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RNA抑制HMGA1基因表达对甲状腺乳头状癌K1细胞增殖的影响
本文选题:HMGA-siRNA基因 + 甲状腺乳头状癌 ; 参考:《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6年06期
【摘要】:目的研究HMGA1-siRNA基因对甲状腺乳头状癌K1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HMGA1-siRNA组转染HMGA1的小干扰RNA(siRNA);阴性对照组转染HMGA1的无关序列,并转染甲状腺乳头状癌K1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转染HMGA1-siRNA基因后对K1细胞增殖的影响;RT-PCR法检测正常组、HMGA1-siRNA组和阴性对照组的HMGA1-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三组的HMGA1蛋白表达;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三组HMGA1-siRNA基因转染后K1细胞的侵袭能力。结果 HMGA1-siRNA基因对K1细胞的抑制增殖作用明显,呈现时间-剂量依赖关系;HMGA1-siRNA基因在K1细胞中mRNA和蛋白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组和阴性对照组;HMGA1-siRNA组K1细胞侵袭能力显著低于正常组和阴性对照组。结论 siRNA可以沉默HMGA1基因,减缓甲状腺乳头状癌K1细胞增殖。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HMGA1-siRNA gene on the proliferation of thyroid papillary carcinoma K1 cells.Methods the HMGA1-siRNA group was transfected with small interfering RNAs of HMGA1 and the negative control group was transfected with the unrelated sequence of HMGA1 and K1 cells of thyroid papillary carcinoma.The effect of HMGA1-siRNA gene transfection on the proliferation of K1 cells was detected by CCK-8. The expression of HMGA1 protein in K1 cells was detected by RT-PCR and the expression of HMGA1 protein in K1 cells was detected by Western blot.Results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HMGA1-siRNA gene on K1 cell proliferation was obvious.The expression of HMGA1-siRNA gene in K1 cells in a time-dose dependent manner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normal and negative control groups, and the invasion ability of K1 cells in HMGA1-siRNA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normal group and negative control group.Conclusion siRNA can silence HMGA1 gene and slow down the proliferation of K1 cells in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作者单位】: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外科;安徽医科大学淮北临床学院、淮北市人民医院普外科;
【基金】:安徽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基金(编号:KJ2015B106by)
【分类号】:R736.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肖琴,陈兴美,徐昌良,傅燕萍;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超声特征[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2年05期
2 吴黎敏,李航,徐卫萍;甲状腺乳头状癌92例临床分析[J];陕西肿瘤医学;2003年01期
3 周欢,陈辉,陈贤明;囊性甲状腺乳头状癌误诊1例[J];东南国防医药;2004年01期
4 王红卫,洪涛,刘江华,曹仁贤,文格波;人甲状腺乳头状癌高表达基因片段筛选与克隆[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4年05期
5 林艳丽,王丽曾;甲状腺乳头状癌36例临床病理分析[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04年06期
6 王国亮;张国昌;赵瑾;李锋;;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的分子遗传学研究[J];山东医药;2005年34期
7 贺清明;张修莉;师福才;;甲状腺乳头状癌二次手术治疗体会[J];陕西医学杂志;2006年08期
8 何春年;张静;邢颖;;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治进展[J];现代诊断与治疗;2006年05期
9 梁粉花;付青;戴翠华;王刚平;李江涛;赵明春;;甲状腺乳头状癌与乳头状增生的病理研究[J];肿瘤研究与临床;2006年11期
10 赵尔增;;儿童和青春期甲状腺乳头状癌:形态亚型、生物学行为及预后(英)[J];诊断病理学杂志;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英炜;朱宏;宋月佳;戚基萍;刘娜;;甲状腺透明变梁状肿瘤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分析[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郑薇;张桂芝;谭建;;甲状腺乳头状癌胸骨转移2例病例报道[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30次学术年会暨生物医学工程前沿科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岳林先;马懿;邓立强;蔡志清;王士光;;弥漫硬化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声像图表现[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八届全国腹部超声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4 李沿江;刘燕娜;黄敏;章春泉;皮小兰;蔡建华;李车英;李薇;徐翔;沈孝萍;张诗渊;;甲状腺乳头状癌声像图回顾分析[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三次全国浅表器官及外周血管超声医学学术会议(高峰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5 王全;杨俊杰;沈强;唐卫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手术范围探讨[A];2005年浙江省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6 严峗;;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超声诊断体会[A];2012年浙江省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时嘉欣;田家玮;;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超声造影特点[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8 李逢生;韩琴芳;徐荣;;超声造影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中的初步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9 王建红;赵诚;刘荣桂;牛晓燕;房世保;王正滨;;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超声诊断价值[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八届全国腹部超声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10 王长秋;赵文雯;鲁安怀;柳剑英;梅放;张波;;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坏死后矿化特征研究[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欣;甲状腺乳头状癌风险评估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2 刘宇飞;DLC1基因的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中淋巴管生成关系的临床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3 张凌;促甲状腺激素与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相关的临床基础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4 董鸿;BRAF~(V600E)突变联合临床及病理特征在PTC诊断、预后判断及~(131)I疗效预测中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5 王伟斌;肿瘤克隆起源之争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6 孙团起;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核外分子遗传和表观遗传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7 边学;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与正常腺体组织蛋白质的差异表达分析[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7年
8 陈剑;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病理特征及分子标记物在预测肿瘤生物学行为中的意义[D];复旦大学;2012年
9 董芳;甲状腺乳头状癌合并甲状腺良性疾病的临床特征及风险评估[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10 朱晓丽;甲状腺乳头状癌形态学、免疫表型和分子遗传学特征及其诊断价值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玮;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对促甲状腺激素反应性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2 马恒;术前PLR、NLR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术后无复发生存的预测价值[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3 王倩倩;CCNG2在人甲状腺乳头状癌K1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K1细胞增殖凋亡影响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4 许建辉;慢病毒介导CCDC67转染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生物学活性的鉴定[D];郑州大学;2015年
5 宋广昊;TXNIP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6 张静;甲状腺乳头状癌与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临床病理及相关因素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08年
7 张凤梅;甲状腺乳头状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表达与预后关系的研究[D];青岛大学;2008年
8 许云凤;甲状腺乳头状癌性激素受体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D];青岛大学;2008年
9 翁若鹏;甲状腺乳头状癌344例临床诊断及治疗分析[D];浙江大学;2009年
10 彭坷平;甲状腺乳头状癌外科手术治疗118例疗效观察[D];广西医科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7476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1747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