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树胶孢炭疽菌T-DNA标记基因Lv1初步分析
本文关键词: 胶孢炭疽菌 T-DNA Lv 功能分析 出处:《热带作物学报》2017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通过对实验室已构建的胶孢炭疽菌T-DNA突变体库中各突变体致病力的测定,获得致病力丧失突变菌株T-900,利用TAIL-PCR克隆标记基因侧翼序列,进行比对和序列分析,获取假设基因Lv1的全序列,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Lv1基因预测及功能分析,最后通过敲除野生型菌株RC178中的基因Lv1进行功能分析。结果表明,获取的假定基因Lv1全序列共4 450 bp,基因预测显示T-DNA侧翼序列位于预测基因的1 727 bp处,正好处于预测基因的第1个外显子内;并且推测该基因为组蛋白H3基因,含有2个内含子,3个外显子;功能验证结果发现敲除突变体△T-900-16与T-900致病力表现一致,推测Lv1基因与RC178的致病力相关。
[Abstract]:The pathogenicity of T-DNA mutants from T-DNA mutants constructed in laboratory was determined, and the virulence loss mutant T-900 was obtained. The flanking sequence of TAIL-PCR marker gene was used for comparison and sequence analysis. The full sequence of the assumed gene Lv1 was obtained, and the Lv1 gene prediction and function analysis were carried out by bioinformatics method. Finally, the functional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by knockout the gene Lv1 from the wild-type strain RC178. The obtained supposition gene Lv1 sequence consists of 4 450 BP. The predicted T-DNA flanking sequence is located at 1 727 BP of the predicted gene, which is located in the first exon of the predicted gene, and is presumed to be the histone H3 gene. There were 2 introns and 3 exons. The results of functional verification showed that the pathogenicity of the knockout mutant T-900-16 was consistent with that of T-900, suggesting that the Lv1 gene was related to the pathogenicity of RC178.
【作者单位】: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31101408) 国家外专局引智项目(No.20154600004)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No.201403075)
【分类号】:S763.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刘艳;贺春萍;易克贤;习金根;吴伟怀;梁艳琼;郑金龙;李秋洁;郑肖兰;郑服丛;;橡胶炭疽病菌致病相关突变体的筛选及表型分析[J];热带作物学报;2014年11期
2 Zheng Xiaolan;Liu Yan;Wei Xiaohui;He Chunping;Wu Weihuai;Liang Yanqiong;Li Rui;Zheng Fucong;;Generation and Analysis of Pathogenicity-related Gene Mutants of 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Using a Novel Promoter Trapping System[J];Plant Diseases and Pests;2013年03期
3 郑肖兰;傅帅;郑服丛;李锐;吴伟怀;贺春萍;;植物病原菌抗药性研究进展[J];热带农业科学;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郑肖兰;李秋洁;许沛冬;吴伟怀;郑金龙;习金根;梁艳琼;李锐;张驰成;郑行恺;贺春萍;易克贤;;橡胶树胶孢炭疽菌T-DNA标记基因Lv1初步分析[J];热带作物学报;2017年02期
2 郑肖兰;郑金龙;习金根;梁艳琼;吴伟怀;李锐;胡飞;黄兴;杨青青;贺春萍;易克贤;;橡胶树胶胞炭疽菌对乙烯利敏感性初报[J];南方农业学报;2017年01期
3 Wei Xiao;Peisheng Yan;;Effect of Kelp Residue Microbial Fertilizer on Eco-Control Peanut Pathogenic Fungus Aspergillus Parasiticus 1[J];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2016年05期
4 阿四;;橡胶树根病的防治[J];中国农业信息;2015年19期
5 周锋;王彦芬;张小磊;朱福兴;;油菜菌核病病原菌对多菌灵抗药性的研究进展[J];湖南农业科学;2012年17期
