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黄叶病毒与花叶病毒CP基因RNAi载体构建与转化甘蔗研究
本文关键词:甘蔗黄叶病毒与花叶病毒CP基因RNAi载体构建与转化甘蔗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甘蔗黄叶病毒 甘蔗花叶病毒 CP基因 双价RNAi表达载体构建 遗传转化
【摘要】:甘蔗黄叶病和甘蔗花叶病是我国甘蔗最主要的病毒病,感病品种产量下降和品质变劣,传统方法难以防治。RNA干扰技术使培育抗病毒甘蔗品种成为可能。本研究根据甘蔗黄叶病毒和侵染甘蔗的高粱花叶病毒结构与功能特性,广泛收集不同来源病毒分离物CP基因序列,经过比对选取保守序列作为干扰序列。通过在序列两端添加酶切位点,合成并连接成双价甘蔗黄叶病和花叶病毒干扰序列,然后构建到中间载体p HANNIBAL上,形成双价RNAi干扰结构,最后插入到p ART27上形成干扰表达载体。利用基因枪轰击甘蔗品种福农15号愈伤组织进行转化,经G418筛选获得抗性再生植株。通过提取DNA和RNA分析,证实双价RNAi干扰结构不仅以不同拷贝整合到甘蔗基因组中,而且得到了转录表达。
【作者单位】: 福建农林大学农业部福建甘蔗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国家甘蔗工程技术中心农业部甘蔗及制品质检中心转基因检测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31070330)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No.2014J01092)
【分类号】:S435.66
【正文快照】: 甘蔗是全世界最重要的糖料和能源作物[1]。甘蔗花叶病和黄叶病是甘蔗生产上最为普遍的两种病毒病害[2-3]。我国的甘蔗花叶病多数情况下是由高粱花叶病毒(Sorghum moaic virus,Sr MV)侵染引起[4],主要破坏甘蔗叶绿体,对甘蔗产量和含糖量造成严重损失[5],黄叶病不仅可造成甘蔗产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许东林;周国辉;沈万宽;;侵染甘蔗的高粱花叶病毒遗传多样性分析[J];作物学报;2008年11期
2 郭志鸿;王亚军;张金文;张玉宝;王金牛;谢忠奎;陈正华;;采用一种新型RNAi载体培育转基因高直链淀粉马铃薯[J];作物学报;2009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司慧娟;袁小宁;白山;廖永凤;温荣辉;陈保善;;甘蔗花叶病毒RT-LAMP可视化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应用[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4年06期
2 周丰静;黄诚华;李正文;商显坤;黄伟华;潘雪红;魏吉利;林善海;;广西蔗区甘蔗花叶病病毒种群分析[J];南方农业学报;2015年04期
3 赵百英;李凤霞;杨爱国;孙玉合;苏振刚;杨帆;刘慧;王元英;;应用Gateway~(TM)技术构建烟草抗真菌病相关基因的RNAi载体[J];湖北农业科学;2013年05期
4 熊国如;张雨良;赵婷婷;张树珍;杨本鹏;;海南蔗区甘蔗黄叶病与花叶病发生情况的分子鉴定[J];热带作物学报;2011年12期
5 杨川毓;施肖X;张铃;郭莺;阮妙鸿;陈如凯;张木清;;抗花叶病转SrMV-P_1基因甘蔗的活性氧代谢分析[J];热带作物学报;2012年06期
6 付瑜华;卢加举;李向勇;;甘蔗主要病害抗病遗传育种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通报;2014年02期
7 王明强;李文凤;黄应昆;王晓燕;卢文洁;罗志明;;我国大陆蔗区发生的甘蔗病毒病及防控对策[J];中国糖料;2010年04期
8 郭新梅;宋希云;张晓东;;RNAi沉默淀粉分支酶基因SBEI对玉米直链淀粉合成的影响[J];植物学报;2010年06期
9 林艺华;肖胜华;刘营航;陈建生;傅华英;陈如凯;高三基;;甘蔗黄叶病毒P0蛋白分子特性及其抑制RNA沉默活性[J];中国农业科学;2014年23期
10 周玉飞;付瑜华;雷石富;卢加举;;贵州主要蔗区高粱花叶病毒(SrMV)的PCR检测[J];中国农学通报;2015年3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莎;深度测序鉴定玉米病毒及感病玉米组织中小RNA分析[D];浙江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郑碧霞;转SrMV-P1基因甘蔗的抗病性分析及其安全性评价[D];福建农林大学;2009年
2 杨川毓;转SrMV-P_1基因甘蔗的遗传稳定性评价及抗病的生理基础分析[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3 宋丽云;我国烟草TMV和CMV种群结构遗传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陈炯,陈剑平;由高粱花叶病毒和甘蔗花叶病毒引发的浙江甘蔗花叶病害[J];病毒学报;2002年04期
2 李利君,周仲驹,谢联辉;甘蔗花叶病毒3’末端基因的克隆及外壳蛋白序列分析比较[J];中国病毒学;2001年01期
3 鲁瑞芳,李为民,彭学贤;植物病毒协生作用及其分子机理[J];中国病毒学;2001年03期
4 周国辉;许东林;陈晓琴;;侵染中国甘蔗和玉米的SCMV CP基因序列多样性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07年01期
5 郭志鸿;张金文;王蒂;陈正华;;用RNA干扰技术创造高直链淀粉马铃薯材料[J];中国农业科学;2008年02期
6 李文凤;董家红;丁铭;方琦;黄应昆;苏晓霞;李婷婷;罗延青;张仲凯;;云南甘蔗花叶病病原检测及一个分离物的分子鉴定[J];植物病理学报;2007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浚蔗二号甘蔗[J];技术与市场;2001年12期
2 ;广西柳城推广甘蔗良种良法种植效益骤增[J];中国糖料;2001年01期
3 ;崇左调整甘蔗品种农民喜增收[J];中国糖料;2001年02期
4 王水琦,王子琳,潘世明,曾东火,李海明;几个优良食用甘蔗品种的脱毒和组培快繁[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2年02期
5 陈玉水;干旱与甘蔗[J];广西蔗糖;2002年03期
6 张春良;勐海气候与甘蔗高产[J];甘蔗糖业;2004年01期
