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斑马叶突变体zebra1349的表型鉴定及基因精细定位
本文选题:水稻(Oryza 切入点:sativa 出处:《作物学报》2016年07期
【摘要】:从恢复系育种材料[R128//(R318/R1025)F1]F6中获得一个新的斑马叶突变体zebra1349,突变体秧苗期如果不移栽,与野生型一样表现绿色,移栽后5 d新抽出的叶片包括叶鞘会呈现出与叶脉垂直的黄绿相间的条纹,移栽后30 d抽出的叶片又表现正常绿色,成熟期主要农艺性状与野生型无明显差异。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六叶期斑马叶黄区部位的总叶绿素、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分别下降了55.86%、61.02%、39.34%和47.03%。透射电镜(TEM)观察表明,突变体斑马叶绿区部位叶绿体发育正常;黄区部位叶肉细胞中叶绿体结构异常,类囊体膜退化和分解严重,类囊体基粒片层数量明显减少,片层间距拉大,排列疏松。对zebra1349与正常叶色品种杂交F1、F2代的遗传分析表明该性状受1对隐性核基因调控。利用1192株zebra1349/02428 F2隐性定位群体,最终把ZEBRA1349基因定位在水稻第12染色体In Del标记indel39和indel44之间,其遗传距离分别为0.04 c M和0.17 c M,根据日本晴基因组序列推测,两标记之间的物理距离约为89 kb。本研究为ZEBRA1349基因的图位克隆和功能研究以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奠定了基础。
[Abstract]:A new zebra1349 zebra1349 mutant was obtained from restorer line [R128//(R318/R1025)F1] F6. Five days after transplanting, the newly extracted leaves, including leaf sheaths, showed yellow and green stripes perpendicular to the veins, and the leaves extracted 30 days after transplanting showed normal green, an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main agronomic characters and the wild type in the mature stage, compared with the wild type. The contents of total chlorophyll, chlorophyll a, chlorophyll b and carotenoid in the leaves of zebra at the six-leaf stage decreased by 55.86%, 61.02% and 47.03%, respectively. The observation of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showed that the chloroplast developed normally in the green area of zebra leaves. The chloroplast structure of mesophyll cells in the yellow region was abnormal, thylakoid membrane degraded and decomposed seriously, the number of thylakoid granulocyte lamellae decreased obviously, and the interlamellar spacing was enlarged. The genetic analysis of F _ 1 F _ 2 generation of zebra1349 and normal leaf color variety showed that the trait was regulated by a pair of recessive nuclear genes. 1192 zebra1349/02428 F _ 2 recessive loci were used. Finally, the ZEBRA1349 gene was mapped between in Del marker indel39 and indel44 on rice chromosome 12, with genetic distances of 0.04 cm and 0.17 cm, respectively. The physical distance between the two markers is about 89 kb. This study laid a foundation for map cloning and functional study of ZEBRA1349 gene and molecular marker-assisted breeding.
【作者单位】: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衡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强优势水稻杂交种的创制与应用”(2011AA10A101) 衡阳市科技局重点项目“黄色带状标记基因在两用核不育系中的利用”(2011KZ15)资助 supported by the grants from National High-tech R&D Program of China(863 Program)(2011AA10A101) the Key Project Funded by the Hengy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reau(2011KZ15)
【分类号】:S5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乃亭,魏玉波,布哈丽且木;水稻超绿突变体“绿花舞”[J];上海农业学报;2002年S1期
2 杨朝柱;李春寿;舒小丽;张志转;张磊;赵海军;马传喜;吴殿星;;富含抗性淀粉水稻突变体的淀粉特性[J];中国水稻科学;2005年06期
3 韦存虚;谢佩松;周卫东;陈义芳;严长杰;;水稻脆性突变体叶的解剖结构和化学特性[J];作物学报;2008年08期
4 ;全世界共200000份水稻突变体可供科学研究[J];分子植物育种;2009年02期
5 王立丰;陈月异;;白条纹水稻突变体的光合特性分析[J];热带作物学报;2010年12期
