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基因型玉米耐密植抗倒性分析及其鉴定指标的筛选
本文选题:玉米 切入点:抗倒伏性 出处:《玉米科学》2017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以15份玉米品种为材料,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在灌浆期对玉米株高、穗位高,茎秆基部第3节茎粗、节间长、穿刺强度、抗折力、干物质积累、鲜重、可溶性糖含量、全钾含量进行测定,分析不同基因型玉米密植抗倒伏能力,筛选能快速鉴定玉米抗倒伏能力的指标。根据各项指标的抗倒伏系数,通过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0个单项指标转换成为可鉴定玉米密植抗倒伏能力的4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通过聚类分析将15份玉米品种灌浆期的抗倒性划分为3类,先正达408等3份玉米品种表现为高度抗倒,先玉027等8份玉米品种表现为中度抗倒,农华101等4份玉米品种表现为不抗倒。
[Abstract]:Using 15 maize varieties as materials, the plant height, ear position, stem diameter, internode length, puncture strength, flexure resistance,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fresh weight and soluble sugar content of corn were studied in the filling stage. The contents of total potassium were measured, the lodging resistance of close planting of different genotypes was analyzed, and the indexes of resistance to lodging of maize could be quickly identified. According to the lodging resistance coefficient of each index,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membership function analysis and cluster analysis showed that 10 single indexes could be converted into 4 independent comprehensive indexes which could be used to identify the lodging resistance of maize dense plants. According to cluster analysis, 15 maize varieties were classified into 3 types at grain filling stage, 3 maize varieties including Synzhenda 408 and 8 maize varieties including Xianyu 027 and Xianyu 027 were classified into 3 groups, including Synzhengda 408 and Xianyu 027, respectively. Nong Hua 101 and other 4 maize varieties showed no resistance to inversion.
【作者单位】: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寒地作物种质改良与栽培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5BAD23B05-04) “十二五”农村领域国家科技计划(2013BAD07B01-07)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科技攻关项目(HNK135-02-03、HNK125B-07-12)
【分类号】:S5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平宇;玉米新品种资源孪生玉米[J];中国种业;2000年03期
2 杨引福;嫩玉米早上市玉米芯育苗好[J];北京农业;2000年04期
3 唐劲驰,曹敏建,佟占昌;不同品种玉米与小麦间套作的比较试验[J];杂粮作物;2000年04期
4 朱浩军;对平凉地区玉米品种更新换代及布局的建议[J];甘肃农业科技;2000年10期
5 袁伯英;郑单14是个好玉米品种[J];河北农业;2000年03期
6 刘忠海,张忠军,姜玉国;选购玉米品种应遵循的原则[J];吉林农业;2000年02期
7 ;甜脆玉米品种简介[J];农村实用技术;2000年03期
8 胡远富,李世贵,冯存贵;玉米不同品种子粒脱水速度测定[J];现代化农业;2000年02期
9 郭自伟;墨西哥青割玉米的栽培[J];现代农业;2000年03期
10 ;水玉米问题有望解决[J];现代农业;200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宋鹏飞;王甜甜;毛培;罗梅浩;;不同玉米品种丁布含量及其与抗螟性的关系[A];华中昆虫研究(第八卷)[C];2012年
2 刘祖荫;;发展玉米的加工利用技术提高玉米的综合经济效益[A];食品论文汇编[C];1985年
3 王春虎;陈士林;董娜;蒋爱凤;;豫北平原不同施氮量对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A];中国农作制度研究进展2008[C];2008年
4 王宇翔;;玉米后期倒伏的易损性分析[A];天气、气候与可持续发展——河南省气象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唐红艳;;玉米品种精细化布局气象服务技术[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1气象与现代农业[C];2011年
6 刘治先;;我国优质专用玉米的发展策略[A];2003年全国作物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刘治先;;优质专用玉米的发展策略[A];’2003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8 孙世贤;;种植业结构调整中的玉米生产问题[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协二○○三年学术年会农林水论文精选[C];2003年
9 刘翔;许志刚;;玉米品种对玉米细菌性枯萎病的抗性研究[A];外来有害生物检疫及防除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5年
10 李鲁华;柳延涛;吕新;朱江;;绿洲玉米生态适应性的研究[A];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新疆现代农业论坛”论文专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宽经局;推广普及玉米新品种[N];农民日报;2011年
2 本刊特约撰稿 辛世彪;海南玉米引进的时间与路线[N];海南日报;2013年
3 徐淑珍;玉米倒伏后的补救措施[N];山东科技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宋晓霞;实现良种良法配套 发展优质专用玉米[N];河南科技报;2005年
5 记者 张红梅;玉米新品种威玉17全省推广[N];威海日报;2005年
6 吴桥县农业局 赵风娟;玉米倒伏要早防[N];河北科技报;2006年
7 记者 林强;中种集团推出4个玉米新品种[N];河北农民报;2006年
8 田宜龙;我省21个玉米品种入围全国竞赛[N];河南日报;2007年
9 白玲;农业部全力推广玉米“一增四改”技术[N];山东科技报;2007年
10 高天;如何选购玉米品种[N];新疆科技报(汉);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石红良;我国不同年代玉米品种及其亲本自交系产量和氮效率的变化趋势[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4年
2 张红伟;玉米耐低磷的种质资源评价及耐低磷的遗传基础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4年
3 刘永花;不同熟期玉米品种积温需求定量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4年
4 岳辉;玉米自交系低磷耐性遗传分析[D];沈阳农业大学;2015年
5 李春辉;玉米高密度重组图谱构建及耐旱相关性状的遗传解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6 高庆华;玉米低植酸基因的初步定位和转育应用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3年
7 李圣彦;玉米萜类合成酶基因TPS10表达调控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8 翟立超;玉米品种竞争能力的评价与分析[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9 张霞;控制菌根共生效率玉米基因的定位与功能互补[D];山东农业大学;2015年
10 刘文国;吉单系列玉米品种的遗传基础及演变规律分析[D];吉林农业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晓瑞;黄芪绿肥的品质评价及效应分析[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2 李秀秀;玉米耐低氮杂种优势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3 高杰;不同玉米品种的适应性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4 白翠莹;玉米ZmPROPep1基因转化及转基因抗病聚合育种[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5 吴文丽;施用三种肥料对不同复垦年限土壤Hedley磷形态及玉米产量的影响[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6 叶慧香;转cry1Ie基因抗虫玉米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土壤肥力的影响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7 殷鹏程;玉米株高和穗位高的QTL定位[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8 刘欢玲;七个耐密型玉米品种产量潜力的对比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9 王秋媛;不同株型玉米对套作甘薯光合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5年
10 张秋荣;干旱胁迫对不同基因型玉米苗期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D];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15年
,本文编号:15684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1568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