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小麦根内氮转运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 小麦 丛枝菌根真菌 氮 基因表达 转运蛋白基因 出处:《中国土壤与肥料》2016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在低氮(不施氮)和高氮(施氮0.2 g·kg~(-1))水平下接种不同种类丛枝菌根(AM)真菌[Funneliformis mosseae(BGC-NM03D)、Claroideoglomus etunicatum(BGC-NM01B)和Rhizophagus intraradices(BJ09)]对小麦生长、氮吸收及根内4个硝态氮转运蛋白(NRT)基因、1个辅助蛋白(NAR)基因和2个铵态氮转运蛋白(AMT)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AM真菌均能够侵染小麦根系,以R.intraradices菌根的侵染率最高;接种R.intraradices或C.etunicatum能够显著提高小麦的生物量或地上部氮吸收量;无论是高氮还是低氮处理,接种AM真菌后均显著下调了小麦根内NRT、NAR和AMT基因的表达水平,且不同AM真菌调控小麦根内氮转运蛋白基因表达的能力具有明显差异。
[Abstract]:A pot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study the inoculation of different species of arbuscular mycorrhizal mycorrhizal fungi at low and high nitrogen levels (0.2 g 路kg ~ (-1) N). [Funneliformis mossea (BGC-NM03D). Claroideoglomus et unicatum (BGC-NM01B) and Rhizophagus intraradicesBJ09). For wheat growth. The effects of nitrogen absorption and the expression of four nitrate-nitrogen transporter (NRTT) genes, one auxiliary protein (NARR) gene and two ammonium nitrogen transporter (AMT) genes in root were studied. All the three AM fungi could infect wheat roots, and R. intraradices had the highest infection rate. Inoculation with R. intraradices or C. etunicatum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wheat biomass or aboveground nitrogen uptake. After inoculation with AM fungi,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NRTNAR and AMT genes in wheat roots were significantly down-regulated in both high and low nitrogen treatments. The ability of AM fungi to regulate the expression of nitrogen transporter gene in wheat root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作者单位】: 农业部西北植物营养与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01239) 陕西省人才专项配套经费(20110405028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启动金项目(201104050279);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创新团队建设计划” 国家小麦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经费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08-0465)
【分类号】:S512.1
【正文快照】: 丛枝菌根(AM)真菌是一种在陆地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的土壤微生物,可以与80%以上陆生植物的根系形成共生关系[1]。小麦是一种菌根作物,在实际农田生态系统中,小麦根系和土壤中的AM真菌形成共生体系而存在,并不存在单纯的小麦根系,而是小麦菌根。研究表明,大田条件下小麦根系能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游文琦,张福锁,李春俭,李晓林;离体穗培养条件下小麦根分泌物对麦粒中铁积累的影响(简报)[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1996年01期
2 张硕;黄豫谦;张飞雄;;蔗糖对小麦根生长和形态学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35期
3 ;小麦根外追磷肥时示踪磷的运转和分布[J];浙江农学院学报;1959年01期
4 ;小麦根外喷肥的几种方法[J];河北农业科技;1979年02期
5 陈松宏;;小麦根外喷磷试验[J];中国农业科学;1958年04期
6 Betty Klepper ,R.K.Belford ,R.W.Rickman ,高世铭;冬小麦根和茎的发育[J];麦类作物学报;1985年06期
7 高俊凤,文蓉,,曹翠玲;冬小麦根表面氧化还原活力的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1996年03期
8 马瑞霞,刘秀芬,袁光林,孙思恩;小麦根区的化感物质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J];生态学报;1997年04期
9 徐明岗,张一平,孙本华;小麦根-土界面磷的分布规律[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1997年04期
10 杨若明,张经华,山崎素直;毛细管电泳法分离测定小麦根中的有机酸[J];分析测试学报;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郭广芳;董坤;高利艳;王顺利;王轲;晏月明;;小麦根蛋白提取与双向电泳方法的优化与应用[A];2009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韩善华;张红;王双;李碘;;小麦类根瘤的透射电镜观察[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七次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市土肥站;农田深耕与否 效果大不一样[N];新乡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钟兰;盐胁迫下小麦幼苗的生理生化特性及表观遗传学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马瑛;外源腐胺对小麦根中盐胁迫引起的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D];兰州大学;2008年
2 戴红红;增强UV-B辐射对小麦根系总蛋白的影响[D];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
3 杨亚南;小麦根中盐胁迫响应基因FBPA的克隆及鉴定[D];山东大学;2009年
4 李高岩;小麦根TaNRT2.1基因的抗原决定簇片段与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在E.coli中的诱导和纯化[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5 李欢欢;施氮对高产小麦根层土壤碳氮变化、植株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D];河南农业大学;2010年
6 苏治军;冬小麦根信号期间ABA合成关键酶基因的差异表达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4757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1475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