6 ;中国科学家从玉米中提取出抗艾蛋白酶突变体[J];广西科学;2011年01期
7 张水金;郑轶;朱永生;杨东;涂诗航;周鹏;郑家团;黄庭旭;;水稻脆性突变体研究进展[J];福建农业学报;2011年05期
8 李金军;潘日定;陆金根;高荣村;;水稻无种子类突变体的保存方法研究[J];中国稻米;2013年02期
9 陈庆华;;突变体的选择和利用(一)[J];辽宁农业科学;1982年04期
10 陈庆华;;突变体的选择和利用(二)[J];辽宁农业科学;198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易小平;陈芳远;卢升安;周开达;;空间环境诱发水稻突变体特异亲和性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2 戴新宾;张荣铣;许长成;匡廷云;;水稻叶绿素b减少突变体的光抑制特性研究[A];全国植物光合作用、光生物学及其相关的分子生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1年
3 程备久;mail.hf.ah.cn);李展;mail.hf.ah.cn);朱苏文;mail.hf.ah.cn);李纯;mail.hf.ah.cn);李培金;mail.hf.ah.cn);谢传晓;mail.hf.ah.cn);;玉米对生突变体的遗传与分子标记研究[A];第八届全国激光生物学学术会议暨《激光生物学》创刊十周年庆祝会会议指南及论文摘要[C];2002年
4 许晓明;张荣铣;;水稻叶绿素缺乏突变体的吸收光能分配特性[A];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全国学术年会暨成立40周年庆祝大会学术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5 林植芳;彭长连;徐信兰;林桂珠;张景六;;两个新的水稻缺叶绿素b突变体光合作用的热稳定性[A];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第九次全国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6 魏玉波;梁乃亭;布哈丽且木;;水稻永绿突变体及应用价值[A];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核科技、核应用、核经济论坛[C];2005年
7 李鹏;孙明柱;张凤云;高国强;邱登林;李新华;;一个小麦抗寒性突变体的变异分析[A];第六届核农学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交流会暨中国核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核农学分会论文集[C];2011年
8 金卫;;水稻长护颖突变体初步研究[A];全国作物生物技术与诱变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刘军华;陈代词;赵文生;彭友良;;一个水稻抗性类病斑突变体的分子遗传分析[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沈海超;施勇烽;奉保华;王惠梅;徐霞;黄奇娜;吕向光;吴建利;;一个新型水稻斑点叶突变体的鉴定与遗传分析[A];2012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记者 张克;我科学家发现水稻衰老调控分子机制[N];科技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所兵;两个水稻株高突变体变异机制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2 胡运高;直立重穗突变体的遗传分析、候选基因克隆与育种利用[D];四川农业大学;2015年
3 邵继荣;水稻温敏失绿突变体冷激应答的细胞与分子机理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4年
4 任学良;水稻低植酸突变体籽粒的品质与发育特性及相关分子遗传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5 张红心;Ds插入与非插入突变体的分子生物学及生理学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1年
6 谢修志;高梁突变体har1的蓝光超敏感反应及光受体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徐文忠;小麦春化相关基因元件克隆分析与小麦矮化突变体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2003年
8 蒲志刚;水稻航天诱变突变体变异分析及应用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2年
9 Yuenyong Vanichpakorn;两个水稻叶色突变体的生理分析与基因定位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10 白薇;水稻系统获得抗性相关基因的分子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秦亚芝;一个水稻分蘖角度突变体的遗传分析与精细定位[D];四川农业大学;2015年
2 任云;一个水稻小粒矮秆突变体的遗传分析与基因定位[D];四川农业大学;2014年
3 李进;一份水稻叶尖枯萎突变体xynln的表型分析和基因定位[D];四川农业大学;2015年
4 陈华伟;一份辐射诱变玉米雄性不育突变体的遗传鉴定[D];四川农业大学;2015年
5 陈光毅;一个水稻簇生穗突变体的遗传分析与基因定位[D];四川农业大学;2014年
6 文勇;一个水稻多柱头突变体的形态特征和遗传定位[D];四川农业大学;2009年
7 宋素洁;小麦叶色突变体的蛋白质组学及相关基因的表达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8 黄秀之;两个籼稻矮化突变体矮化的生理与分子机理研究[D];扬州大学;2011年
9 向敏;水稻黄叶突变体——安农标810S-1基本特征特性及应用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9年
10 叶亚峰;水稻脆秆突变体遗传与基因定位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6708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1670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