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肌无力与CTLA-4基因多态性的Meta分析
本文选题:重症肌无力 切入点: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 出处:《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7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基因多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重症肌无力(MG)易感性的关联情况。方法通过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万方、维普、PubMed、Cochrane Library、OvidSP、Wiley Online Library、EBSCO、Elsevier Science Direct、Springer Link数据库检索CTLA-4基因与MG相关的病例对照研究,利用Rev Man 5.3软件计算其基因型和等位基因与MG的关联性。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将MG分为胸腺瘤型MG(TAMG)、胸腺增生型MG(THMG)、自身免疫性MG(AIMG)。Meta分析显示携有CTLA-4基因rs231775 G等位基因的人群罹患MG的风险增高(OR=1.55,95%CI:1.13~2.12,P=0.006)、罹患AIMG的风险增高(OR=1.39,95%CI:1.09~1.77,P=0.007),携有rs733618 CC基因型的人群罹患AIMG的风险增高(OR=3.28,95%CI:1.89~5.70,P0.001),携有rs733618 C等位基因的人群罹患AIMG的风险增高(OR=1.76,95%CI:1.30~2.37,P0.001)。结论 CTLA-4基因rs231775 G等位基因、rs733618CC基因型和C等位基因与AIMG易感性之间有关联性。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multilocus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SNPs) of cytotoxic T lymphocyte associated antigen (CTLA-4) gene and susceptibility to myasthenia gravis (MG). The Rev Man 5.3 software was used to calculat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genotype and allele of CTLA-4 gene and MG. The MG was divided into thymoma type, thymic hyperplasia type, and thymic proliferative type. Autoimmune MG(AIMG).Meta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population with the rs231775 G allele of CTLA-4 gene had an increased risk of developing MG. The risk of developing AIMG was increased in the population with rs733618 CC genotype, and the risk of AIMG was increased in the population with rs733618 CC genotype. The risk of AIMG in the population with the rs733618 C allele was increased. Conclusion the CTLA-4 G allele rs231775 G allele rs733618CC genotype and C allele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susceptibility to AIMG.
【作者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神经内科;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骨科;安徽省肿瘤医院(安徽省立医院西区)急诊内科;
【基金】:安徽省卫生厅医学科研课题(编号:13zc032)
【分类号】:R746.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孔晓彤;王丽华;王健健;单雪;李千;张荟雪;;重症肌无力与多基因多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6年04期
2 彭忠伟;刘肇绩;郑维红;;CTLA-4基因外显子49位点多态性与重症肌无力的相关性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5年05期
3 林晓芳;刘肇绩;郑维红;王文杰;;CTLA-4基因启动子1722位点多态性与重症肌无力的相关性研究[J];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2014年02期
4 ;重症肌无力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12年06期
5 谢琰臣;孙亮;李海峰;张华;姜彬;王淑辉;许春伶;王佳伟;;CTLA-4基因-1722位点多态性与重症肌无力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09年05期
6 毛海婷,王雄彪,张玲,顾洪涛;CTLA-4在重症肌无力患者中的表达及其多态性导致的无效转录研究[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05年04期
7 毛海婷,王雄彪,张玲,顾洪涛;CTLA-4基因多态性在重症肌无力发病机理中的作用[J];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2004年06期
8 郑维红;王文杰;林晓芳;刘肇绩;;血清可溶性CTLA-4表达与重症肌无力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13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夏梦;李海峰;;CTLA-4基因多态性与重症肌无力易感性的关联性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C];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军;PTPN22、CTLA-4基因多态性与胸腺瘤型重症肌无力的相关性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侯红红;贺改涛;刘丽;黄燕萍;;CTLA-4(AT)n多态性与过敏性紫癜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年04期
2 常淑文;夏燕;孙凯旋;严谨;叶敬霆;张轶;束余声;;多维社会支持对重症肌无力行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影响的质性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年08期
3 接明明;黄晓军;万彦婷;洪燕;;重症肌无力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J];武警医学;2017年04期
4 汪煜;陈银河;王文静;刘晓敏;;重症肌无力与CTLA-4基因多态性的Meta分析[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7年04期
5 张进;杨鲲鹏;侯向生;苏彦河;葛晓晴;侯露;姜礼庆;;呼吸训练器对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切除术后肺功能及心理变化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7年05期
6 张晓燕;常婷;杨林;刘沙沙;李柱一;YANG Kun;;MG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与AChR抗体产生的关系研究[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17年02期
7 陈雪姣;仓顺东;;卵巢癌合并重症肌无力疾病的发病机理探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年06期
8 黄再军;吴碧辉;景小琴;;归芪健力丸配合火针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7年05期
9 徐鹏;吕志国;张影;王健;;基于循证医学的重症肌无力中医文献质量评价研究报告[J];世界中医药;2017年01期
10 张金环;吕燕利;侯新平;;中等剂量地塞米松与甲强龙冲击治疗全身型重症肌无力的疗效对比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荣;Rapsyn第2外显子基因多态性与重症肌无力的相关性研究[D];延边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谢琰臣;孙亮;李海峰;张华;姜彬;王淑辉;许春伶;王佳伟;;CTLA-4基因-1722位点多态性与重症肌无力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09年05期
