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异戊烯基转移酶基因SNPs的高甘草酸含量分子标记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异戊烯基转移酶基因SNPs的高甘草酸含量分子标记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分子标记 甘草 甘草酸 IPT SNPs 细胞分裂素
【摘要】:甘草作为我国最为常用的大宗药材和重要添加剂,可以药食兼用,被誉为“国老”,其根及根茎中的三萜类成分甘草酸是甘草药材的最主要活性成分。但是由于野生甘草资源日趋匮乏,占据主流市场的栽培甘草中药效成分甘草酸含量普遍偏低,难以达到《中国药典》标准,并且个体差异明显,这些严重制约了甘草的临床使用和制剂生产。因此,研究栽培甘草品质下降的原因以及如何提高栽培甘草的药材品质使其最大程度接近野生道地甘草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甘草酸生合成途径上HMGR、SQS、β-AS的功能基因多态性能够解释部分甘草酸含量的遗传变异机制,又通过大量文献查阅发现植物中次生代谢产物的生合成途径共同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代谢网络。因此本论文以与甘草酸合成途径有相交节点的重要植物激素细胞分裂素合成途径出发,结合HPLC技术和ELISA技术检测外源细胞分裂素处理后甘草酸含量变化以及甘草中的甘草酸含量和细胞分裂素含量,并运用统计学软件分析甘草酸与细胞分裂素的相关性;同时克隆出甘草中细胞分裂素合成的关键酶IPT基因全长序列,并采用PCR-测序技术获得甘草IPT基因中可能存在的SNPs。最后分析甘草IPT基因SNPs与甘草酸含量之间的关联,尝试寻找基于IPT基因SNPs的高甘草酸含量分子标记,为揭示甘草酸遗传变异的分子机制,提高栽培甘草的甘草酸含量和选育优良种质提供重要依据。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分析外源细胞分裂素(6-BA)处理甘草后的甘草酸含量。采用叶片喷施方法对甘草植株进行外源细胞分裂素(6-BA)处理,利用HPLC技术检测体内甘草酸含量的动态变化。实验结果表明绝大多数6-BA处理的甘草植株中甘草酸含量在各自取样时期都较对照有明显升高(P0.05),其中6月份100mg-L-1的6-BA处理的效果最为显著,其5次取样较对照的提高幅度分别为:38.02%、72.31%、7.52%、59.34%、43.30%。6月份15mg-L-1和7月份25mg·L-1、100mg·L-1的6-BA处理亦能明显促进甘草酸的积累。(2)分析甘草中甘草酸含量和细胞分裂素含量。利用HPLC技术和ELISA技术检测98份相同生长环境和年限的甘草中甘草酸含量和细胞分裂素(玉米素核苷、二氢玉米素核苷、异戊烯基腺苷)含量,研究结果发现单株之间甘草酸含量差异明显,变异范围为0.61%~3.87%;甘草中主要细胞分裂素含量在取样时期差别不大,总体水平偏低。统计学分析表明甘草中甘草酸含量与细胞分裂素含量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与外源细胞分裂素处理能够提高甘草酸含量的结果相佐。(3)获得了甘草IPT基因全长序列信息。全长为1002bp,仅有1个外显子,不存在内含子,编码一个由333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4)运用PCR-测序技术筛选甘草IPT基因SNPs。通过对上述98份甘草样品进行检测,发现有161bp G/A、217bp G/A、348bp T/A、821bp A/G和848bp T/A共5处SNPs,其中348bp发生错义突变,其余为同义突变;根据5个SNPs位点,将供试样品划分为4种基因型G1:G-G-T-A-T、G2:G-G-A-A-T、G3:A-A-A-G-A、G4:G/A-G/A-T/A-A/G-T/A,前3者为纯合型,G4为杂合型。(5)分析甘草IPT基因SNPs与高甘草酸含量之间的关联。4种IPT基因型之间的甘草酸含量具有明显差异(P0.05);5个SNPs位点中348bp为主要关联的SNP位点,821bp和848bp为辅助的关联SNP位点,细胞分裂素和甘草酸含量可能是一个或几个SNP综合作用的结果。将甘草IPT基因SNPs与甘草酸含量和细胞分裂素含量相结合,初步判断甘草酸的含量为348bpTA,821bpAG,848bpTA,杂交情况可能处于两种碱基之间,从而可以确立甘草IPT基因SNPs为高甘草酸含量的一个分子标记。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567.7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魏胜利;王文全;王继永;孙志蓉;刘春生;王海;杨志刚;吴保财;;我国不同产区野生与栽培甘草的甘草酸含量及其影响因子的初步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2年10期
2 吴晓玲;杨小萍;;不同处理对甘草生长特性及甘草酸含量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3年10期
3 魏胜利;王文全;王继永;刘长利;刘凤波;孙敏宾;张瑞锋;;一年生甘草生长特性、甘草酸含量的地理变异及其生态学机制的初步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年06期
4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牛小宇;刘春生;南博;;栽培甘草群体中不同单株甘草酸含量差异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届中药鉴定学术会议论文集——祝贺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鉴定分会成立二十周年[C];2008年
2 杨全;王文全;魏胜利;解军波;陈千良;;不同变异类型甘草中甘草苷、甘草酸含量比较研究[A];2006海峡两岸暨CSNR全国第七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田圣志;施钧瀚;杨玉涛;韩秀奇;赖宝林;;半夏与甘草配伍对甘草酸含量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中药和天然药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魏胜利;王文全;王继永;;不同甘草地理种群甘草酸含量的地理变异及其形成的生态学机制探讨[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届中药鉴定学术会议论文集——祝贺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鉴定分会成立二十周年[C];2008年
5 何素珍;张忠义;张守尧;;油包水型微乳液相色谱法测定甘草中甘草酸含量[A];共铸医药学术新文明——2012年广东省药师周大会论文集[C];2012年
6 解军波;王文全;;不同道地性状甘草的化学成分比较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届中药鉴定学术会议论文集——祝贺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鉴定分会成立二十周年[C];2008年
7 毕鸿亮;苏流坤;黄文艺;孙翠香;胡英杰;;RP-HPLC法测定复方中药制剂中的甘草酸含量[A];第十五次全国色谱学术报告会文集(下册)[C];2005年
8 张艳洁;刘春生;;乌拉尔甘草的ITS序列及甘草酸含量相关性分析[A];2007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八届中药鉴定学术研讨会、2007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药专业委员会全国中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李越峰;吴平安;李芸;李硕;严兴科;;不同炮制方法对甘肃道地药材甘草中甘草苷和甘草酸含量的影响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炮制分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东风;中药“方灵药不灵”原因何在?[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项妤;基于氋甘草酸含量模型的甘草次生代谢产物相互关系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金燕清;氮磷钾配施对甘草产量和质量的影响[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2 李妍們;基于异戊烯基转移酶基因SNPs的高甘草酸含量分子标记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3 乔晶;基于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基因SNPs的高甘草酸含量的分子标记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4 沈湛云;甘草β-AS基因多态性和β-香树酯醇合成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张艳洁;基于ISSR和SQS基因的甘草酸含量变异的机制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6 荣齐仙;甘草药材中甘草酸含量变异的分子标记研究-rbcL、trnL内含子、IGS和matK[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2979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1297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