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基因论文 >

疏绵状嗜热丝孢菌外切β-葡聚糖酶的基因克隆与酶学特征

发布时间:2018-01-08 14:25

  本文关键词:疏绵状嗜热丝孢菌外切β-葡聚糖酶的基因克隆与酶学特征 出处:《微生物学通报》2016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疏绵状嗜热丝孢菌 外切β-葡聚糖酶 酶学特征


【摘要】:【目的】疏绵状嗜热丝孢菌是一种嗜热丝状真菌,具有合成与分泌多种耐热酶的能力,从中找寻酶活高、耐热性能优良的β-葡聚糖酶。【方法】对疏绵状嗜热丝孢菌其中一个外切β-葡聚糖酶的编码基因gln B进行克隆,并在毕赤酵母GS115中表达。【结果】在摇瓶水平上重组菌的产酶活为11.5 U/m L,重组酶在SDS-PAGE中的大小约为48 k D。重组Gln B最适作用温度为65°C,最适作用p H为5.0;在低于50°C或p H 3.0-10.0之间具有良好稳定性。重组酶水解海带三糖,首先生成单糖和二糖,延长酶作用时间,可以进一步将其中的二糖部分水解为单糖。【结论】疏绵状嗜热丝孢菌来源的重组酶Gln B为外切β-葡聚糖酶,具有较好的耐热性能和p H稳定性。
[Abstract]:[objective] Trichoderma thermophilus is a thermophilic filamentous fungus, which has the ability to synthesize and secrete a variety of heat-resistant enzymes. [methods] one of the encoding genes of 尾 -glucanase gln B was cloned. And expressed in Pichia pastoris GS115. [results] the enzyme production activity of the recombinant strain was 11.5 UmL at shaking flask level. The size of recombinant enzyme in SDS-PAGE was about 48 KD, the optimum temperature and pH of recombinant Gln B were 65 掳C and 5.0, respectively. It has good stability between 50 掳C or pH 3.0-10.0.Recombinant enzyme hydrolyzed kelp trisaccharide, first of all, monosaccharide and disaccharide were formed, and the reaction time of enzyme was prolonged. [conclusion] the recombinant enzyme Gln B, from which the disaccharide was partially hydrolyzed to monosaccharide, was a 尾 -glucanase with good heat resistance and pH stability.
【作者单位】: 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Department
【基金】:国家自然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No.31461143026) 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青年)项目(No.14JCQNJC09200)~~
【分类号】:Q936;Q78
【正文快照】: (2.Department of BiotechnologyFood Technology,Faculty of Applied Sciences,Durb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P.O.Box 1334,Durban,4001,South Africa)(3.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福建福州350116)β-葡聚糖以右旋葡萄糖为基本单位,通过β-1,3-(1,4)-糖苷键聚合而成,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晶;李宝坤;李开雄;贺家亮;;β-葡聚糖酶的特性与应用研究[J];中国酿造;2008年17期

2 林小杰,李崎,顾国贤;产β-葡聚糖酶淀粉液化芽孢杆菌的选育[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05年03期

3 陈红歌;赵玮莉;李瑞丰;贾新成;;β-葡聚糖酶和木聚糖酶高产菌株的选育及在小麦加工中的应用[J];工业微生物;2007年05期

4 赵彩艳;李庚飞;尤跃钧;李忠建;程茂基;;氮离子注入选育β-葡聚糖酶高产菌株的研究[J];饲料研究;2008年03期

5 阚劲松,吴克,张洁,蔡敬民,潘仁瑞;产β-葡聚糖酶的黑曲霉液态发酵优化的研究[J];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6 张洁,蔡敬民,吴克,刘斌,潘仁瑞;β-葡聚糖酶的研究与应用前景[J];安徽农业科学;2003年05期