7 宗武;依靠科技促甘蔗增产[J];云南农业;2004年08期
8 韦超妹;;甘蔗低产的原因与对策[J];广西农学报;2006年02期
9 张跃彬;;云南甘蔗科技与新时期发展方向[J];云南科技管理;2007年01期
10 罗赣丰;刘小全;张远福;孙火喜;;江西甘蔗品种改良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江西农业学报;2007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庆庭;陈金侃;区颖刚;;田间倒伏甘蔗的空间姿态[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韦丽娇;李明;;甘蔗横向潜在价值分析[A];纪念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成立30周年暨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CSAE 2009)论文集[C];2009年
3 陈超君;韦汉文;黄有总;韩世健;陆国盈;余勇;;引进甘蔗品种(系)的抗旱性研究[A];2010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4 黎焕光;谭裕模;谭芳;王伦旺;;甘蔗纤维分与农艺工艺性状的相关分析[A];2010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5 张保青;杨丽涛;李杨瑞;;自然条件下甘蔗品种抗寒生理生化特性的比较研[A];2010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6 杨荣仲;李杨瑞;王维赞;杨丽涛;朱秋珍;梁阗;周会;唐仕云;;不同条件下的甘蔗耐寒评价分析[A];2010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7 许莉萍;陈如凯;潘大仁;;生物技术与甘蔗[A];中国青年农业科学学术年报[C];2002年
8 王维赞;朱秋珍;邓展云;;国内外引进甘蔗品种资源的聚类分析[A];广西甘蔗研究所论文集[C];2003年
9 张亦诚;岑健枝;;生物工程技术在甘蔗上的应用[A];’2003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10 杨荣仲;谭裕模;谭芳;刘海斌;黎焕光;;甘蔗常用杂交组合的剥叶性能差异[A];中国作物学会甘蔗专业委员会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超邋通讯员 田婉莹 林红生;海南入选我国甘蔗区试点[N];海南日报;2008年
2 刘广金;同是种甘蔗 收入天壤别[N];中国特产报;2001年
3 本报记者 张颖;为了让甘蔗越来越甜[N];福建日报;2013年
4 诸葛子房;舒四棠20亩甘蔗可获13万元[N];中国特产报;2003年
5 张锐;云南推广甘蔗良种结硕果[N];农民日报;2004年
6 广东省湛江农垦局局长 陈剑峰;以现代农业理念建设湛江甘蔗示范区[N];农民日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刘旭;甘蔗良种“待字闺中”难出阁[N];国际商报;2008年
8 记者 董明 通讯员 梁丽娟;甘蔗品种提前更新换代[N];柳州日报;2008年
9 肖卫萍 肖卫秋;抓管理重投入增甘蔗单产[N];云南经济日报;2008年
10 记者 郑岚岚;国家级重点甘蔗科研基地遭破坏?[N];湛江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建波;间作大豆对甘蔗生长及内生细菌、固氮细菌多样性的效应[D];广西大学;2014年
2 吴棉国;我国甘蔗及制品质量与技术标准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3 朱琳;甘蔗中蔗糖代谢途径关键基因和糖转运蛋白的系统发育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4 梁潘霞;硅提高甘蔗抗旱性的生理及分子基础研究[D];广西大学;2013年
5 张增学;梳刷式甘蔗剥叶机剥叶机理的试验研究[D];华南农业大学;2002年
6 许莉萍;甘蔗抗感黑穗病池的构建和抗病基因分子标记[D];福建农林大学;2000年
7 阙友雄;甘蔗与黑穗病菌互作的分子应答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8年
8 张保青;低温胁迫下甘蔗后期生理特性及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D];广西大学;2013年
9 王自章;农杆菌介导海藻糖合酶基因遗传转化甘蔗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1年
10 邢永秀;甘蔗内生固氮细菌的分离、鉴定和生长特性[D];广西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文伟;甘蔗对铅和镉的吸收特性及生理响应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9年
2 唐云仙;甘蔗茎尖组织培养过程中褐变与生理生化性状的关系[D];广西大学;2015年
3 陈家慧;不同甘蔗品种基因组DNA甲基化分析[D];广西大学;2015年
4 杨声澉;不同施氮时期和施氮终止期对甘蔗氮素吸收分布影响的研究[D];广西大学;2008年
5 陈永继;甘蔗—土壤系统仿真模型的研究[D];广西大学;2008年
6 张跃彬;云南甘蔗农业栽培专家系统研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7 陈伟绩;有机—无机复混肥对甘蔗生长和土壤养分的效应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7年
8 范业赓;甘蔗茎的糖分积累与乙烯生物合成两个关键酶基因表达的关系[D];广西大学;2007年
9 蓝立斌;应用~(15)N示踪法对甘蔗生长及氮素利用的研究[D];广西大学;2011年
10 檀小辉;54个广西区试甘蔗品种的抗旱性评价及甘蔗抗旱基因的分离[D];广西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2055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1205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