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糖基氟虫腈处理下蓖麻内参基因的稳定性分析
本文选题:蓖麻 切入点:葡萄糖基氟虫腈 出处:《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16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筛选葡萄糖基氟虫腈(GTF)及溶剂二甲基亚砜(DMSO)处理下蓖麻Ricinus communis稳定的内参基因,为研究GTF的韧皮部装载机制提供参考。【方法】选取Actin,ARC,ef1a,Sam DC,TUA6为内参基因,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基因表达量并利用ge Norm,Norm Finder,Best Keeper,Delta CT软件及Ref Finder在线分析工具综合比较不同时间和不同浓度的GTF与DMSO处理后,5个候选内参基因在蓖麻幼苗子叶中表达的稳定性。【结果】各软件分析得出的内参基因稳定性排名依次为ge Norm:Actin=ef1aSam DCARCTUA6;Norm Finder:Sam DCARCActinef1aTUA6;Best Keeper:Actinef1aSam DCARCTUA6;Delta CT:Sam DCActinARCef1aTUA6;Ref Finder:ActinSam DCef1aARCTUA6,而单独分析DMSO处理时,稳定性排名则为:ef1aSam DCActinTUA6ARC。【结论】综合分析GTF和DMSO处理,Actin的表达最稳定;在DMSO处理下,则ef1a最为稳定。
[Abstract]:[objective] to screen the stable internal reference genes of castor Ricinus communis treated with glucosylfluoronitrile and dimethyl sulfoxide (DMSO), and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study of GTF phloem loader. The gene expression was analyzed by 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 Five candidate internal reference genes were treated with different time and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of GTF and DMSO in the cotyledons of castor seedlings by using GE Norm Findern Best Keeper Delta CT software and Ref Finder online analysis tool. [results] the stability of the internal reference gene obtained by the software analysis was: ge Norm:Actin=ef1aSam DCARCTUA6, Norm Finder:Sam DCARCActinef1aTUA6, Best Keeper:Actinef1aSam DCARCTUA6, Delta CT:Sam DCDCActinARCef1aTUA6, CT:Sam DCActinARCef1aTUA6, Ref Finder:ActinSam DCCARCTUA6, and DMSO alone, The stability rank is:: ef1aSam DCActinTUA6ARC.ConclusionThe expression of actin in GTF and DMSO treatment is the most stable, and ef1a is the most stable in DMSO treatment.
【作者单位】: 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天然农药与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71889)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114404110020;20134404130003)
【分类号】:S435.65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王丽娜;李开隆;;毛果杨PGR5基因转南林895杨的分子鉴定及表达量[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5年11期
2 宋志波;刘敏;贾宝光;田雷;曾艳玲;周俊琴;谭晓风;张琳;;油茶总RNA的提取与内参基因的初选[J];经济林研究;2014年02期
3 王金星;张利军;廖资亿;张运根;邱乾栋;孙鹏;孙宇涵;胡瑞阳;卢楠;李云;;刺槐实时定量PCR分析中内参基因的选择[J];林业科学;2014年09期
4 张薇;崔为体;段星亮;汪瑾;沈文飚;谢彦杰;;UV-B胁迫下紫花苜蓿qRT-PCR内参基因的筛选[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5年02期
5 郑夏生;叶国兵;纪晓宇;温羚玲;徐晖;詹若挺;陈蔚文;;岗梅实时荧光定量PCR内参基因的筛选[J];热带作物学报;2015年06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Suitable internal control genes for qRT-PCR normalization in cotton fiber development and somatic embryogenesis[J];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07年22期
2 涂礼莉;张献龙;刘迪秋;金双侠;曹景林;朱龙付;邓锋林;谭家福;张存斌;;棉花纤维发育和体细胞胚发生过程中实时定量PCR内对照基因的筛选[J];科学通报;2007年20期
3 胡瑞波;范成明;傅永福;;植物实时荧光定量PCR内参基因的选择[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9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氟虫腈从2009年7月1日正式开始停用[J];福建农业科技;2009年04期
2 朱国念,吴金涛,刘乾开,孙锦荷;氟虫腈在模拟稻田生态系中降解途径的研究[J];农药学学报;2000年02期
3 朱金文;魏方林;李少南;张自强;朱国念;;氟虫腈对家蚕的急性毒性与安全评价研究[J];农药学学报;2006年01期
4 ;“引爆氟虫腈 增效显奇能”的神秘物质 黄金伴侣[J];湖北植保;2008年03期
5 ;氟虫腈7月1日起全国停用[J];农药研究与应用;2009年01期
6 阮舒恬;丁黎;黄山;;氟虫腈所含主要微量杂质的相关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4期
7 ;氟虫腈从7月1日正式停用[J];植物医生;2009年04期
8 鲁冬林;徐汉虹;;3种新型端炔氟虫腈的合成及杀虫活性[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9 ;欧盟委员会确认氟虫腈使用限制令[J];植物医生;2013年05期
10 冯正娣,吴和生,周群喜,王泉章,韩鹤树,姜凤玲;氟虫腈防治菜白蝶试验[J];农药;199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徐萌;仇雁翎;朱志良;程炳宏;赵建夫;;水中氟虫腈的光解研究[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2 黄家章;刘新刚;董丰收;郑永权;王艳艳;姚建仁;;氟虫腈在水稻土和红壤中的淋溶研究[A];第三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陈经定;范仰东;莫小平;;Bt与氟虫腈混用防治水稻二化螟的效果与技术[A];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论文集[C];2008年
4 施艳红;花日茂;吴祥为;操海群;汤锋;岳永德;;氟虫腈在环境中的降解、转归及其生态影响[A];食品安全的理论与实践——安徽食品安全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沧州市沧县农业局 张明军邋张巧丽;氟虫腈防治甲口虫害效果好[N];河北农民报;2007年
2 顾旭东;氟虫腈被禁,,水稻杀虫剂市场局面将改写[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9年
3 记者 王兆勇 王爱娥;氟虫腈“卷土重来”?[N];农资导报;2011年
4 洪民;16%毒死蜱·氟虫腈乳油[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8年
5 李焱;美撤消注册三种含氟虫腈杀虫剂产品[N];国际商报;2004年
6 江苏连云港立本农药化工有限公司营销副总经理 钟决龙;生产应用前景看好 产能过剩隐患存在[N];农资导报;2008年
7 ;农业部推荐高毒有机磷农药替代品[N];农民日报;2006年
8 侯立功;抓住关键 适时防治[N];山西科技报;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季明;氟虫腈在水体中的光化学降解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6年
2 王耀洲;灰飞虱对氟虫腈抗性机理的初步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3 董健;氟虫腈免疫分析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4 占绣萍;毒死蜱、氟虫腈在薏苡仁和环境中的残留和降解动态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5 黄家章;氟虫腈在土壤中的吸附、淋溶以及降解特性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年
6 吴长兴;毒死蜱和氟虫腈的环境毒理与风险[D];浙江大学;2010年
7 陈宇;灰飞虱对氟虫腈的抗性机制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8 郭敏;氟虫腈在环境中的降解特性与降解机制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9 赵孝宁;氟虫腈在水稻上的残留动态及降解菌的筛选[D];安徽农业大学;2009年
10 李超;小菜蛾对氟虫腈的抗性遗传方式、交互抗性及抗性机理[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6521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1652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