杰鹏;王艳;沈圣泉;;水稻小穗退化突变体spd-hp73幼穗分化发育动态研究[J];浙江农业学报;2014年05期
3 李真;毛毕刚;衡月芹;王久林;程治军;万建民;;水稻穗顶部退化基因PAA2的精细定位[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4年05期
4 姜树坤;张喜娟;王嘉宇;张凤鸣;;水稻幼穗-颖花发育的研究进展[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2年06期
5 韩芸;高建明;孙守钧;裴忠有;罗峰;;高粱SSR标记的筛选及PCR反应程序的优化[J];湖北农业科学;2012年17期
6 肖巧珍;江立庚;秦华东;;水稻花发育研究进展[J];南方农业学报;2012年07期
7 张治国;郑霞;路铁刚;;水稻生长发育与产量性状基因克隆研究进展[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8年06期
8 邵元健,陈宗祥,张亚芳,陈恩会,祁顶成,缪进,潘学彪;一个水稻卷叶主效QTL的定位及其物理图谱的构建[J];遗传学报;2005年05期
9 李明芳,郑学勤;开发SSR引物方法之研究动态[J];遗传;2004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凤格;赵久然;郭景伦;余花娣;刘龙洲;;一种改进的玉米SSR标记的PAGE/快速银染检测新方法[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4年05期
2 段远霖,李维明,吴为人,潘润森,周元昌,祁建民,林荔辉,陈志伟,毛大梅,张丹凤,刘华清,薛勇彪;水稻小穗分化调控基因fzp(t)的遗传分析和分子标记定位[J];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2003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伟平;朱飞舟;唐俐;陈立云;武小金;;一种水稻全包穗突变体的发现及初步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08年06期
2 罗洪发;查仁明;杨洪海;田永航;薛建蜂;张鹏;;水稻突变体的创制[J];中国农学通报;2011年27期
3 温明星;陈爱大;曲朝喜;;植物突变体创造及研究现状[J];上海农业科技;2012年06期
4 冯永清;邹维华;李丰成;张晶;张会;谢国生;涂媛苑;路铁刚;彭良才;;特异水稻脆茎突变体生物学特性及生物质降解效率的研究[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3年03期
5 张洪征;程治军;万建民;;水稻白化突变体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通报;2013年11期
6 杨春艳;江玲;沈贝贝;冯志明;王新华;万建民;;水稻品种‘南粳35’辐射诱变突变体的鉴定[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7 张旭;Theo van de Lee;陆维忠;喻大昭;马鸿翔;;小麦赤霉菌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突变体的侵染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08年10期
8 郭建秋;雷全奎;杨小兰;马雯;张向召;;植物突变体库的构建及突变体检测研究进展[J];河南农业科学;2010年06期
9 叶俊;吴建国;杜婧;郑希;张志;石春海;;水稻“9311”突变体筛选和突变体库构建[J];作物学报;2006年10期
10 毛毕刚;刘华清;陈建民;陈在杰;彭永宏;王锋;;两个水稻生殖器官突变体的形态特征和遗传分析[J];分子植物育种;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俊瑜;朱诚;蒋德安;陈静;孙宗修;;水稻突变体对镉的反应及其对镉的积累、分配特性[A];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第九次全国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2 林冬;朱诚;胡国成;孙宗修;;镉胁迫下敏感水稻突变体的抗氧化应答[A];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第九次全国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3 张亚芳;潘存红;李爱宏;汤雯;武茹;陈宗祥;许爱霞;潘学彪;;提高水稻插入突变体库利用效率的一点尝试[A];江苏省遗传学会第七届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4 刘宝花;彭友良;;一个新的基因控制梨孢菌的菌落生长[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袁亮;郭威;周丹;陈功友;;水稻条斑病菌突变体库的构建以及部分突变体的鉴别[A];第四届中国植物细菌病害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佟星;吴宝美;赵波;叶剑;刘红霞;曾潮武;濮绍京;万平;;小豆突变体库构建及突变体筛选[A];中国遗传学会第八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2004-2008)[C];2008年
7 石春海;吴建国;周元飞;;水稻“9311”和“日本晴”植株和稻米突变体库的构建[A];全国生物遗传多样性高峰论坛会刊[C];2012年
8 高荣村;胡胜武;郭学兰;董彩华;刘胜毅;;拟南芥抗菌核病突变体的筛选[A];湖北省遗传学会、江西省遗传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9 倪永静;胡新;任德超;李巧云;牛吉山;;国麦301突变体库构建初报[A];中国作物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10 朱传凤;吴家和;何朝族;;一个水稻半矮秆突变体的鉴定及其分子功能研究[A];全国植物分子育种研讨会摘要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本报记者 刘洋;寻找“美丽的偶然”[N];东方烟草报;2014年
2 科综;水稻“长生不老”可被制约[N];大众科技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磊;拟南芥CKRW1基因和GFC1基因的功能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2 郭斐;利用半理性和理性策略对酶活性及手性选择性的设计[D];浙江大学;2015年
3 师晓;水稻雄性不育突变体gsl5的基因克隆及不育机理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4 刘峰;烟草激活标签突变体库的构建与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4年
5 奉保华;水稻斑点叶突变体HM47的基因克隆与功能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6 徐萍;拟南芥突变体edt1根系发育的分子机制及pqt24-1耐百草枯机制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7 李宁;小麦黄绿突变体特性研究与遗传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8 刘文真;三个水稻叶色突变体的鉴定与基因克隆[D];浙江大学;2006年
9 曹莉;一个新的小麦黄化突变体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10 汪得凯;三个与水稻株型相关突变体的鉴定与基因克隆[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洋;水稻护颖外稃化突变体lemma-like sterile lemma(lsl)的遗传分析与基因定位[D];西南大学;2015年
2 王丹霞;水稻yl1黄叶突变体的基因克隆与功能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3 张龙弟;水稻中一个叶尖枯突变体的图位克隆及LTN2基因的功能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4 董青;两个水稻黄绿叶基因的图位克隆[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5 查象敏;玉米抗虫相关突变体的筛选及基因的初步定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6 杜依聪;玉米表皮蜡质突变体glossy6的表型分析与基因克隆[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7 梅家松;一个水稻黄绿叶突变体的鉴定与基因克隆[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8 焦禹顺;烟草香气突变体鉴定及挥发性香气成分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9 熊剑锐;中国兰春剑隆昌素叶色突变体生理生化和光合特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10 程孝;水稻稃片白化突变体Ds插入位点与标记基因的分子鉴定[D];苏州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1983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1198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