7 安晓力;;澳科学家克隆出一种能改进啤酒生产的大麦酶基因[J];国际科技交流;1986年06期

8 李卫芬,孙建义,顾赛红;β-葡聚糖酶的分离纯化和特性研究[J];菌物系统;2001年02期

9 王丽丽;唐湘华;许波;慕跃林;杨云娟;王晓燕;黄遵锡;;耐高温β-葡聚糖酶产生菌株的酶学性质的研究[J];饲料研究;2009年01期

10 王沁,赵学慧;黑曲霉纤维素酶系中内切β-葡聚糖酶的分离纯化[J];微生物学通报;199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关立增;习欠云;孙育平;王京兰;周均云;束刚;江青艳;张永亮;;小鼠肠道中特异性表达β-葡聚糖酶的研究[A];全国动物生理生化第十二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2年

2 陈洁;乔代蓉;;微生物β-葡聚糖酶的研究进展[A];第四届全国微生物资源学术暨国家微生物资源平台运行服务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3 郑毅;陈接锋;马石金;吴松刚;;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FS25产β-葡聚糖酶发酵特性的研究[A];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1年

4 周灿;陈清华;冯钦龙;;β-葡聚糖酶及其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研究[A];酶制剂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C];2005年

5 赵文生;郑文杰;张颖;范军;李延军;彭友良;;亚家族B及亚家族A中的水稻β-葡聚糖酶基因均与防卫反应相关[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郑毅;段慧明;施巧琴;王水顺;李志康;;曲霉产β-葡聚糖酶的快速筛选及抗阻遏育种的研究[A];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1年

7 关立增;孙育平;习欠云;王京兰;周均云;束刚;江青艳;张永亮;;小鼠腮腺组织特异性表达β-葡聚糖酶的研究[A];全国动物生理生化第十二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2年

8 李淑彬;范天阁;黄伟明;袁强;李泽恩;徐诗如;;高良姜内生细菌菌株1K006β-葡聚糖酶产生条件及酶稳定性研究[A];第五届全国微生物资源学术暨国家微生物资源平台运行服务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9 郑毅;陈接锋;吴松刚;;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产β-葡聚糖酶固体发酵优化的研究[A];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周根来邋王恬;β-葡聚糖酶在麦类饲料中的应用研究[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张秀艳;β-葡聚糖酶的定向进化及热稳定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2 汤兴俊;热稳定性β-葡聚糖酶发酵工艺及发酵动力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3 孙军涛;耐热β-1,3-1,4-葡聚糖酶的构建及其酶学性质研究[D];江南大学;2012年

4 关立增;组织特异性表达1,3-1,4-β-葡聚糖酶转基因鼠及猪的制备[D];吉林大学;2013年

5 郑元平;地衣芽孢杆菌ZJU0107热稳定性β-葡聚糖酶的酶学特性及其在啤酒生产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04年

6 李卫芬;热纤维梭菌β-葡聚糖酶热稳定性机制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7 张强;同源重组技术构建蛋白酶A低表达且能产β-葡聚糖酶的酿酒母菌株及其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方华平;复合诱变选育β-葡聚糖酶高产菌株及其酶学性质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7年

2 韩晶;以麦糟为原料生物法制备嗜热β-葡聚糖酶技术的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9年

3 戴易兴;基因工程菌产β-葡聚糖酶发酵条件的研究[D];江南大学;2012年

4 郝秋娟;淀粉液化芽孢杆菌产β-葡聚糖酶的研究[D];江南大学;2006年

5 赵彩艳;N~+注入选育高产β-葡聚糖酶菌株及其发酵条件优化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6年

6 杨月芬;产β-葡聚糖酶菌株的诱变育种、发酵产酶及其性质研究[D];江南大学;2008年

7 王丽丽;耐高温β-葡聚糖酶产生菌株的筛选及酶学性质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8年

8 陈玉娟;解淀粉芽孢杆菌β-1,,3-1,4-葡聚糖酶的高效表达[D];江南大学;2011年

9 杨玉霞;产琥珀酸丝状杆菌1,3-1,4-β-葡聚糖酶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D];新疆农业大学;2014年

10 曹利群;高产β-葡聚糖酶菌种选育及产酶条件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3974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13974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b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