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基因论文 >

胆红素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1基因突变与新生儿黄疸易感性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8-03-04 20:29

  本文选题:高胆红素血症 切入点:新生儿 出处:《山东医药》201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胆红素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1基因(UGT1A1)第1外显子A1及启动子区TATA盒基因突变与广西新生儿黄疸的关系。方法 152例广西籍新生儿分为高胆红素血症组(病例组)102例及健康对照组50例,采用PCR和DNA直接测序法检测两组UGT1A1第1外显子及启动子区TATA盒基因型,比较两组UGT1A1 G71R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差异,观察病例组UGT1A1基因突变类型及其不同基因型患儿出生后72 h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结果两组UGT1A1 G71R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病例组检出G71R错义突变40例,启动子A(TA)7突变2例,715C→T杂合无义突变1例。病例组G71R纯合子患儿血清总胆红素水平高于野生型及杂合子患儿(P均0.05)。结论 UGT1A1基因G71R突变是广西新生儿黄疸主要突变类型,该突变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有密切关系;新发现的715C→T无义突变可能是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utation of exon A1 and promoter TATA box gene in exon 1 of uridine diphosphate glucuronyltransferase 1A1 gene (UGT1A1) and neonatal jaundice in Guangxi. Methods 152 neonates from Guangxi were divided into hyperbilirubin and hyperbilirubin. There were 102 cases in the case group and 50 cases in the healthy control group. PCR and DNA direct sequencing were used to detect the TATA box genotypes in exon 1 and promoter region of UGT1A1. The distribution of UGT1A1 G71R genotypes and the frequency of UGT1A1 G71R allele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UGT1A1 gene mutation type and serum total bilirubin level were observed 72 hours after birth. Result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UGT1A1 G71R genotype distribution and allele frequen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1). 40 cases of G71R missense mutation were detected. Two cases of Agnita-7 mutation in Promoter. 鈫扵he serum total bilirubin level of G71R homozygous children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wild type and heterozygous children (P 0.05). Conclusion the G71R mutation of UGT1A1 gene is the main mutation type of neonatal jaundice in Guangxi. This mutation is closely related to neonatal hyperbilirubinemia. 鈫扵-nonsense mutation may be one of the important causes of neonatal bilirubin encephalopathy.
【作者单位】: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060055)
【分类号】:R722.1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陶春祥;;如何辨治新生儿黄疸?[J];中医杂志;2003年10期

2 李玉芝;王秀花;;新生儿黄疸36例观察和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8年14期

3 柳美英;殷健;张传萍;;新生儿黄疸的观察和护理措施[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23期

4 李宗芳;;如何预防及监护新生儿黄疸[J];中国医疗前沿;2009年13期

5 管辉琴;;新生儿黄疸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9年23期

6 张莉;金润铭;;新生儿黄疸的影响因素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10年08期

7 吴若雅;陆瑞光;;早期抚触对新生儿黄疸指数的影响[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1年01期

8 张玉芬;李冰;;新生儿访视对新生儿黄疸的干预作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年01期

9 劳可娟;;18例新生儿黄疸的观察与护理[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2年05期

10 王太山;蒋建军;杨娟;;新生儿黄疸16例治疗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志维;桂秀红;;新生儿黄疸的临床观察及护理[A];全国妇产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2 胡建茹;;浅谈新生儿黄疸的治疗原则和护理措施[A];2013年河南省儿科优质护理服务规范管理培训班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3 贾榛;;浅论新生儿黄疸[A];2011年河南省儿科优质护理服务规范管理培训班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4 孙斌;冯星;李洪;;早期干预新生儿黄疸[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10年

5 夏静仪;王培珍;;中西医结合防治新生儿黄疸88例疗效观察[A];2003'中华中医药科技成果论坛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4年

6 王改霞;黄进锋;聂敏;;水疗联合抚触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A];河南省护理学会产科护理新进展培训班暨儿科护理风险管理学术交流会议资料汇编[C];2007年

7 盛亚;王培霞;;新生儿黄疸的护理[A];2013年河南省外科现代护理理论与循证实践新进展学习班——创伤急救护理学组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8 宣建芳;;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黄疸42例[A];刘弼臣教授从医六十五周年学术思想研讨会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与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儿科分会全国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04年

9 吕萍;;运用中草药治疗新生儿黄疸68例体会[A];第24届全国中医儿科学术研讨会、中医药高等教育儿科教学研讨会、儿科名中医讲习班论文汇编[C];2007年

10 孙斌;冯星;李洪;余剑;;早期干预新生儿黄疸[A];第六届江浙沪儿科学术会议暨儿科学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学术班论文汇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董德武;新生儿黄疸——“黄”了智力?[N];医药经济报;2002年

2 王长柏;如何辨新生儿黄疸[N];解放日报;2001年

3 易善永;形形色色的新生儿黄疸[N];大众卫生报;2007年

4 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新生儿科副主任 刘灵;正确认识新生儿黄疸[N];秦皇岛日报;2006年

5 魏开敏;新生儿黄疸 多是母乳性的[N];卫生与生活报;2007年

6 石兰;揉肚子减轻新生儿黄疸[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5年

7 傅永怀;新生儿黄疸巧识别[N];保健时报;2006年

8 ;新生儿黄疸的原因及处理对策[N];营口日报;2010年

9 王涛;认识新生儿黄疸[N];家庭医生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魏平 整理;美国儿科学会新生儿黄疸临床诊疗指南[N];医药经济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牟春笋;新生儿黄疸阴阳属性影响因素及Bayes概率模型初步构建[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才建华;治疗新生儿黄疸的微型吸附柱的研发[D];重庆大学;2007年

2 高宗燕;UGT1A1基因突变对广西新生儿黄疸发病的影响[D];广西医科大学;2008年

3 陈霞;新生儿黄疸的预测、干预治疗措施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5671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15671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1fd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