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基因论文 >

氨态氮对菲律宾蛤仔毒理机制研究的内参基因筛选

发布时间:2018-03-31 08:59

  本文选题:氨氮 切入点:菲律宾蛤仔 出处:《生态毒理学报》2017年02期


【摘要】:为了准确和系统地分析NH_3-N对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毒性的分子机制,并对相关基因的转录组学数据进行验证,利用ge Norm和Normfinder这2种软件,以暴露30 d中不同时间点的鳃组织c DNA为模板,从18S r RNA(18S)、beta-actin(Actin)、beta-tubulin(Tubu)、elongation factor 1-alpha(EF1α)、cyclophilin A(Cy PA)、Ubiquitin(Ub)等6个备选管家基因中,筛选可以稳定表达的内参基因,作为转录组学分析的内参基因。以稀释50倍的鳃组织c DNA模板作为检测模板,ge Norm软件分析获得6对备选内参基因的表达稳定性依次为:EF1αCy PAActinTubuUb18S,较优内参为EF1α和Cy PA;Norm Finder软件分析获得6对备选内参基因的表达稳定性为:EF1αActinTubuCy PAUb18S,最优内参基因为EF1α。为了验证上述筛选结果,分别以EF1α和Cy PA作为内参基因研究unigene1的表达趋势,发现以EF1α为内参基因时,unigene1的q RT-PCR的表达趋势与其转录组表达倍数的变化趋势一致。因此确定NH_3-N暴露菲律宾蛤仔后,鳃组织中表达最为稳定的内参基因为EF1α。
[Abstract]:In order to accurately and systematically analyze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NH_3-N toxicity to Ruditapes philippinarum, and verify the transcriptional data of related genes, we used ge Norm and Normfinder software. Using c DNA of Gill tissue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during 30 days of exposure as template, six candidate housekeeping genes, including 18s r RNA-18S DNA, beta-tubulin Tububane, factor 1-alpha(EF1 伪 -cyclophilin A(Cy PAA, Ubiquitin (Ub), were screened for stable expression. As the internal reference gene of transcriptome analysis, using 50 times dilute Gill tissue c DNA template as the detection template, the stability of expression of 6 pairs of alternative internal reference genes was obtained by Norm software. The order of stability was:: EF1 伪 Cy PAActinTubuUb18S. the optimal internal parameters were EF1 伪 and Cy PANORM Finder. The stability of the expression of 6 pairs of alternative internal reference genes was obtained by software analysis. The optimal internal reference gene was EF1 伪, and the optimal internal reference gene was EF1 伪. In order to verify the above screening results, EF1 伪 and Cy PA were used as internal reference genes respectively to study the expression trend of unigene1. It was found that the Q RT-PCR expression trend of EF1 伪 was consistent with that of its transcriptional multiple. Therefore, it was determined that after NH_3-N was exposed to clam larvae, the expression trend of Q RT-PCR was the same as that of EF1 伪. The most stable internal reference group in Gill tissue is EF1 伪.
【作者单位】: 宁波大学海洋学院;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烟台大学生命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406132)
【分类号】:X171.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迪;吴萍;何美凤;李伟;肖调义;褚武英;;qRT-PCR分析鳜鱼内参基因的筛选[J];生命科学研究;2016年03期

2 蒋婷婷;高燕会;童再康;;石蒜属植物实时荧光定量PCR内参基因的选择[J];园艺学报;2015年06期

3 孙亚丽;张德辉;赵亮;夏聪聪;丑敏霞;;铜胁迫下天蓝苜蓿根组织实时定量PCR内参基因的选择[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14年10期

4 LI Bing;CHEN Changsheng;XU Yan;JI Dehua;XIE Chaotian;;Validation of housekeeping genes as internal controls for studying the gene expression in Pyropia haitanensis(Bangiales, Rhodophyta) by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J];Acta Oceanologica Sinica;2014年09期

5 史艳艳;卢洁;王艺磊;王淑红;;17α,20β双羟孕酮诱导鲤卵母细胞最终成熟相关基因表达内参基因的筛选[J];中国水产科学;2014年05期

6 王琦;何毛贤;;合浦珠母贝实时定量PCR内参基因的稳定性比较[J];南方水产科学;2013年06期

7 刘颖;王双耀;高乔;安立会;张鹏;孙静娴;姜志强;郑丙辉;;栉孔扇贝内参基因稳定性研究[J];生态毒理学报;2013年04期

8 罗杰;杜涛;刘楚吾;陈加辉;;不同盐度、pH条件下氨氮对管角螺稚贝毒性影响[J];动物学杂志;2010年03期

9 陈金凤;黄鹤忠;徐汗富;何华敏;范皖苏;丁飞飞;;氨氮对文蛤存活及能量收支的影响[J];海洋科学;2010年03期

10 方军;闫茂仓;张炯明;肖国强;;pH和氨氮对毛蚶稚贝生长与存活影响的初步研究[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丹;李清;王贵禧;马庆华;朱利泉;;平欧杂种榛实时荧光定量PCR内参基因的筛选与体系建立[J];中国农业科学;2017年12期