6 苏贤岩;陆保君;李翔宇;吴向辉;;8种杀菌剂对瓠瓜枯萎病的室内毒力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2年07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彩平;郑金龙;高建明;蔡志英;黄贵修;习金根;张世清;陈河龙;易克贤;;根癌农杆菌介导柱花草炭疽菌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J];热带作物学报;2013年06期
2 蔡志英;林春花;时涛;霍姗姗;蔡吉苗;刘先宝;黄贵修;;橡胶树胶孢炭疽菌T-DNA插入突变体库构建及其致病缺陷转化子筛选[J];微生物学通报;2012年06期
3 魏小慧;林春花;郑肖兰;张新春;贺春萍;郑服丛;;利用启动子捕获技术构建橡胶炭疽病菌突变体库[J];热带作物学报;2009年06期
4 黄贵修;薛迎春;卢昕;;胶孢炭疽菌T-DNA插入突变体库的构建及其分子分析[J];热带作物学报;2008年01期
5 李伟;郑肖兰;贺春萍;吴伟怀;李锐;郑服丛;;根癌农杆菌介导的胶孢炭疽菌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J];植物保护;2008年01期
6 黄亚丽;潘玮;蒋细良;郭平;田云龙;李记鹏;朱昌雄;;根癌农杆菌介导丝状真菌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通报;2007年03期
7 李琳;崔昌华;郑肖兰;郑服丛;;海南岛橡胶炭疽菌基础生物学特性研究[J];热带农业科学;2007年02期
8 崔昌华;郑肖兰;刘洪平;郑服丛;;橡胶树炭疽病菌rDNA-ITS区序列分析[J];热带作物学报;2006年04期
9 郑肖兰;崔昌华;郑服丛;罗大全;吴伟怀;;橡胶炭疽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J];微生物学通报;2006年02期
10 袁善奎,周明国;植物病原菌抗药性遗传研究[J];植物病理学报;2004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江彤;陈伟;;胶孢炭疽菌的血清学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6期
2 曾大兴,戚佩坤,姜子德;胶孢炭疽菌的种内遗传多样性研究[J];菌物系统;2003年01期
3 刘昌芬;胶孢炭疽菌在斯里兰卡热带水果的寄主范围[J];云南热作科技;1995年01期
4 刘昌芬;主要热带和亚热带经济作物的胶孢炭疽菌[J];云南热作科技;1995年04期
5 杜宜新;冯岩;张启林;田淑慧;刘开启;;番木瓜胶孢炭疽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J];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6 蔡志英;李加智;王进强;张春霞;何明霞;贺丽琼;;橡胶胶孢炭疽菌和尖孢炭疽菌对杀菌剂的敏感性测定[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7 谢丙炎,欧阳本友,刘爱媛,欧阳丰,刘富春;辣椒上胶孢炭疽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J];湖南农学院学报;1992年S1期
8 黄金凤;陈丙义;李金凤;高志红;糜林;章镇;李国平;乔玉山;;草莓上胶孢炭疽菌的分离与鉴定[J];西南农业学报;2012年05期
9 李伟;郑肖兰;贺春萍;吴伟怀;李锐;郑服丛;;根癌农杆菌介导的胶孢炭疽菌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J];植物保护;2008年01期
10 唐景美;陈振毅;廖咏梅;周志权;;辣椒胶孢炭疽菌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J];广西植保;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于海英;兰建强;王晓燕;彭磊;吴佳;刘云龙;;芒果胶孢炭疽菌致病性的初步研究[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黄金凤;李金凤;乔玉山;霍恒志;高志红;糜林;章镇;;部分野生草莓种质对胶孢炭疽菌抗性的鉴定[A];中国园艺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3 龚国淑;陈希芹;郑艳;蒋素蓉;余霞;邵宝林;杨丹玲;;胶孢炭疽菌的营养体亲和性[A];2005中国植病学会、中国菌物学会北海联合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徐红梅;韩正敏;;用RAPD标记研究我国木本植物胶孢炭疽菌的群体分化[A];2003’华东植物病理学术研讨会暨江苏省植物病理学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3年
5 张玉洁;;云南马关柑橘炭疽病的病原分离和鉴定[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雪莲;柑橘对胶孢炭疽菌的抗性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2 林婷;胶孢炭疽菌杀菌剂抗药性的机制、检测技术及治理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5年
3 陈希芹;胶孢炭疽菌的遗传多样性[D];四川农业大学;2004年
4 李明江;胶孢炭疽菌侵染柿树的细胞学研究及CGTA1基因的克隆[D];浙江大学;2007年
5 翟李刚;橡胶树胶孢炭疽菌CgATG4和CgATG8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初步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6 张红志;薏苡炭疽病的鉴定及一氧化氮在植物抗病性中作用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5434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1543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