2 彭丹涛;许贤豪;佘子瑜;;新斯的明试验改良结果判定法研究[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07年01期
3 毛海婷,王雄彪,张玲,顾洪涛;CTLA-4在重症肌无力患者中的表达及其多态性导致的无效转录研究[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05年04期
4 毛海婷,王雄彪,张玲,顾洪涛;CTLA-4基因多态性在重症肌无力发病机理中的作用[J];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2004年06期
5 廖晓敏;周细国;石书凡;曾静;;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慢性乙型肝炎易感性的相关性[J];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2013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全仁子,全顺子,张侠;27例重症肌无力患者的记忆功能测评[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年03期
2 陈贯一,陈济东;重症肌无力1348例辨治总结[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3 武力文,白厚喜;以重症肌无力为首发表现的肺癌一例[J];河南肿瘤学杂志;2000年03期
4 邓倩,王国庆,潘瑞华,文静;新生儿重症肌无力4例报告[J];现代康复;2000年03期
5 吴秀丽,张洪,林艾羽,慕容慎行;小儿重症肌无力血清乙酰胆碱受体抗体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0年03期
6 许贤豪;加强重症肌无力临床和基础的协作研究(述评)[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00年04期
7 ;重症肌无力疾病有治了[J];金秋科苑;2000年02期
8 丁惠芳;姚宝琴;王志宏;;重症肌无力咽部表现8例报告[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00年03期
9 谢延香,冯亚茹,岳振芹;重症肌无力的治疗与护理[J];承德医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10 汪绍先,马巍;复方健肌丸治疗重症肌无力102例报告[J];福建医药杂志;200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美蓉;方琪;;老年性重症肌无力的研究进展(综述)[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2 莫雪安;秦超;赖永榕;凌莉;曾丽;马朝桂;彭志刚;;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研究及二例报道[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3 刘卫彬;门丽娜;何雪桃;夏强;黄如训;;我国南方1520例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特点[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4 李柱一;刘绪宏;刘煜;唐丽君;游国雄;;大鼠重症肌无力中枢受损时白细胞介素-1和肿瘤坏死因子变化[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5 杨明山;;重症肌无力的治疗进展[A];第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系统疾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6 张昊;杨明山;徐金枝;卜碧涛;潘邓记;;重症肌无力的免疫疗法[A];第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系统疾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7 杨明山;;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肌无力[A];第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8 崔丽英;李永红;李延峰;管宇宙;张俊宝;;重症肌无力相关抗体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9 李海峰;王淑辉;丛志强;孙兆林;谢琰臣;吕振华;隋爱华;;重症肌无力患者维生素D受体多态性的初步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10 王桂平;李柱一;刘睿;王者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被动免疫模型的建立与评测[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汤江峰;攻克重症肌无力的有心人[N];大众卫生报;2005年
2 一蓑烟雨;重症肌无力不可忽视[N];大众卫生报;2007年
3 健康时报实习记者 井超;肌无力≠重症肌无力[N];健康时报;2009年
4 陈英云 乔蕤琳 记者 赵宇清;重症肌无力治疗有新发现[N];黑龙江日报;2010年
5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副主任医师 邢宏义;睁不开眼 小心重症肌无力[N];大众卫生报;2013年
6 浙江省中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中医师 张丽萍;从虚论治重症肌无力[N];健康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 白毅;重症肌无力治疗将更“给力”[N];中国医药报;2014年
8 张哲浩;我国独创“三孔”式手术成功救治重症肌无力患者[N];光明日报;2014年
9 何钱 贵州省江口县人民医院;一味洋虫治愈重症肌无力[N];中国中医药报;2014年
10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博士 李海峰;重症肌无力治疗时请注意[N];健康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权鑫;MuSK荧光蛋白的制备及rapsyn基因多态性在重症肌无力的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2 李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的体液免疫调节[D];山东大学;2016年
3 王杉;姜黄素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的治疗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4 刘爱东;补体变化和重症肌无力病情的关系[D];第四军医大学;2009年
5 杨燕;重症肌无力的多基因多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D];天津医科大学;2010年
6 杨丽;全血灌流免疫吸附治疗重症肌无力的实验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2年
7 李衍滨;益筋方治疗重症肌无力的实验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6年
8 朱丽君;重症肌无力动物模型的建立及中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于靓霞;间充质干细胞输注治疗重症肌无力的实验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10 张星虎;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岩;抗LRP4抗体对重症肌无力的诱导[D];延边大学;2015年
2 任伟曼;重症肌无力322例临床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3 李媛;重症肌无力不同抗体检测及其临床意义[D];贵阳医学院;2015年
4 刘天芳;不同抗体类型与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手术预后的关系[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5 马豆豆;成骨不全症成人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探索观察、干预糖皮质激素对重症肌无力患者骨骼、肌肉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6 马姗;重症肌无力患者生活质量与睡眠质量分析[D];第四军医大学;2015年
7 丁晓君;TLR3基因多态性与汉族人群重症肌无力的相关性[D];青岛大学;2015年
8 贺雅静;蛋白质4.1R与重症肌无力关系的探讨[D];河南大学;2015年
9 王晓蓓;重症肌无力患者HLA-DQB1易感基因的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5年
10 党丹;我国OMG临床特点及其向GMG转化的预测因素探讨[D];第四军医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6473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1647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