2 杨俊丽;李希磊;吴雪;崔龙波;;烟台四十里湾扇贝养殖区水环境质量研究与评价[J];渔业研究;2017年03期

3 袁洪梅;杨长奎;杨凤;闫喜武;;总氨态氮对海湾扇贝幼体存活和生长的影响[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17年03期

4 李瑞雪;余三淼;李夏;熊颖媛;蔺珍;唐琰琪;马均;;红苞凤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中内参基因的筛选[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17年03期

5 曹滕飞;丛明;李兆艳;赵建民;吕家森;李成华;;氨态氮对菲律宾蛤仔毒理机制研究的内参基因筛选[J];生态毒理学报;2017年02期

6 马建华;孙毅;王玉国;段永红;;低氮胁迫下高粱实时荧光定量PCR内参基因的筛选[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17年05期

7 张伟;刘佳;董振;李春义;;利用qRT-PCR技术筛选鹿茸生长中心细胞与鹿茸干细胞内参基因[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17年05期

8 许明;伊恒杰;赵帅;张玉文;杨志坚;郑金贵;;显齿蛇葡萄实时荧光定量PCR内参基因的筛选与验证[J];中草药;2017年06期

9 吴雪萍;周于娜;沈夏霜;罗福广;陈宇;潘英;;露空胁迫对管角螺成活率的影响[J];海洋通报;2017年01期

10 王珍珍;黄桂菊;范嗣刚;刘宝锁;张博;苏家齐;喻达辉;;合浦珠母贝matrilin-1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J];南方水产科学;2017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良云;莫歌;王升;唐金富;岳红;黄璐琦;邵爱娟;郭兰萍;;基于实时荧光定量PCR对镉处理下黄花蒿内参基因稳定性的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2014年05期

2 刘金泊;欧静;姚富姣;何磊;奚耕思;魏朝明;;磷化氢诱导下赤拟谷盗实时定量PCR内参基因的筛选[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14年02期

3 蒋晓梅;张新全;严海东;张瑜杨;盛婷;黄琳凯;;柳枝稷根组织实时定量PCR分析中内参基因的选择[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14年01期

4 魏毅东;陈玉;郭海萍;谢华安;张建福;王宗华;;水稻缺素胁迫下实时荧光定量RT-PCR的内参基因的选择[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13年11期

5 张岗;赵明明;张大为;郭顺星;;铁皮石斛实时定量PCR内参基因的筛选[J];中国药学杂志;2013年19期

6 苏晓娟;樊保国;袁丽钗;崔秀娜;卢善发;;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中毛果杨内参基因的筛选和验证[J];植物学报;2013年05期

7 黄琼林;梁凌玲;何瑞;詹若挺;陈蔚文;;青天葵实时荧光定量PCR内参基因的选择[J];中草药;2013年14期

8 黄春红;高燕会;朱玉球;童再康;姜小凤;;石蒜黄烷酮3 羟化酶基因LrF3H的克隆及表达分析[J];园艺学报;2013年05期

9 李冉;李建彩;周国鑫;娄永根;;水稻虫害诱导相关基因实时定量PCR中内参基因的选择[J];植物学报;2013年02期

10 袁伟;万红建;杨悦俭;;植物实时荧光定量PCR内参基因的特点及选择[J];植物学报;2012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永仁;陶秉春;陈成勋;邢克智;;天津沿海天然水质条件下菲律宾蛤仔D形幼虫生长的初步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2 焉翠蔚;徐睿;孙妍;庞军玲;;菲律宾蛤仔提取物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3 何亮华;陈强;甘平旭;王寿昆;陈建业;;维生素D_3对菲律宾蛤仔三种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4 孟范平;肖静;赵顺顺;付海防;;菲律宾蛤仔金属硫蛋白的提取方法优化[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7期

5 袁秀堂;张升利;刘述锡;梁斌;梁玉波;张国范;;庄河海域菲律宾蛤仔底播增殖区自身污染[J];应用生态学报;2011年03期

6 于建华;周玮;夏念丽;;黑石礁海区底质和菲律宾蛤仔资源调查[J];水产科技情报;2013年03期

7 ;胶州湾菲律宾蛤仔资源调查及合理开发利用获可喜成果[J];海洋湖沼通报;1991年03期

8 吴耀泉;张宝琳;孙道元;吕锡缙;;胶州湾菲律宾蛤仔死壳分布与生态环境关系的研究[J];海洋湖沼通报;1993年04期

9 邱澄宇,徐雅言,,陈争;几种金属离子对菲律宾蛤仔张壳的影响[J];厦门水产学院学报;1996年02期

10 蔡立哲,刘琼玉,洪华生;菲律宾蛤仔在高浓度锌铅水体中的金属积累[J];台湾海峡;199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蔡立哲;马丽;高阳;杨丽;;葸、菲、芘、(艹屈)混合液对菲律宾蛤仔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A];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贝类学分会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2 方笑;张福崇;赵海涛;王六顺;;赤潮对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的影响[A];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贝类学分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五次学术讨论会会议摘要集[C];2011年

3 胡广伟;闫喜武;秦艳杰;聂鸿涛;;菲律宾蛤仔生长抑制因子蛋白3基因的分子克隆与表达分析[A];2013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4 苏文;薛钦昭;吴惠丰;曲莹;;铅和锌诱导金属硫蛋白在菲律宾蛤仔组织中的表达[A];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贝类学会分会第十四次学会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5 张学雷;朱明远;C.Bacher;A.J.S.Hawkins;;菲律宾蛤仔的个体生长动力学模型[A];中国科学院海洋科学青年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海洋湖沼科学青年学者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1年

6 王晓宇;周毅;;胶州湾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呼吸排泄作用的现场研究[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7 王六顺;吴新民;赵海涛;张福崇;方笑;;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的资源修复[A];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贝类学分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五次学术讨论会会议摘要集[C];2011年

8 董波;;菲律宾蛤仔能量收支的研究[A];中国海洋与湖沼学会甲壳动物学分会、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与湖沼学会生态学分会200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9 刘慧;方建光;;菲律宾蛤仔苗种的健康生产[A];贝类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摘要[C];2003年

10 张文斌;吕振波;张莹;陈建强;李凡;郑亮;丛旭日;;缺氧胁迫对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生理代谢的影响[A];中国水产学会渔业资源与环境分会2013年学术交流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翟兵;菲律宾蛤仔苗种培育和高效养殖技术有新突破[N];中国海洋报;2004年

2 王云 马平;菲律宾蛤仔的养殖技术(一)[N];福建科技报;2006年

3 王云 马平;菲律宾蛤仔的养殖技术(四)[N];福建科技报;2006年

4 王云 马平;菲律宾蛤仔的养殖技术(五)[N];福建科技报;2006年

5 王云 马平;菲律宾蛤仔的养殖技术(二)[N];福建科技报;2006年

6 王云 马平;菲律宾蛤仔的养殖技术(三)[N];福建科技报;2006年

7 燕京平;海水养殖贝虾建成安全环境风险评价体系[N];中国渔业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卢素敏;菲律宾蛤仔附着变态过程中的差异基因表达与基因克隆[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2 闫喜武;菲律宾蛤仔养殖生物学、养殖技术与品种选育[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5年

3 昝肖肖;胶州湾湿地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和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生物学与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4 刘栋;菲律宾蛤仔在苯并[a]芘胁迫下毒性效应与污染检测技术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5 刘童;基于菲律宾蛤仔的近海多环芳烃生物监测技术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6 刘娜;菲律宾蛤仔(Venerupis philippinarum)在苯并(a)芘胁迫下差异基因的筛选与分子生物标志物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7 梁玉波;菲律宾蛤仔体内寄生帕金虫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南建;南海流花原油和0~#柴油对3种水产经济种类的毒性效应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5年

2 江婷婷;汞对菲律宾蛤仔的生物效应:纳米氧化钛的影响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3 范颖;菲律宾蛤仔养殖在浅海碳循环中的作用[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4 陈丽竹;菲律宾蛤仔无机砷甲基转化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2016年

5 刘晓旭;异帽藻的生长、毒性及饲育中华哲水蚤效果的初步研究[D];大连海洋大学;2016年

6 张龙;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的蛋白分布特性[D];大连海洋大学;2016年

7 李佳;温度和盐度对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热休克蛋白家族基因表达的影响[D];大连海洋大学;2016年

8 陈悦;菲律宾蛤仔凝集素的制备及其在鱼类保鲜中应用的研究[D];大连海洋大学;2016年

9 何亚;红鳍东方渶和菲律宾蛤仔的耗氧率和排氨率研究[D];大连海洋大学;2016年

10 张学开;菲律宾蛤仔不同世代壳色、壳型品系遗传改良研究[D];大连海洋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6900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16900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51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