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睡眠剥夺对大鼠肝生物钟基因及肝损伤标志物表达水平的影响
本文选题:连续睡眠剥夺 + 生物钟基因 ; 参考:《军事医学》2017年03期
【摘要】:目的探讨36 h连续睡眠剥夺(SD)对大鼠肝、肾生物钟基因表达水平及大鼠尿液中肝损伤标志物总胆汁酸(TBA)含量的影响。方法将12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睡眠剥夺组(SD组)。SD组大鼠使用睡眠剥夺仪进行睡眠剥夺,连续36 h后,暴露腹腔取肝、肾,用RT-PCR方法检测大鼠肝、肾组织中生物钟基因转录表达水平的变化情况,并对生物钟基因的蛋白表达产物进行免疫印迹分析;暴露盆腔取尿液,用ELISA试剂盒检测大鼠尿液中肝损伤标志物TBA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D组大鼠肝生物钟基因clock,bmal1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5),肾同种生物钟基因表达水平在睡眠剥夺前后无明显变化。肝生物钟基因的蛋白表达水平与转录水平一致。同时,SD组大鼠与对照组大鼠相比尿液中TBA含量明显上调(P0.001)。结论 36 h连续睡眠剥夺可导致大鼠肝生物钟基因表达和胆固醇代谢紊乱,TBA可作为昼夜节律紊乱致肝损伤效应的无创性生物标志物。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36 h continuous sleep deprivation (SDN) on the expression of liver and kidney clock gene and the content of total bile acid (TBA) in urine of rats. Methods Twelve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normal control group, sleep deprivation group (SD group) and SD group (SD group). After 36 hours of sleep deprivation, liver and kidney were taken from abdominal cavity and liver was detected by RT-PCR method. Changes in the transcription and expression level of the biological clock gene in renal tissue, and Western blot analysis of the protein expression products of the biological clock gene. ELISA kit was used to detect the changes of liver injury marker TBA in urine of rats.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expression of liver clock gene clock bmal1 mRNA in SD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down-regulated (P 0.05), while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kidney allogeneic clock gene had no significant change before and after sleep deprivation. The protein expression level of the liver clock gene is consistent with the transcriptional level. At the same time, the content of TBA in urine of SD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up-regulated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P 0.001). Conclusion 36 h continuous sleep deprivation can lead to liver clock gene expression and cholesterol metabolism disorder TBA can be used as a non-invasive biomarker of liver injury induced by circadian rhythm disorder.
【作者单位】: 兰州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研究室;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应激医学研究室;
【基金】:军队“十二五”重大资助项目(AWS14J011)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资助项目(7164287) 细胞应激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开放基金资助项目(SKLCSB2016KF010)
【分类号】:R57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洪军,马文龙;睡眠剥夺的对策[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2 李求实,王升旭;REM睡眠剥夺后大鼠脑组织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变化[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02年03期
3 刘谦,侯晓华;睡眠剥夺对机体影响的研究[J];临床内科杂志;2005年10期
4 付兆君;马瑞山;;睡眠剥夺对飞行工作能力的影响[J];航空军医;2005年02期
5 刘海弘,彭康,许文学;睡眠剥夺的机制及中药对抗的研究述略[J];中医药学刊;2005年02期
6 宋国萍;苗丹民;皇甫恩;张侃;;睡眠剥夺对词汇背景记忆的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年04期
7 唐晋;谢鹏;;睡眠剥夺在神经科学的研究现状[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8年S1期
8 彭华;贺斌;赵忠新;赵明霞;李雁鹏;夏斌;黄流清;;睡眠剥夺对健康人注意力的影响[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9年02期
9 陈晓翠;沙志晶;;睡眠剥夺对飞行员的影响及预防[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9年11期
10 田艳丽;姚冬芳;;高原与平原对28小时睡眠剥夺认知能力的影响[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金彩;林子江;刘文;蒋索;;睡眠剥夺对人的不同范畴记忆的影响[A];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换届选举暨“‘治未病’及亚健康防治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林子江;何金彩;蒋索;;睡眠剥夺对人的不同范畴记忆的影响[A];2007年浙江省神经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3 张宜静;刘学勇;吴斌;;睡眠剥夺复合情境对模拟航天应急操作绩效的影响[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第七次学术年会会议手册及文集[C];2009年
4 宋国萍;苗丹民;皇甫恩;陈足怀;冯学文;;睡眠剥夺对大鼠学习和行为的影响[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5 杨素荣;孙慧;姚明辉;;连续睡眠剥夺对未成年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及机制[A];中国药理学会第十次全国学术会议专刊[C];2009年
6 常大川;赵忠新;包旭芳;郑良成;张鹏;;30小时全睡眠剥夺后不同时长恢复性小睡对青年男性睡眠惯性的影响[A];第三届中国睡眠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7 赵正卿;向正华;赵忠新;;不同时程REM睡眠剥夺对大鼠下丘脑神经肽S表达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8 李训军;蒋晓江;严家川;张涛;钟代曲;;48小时睡眠剥夺对战士心理状态及血浆皮质醇浓度的影响[A];第四届中国睡眠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9 李砚锋;詹皓;辛益妹;唐桂香;韦四煌;;48h睡眠剥夺对正常男性青年单、双重任务操作能力的影响[A];中国生理学会第六届应用生理学委员会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10 朱红莲;张静芳;张群芳;赵忠新;;REM睡眠剥夺与恢复睡眠及药物干预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nNOS免疫阳性细胞表达数目的影响[A];第三届全国睡眠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刘长云;睡眠剥夺影响人体免疫功能[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2 宋国萍 苗丹民;睡眠缺失对医生的影响及其解决方法[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3 宋国萍 苗丹民;关注医生睡眠[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4 金振蓉;睡得少睡得晚的危害不容忽视[N];光明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亚晶;睡眠剥夺对大鼠心脏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9年
2 李贵海;固本培元、养心安神法对慢性睡眠剥夺大鼠模型作用机制的理论和实验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6年
3 雷煜;睡眠剥夺影响大脑认知功能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6年
4 赵秋影;母亲妊娠期间睡眠剥夺对子代行为的影响及其神经炎症途径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5 彭华;REM睡眠剥夺对大鼠空间记忆的影响机制及莫达非尼的干预[D];第二军医大学;2008年
6 李振;GABA能药物干预对REM睡眠剥夺大鼠认知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8年
7 樊双义;连续作业与睡眠剥夺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0年
8 叶恩茂;睡眠剥夺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9年
9 王贵平;REM睡眠剥夺对大鼠空间记忆、海马CaN的影响及FK506的干预作用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9年
10 李宁;睡眠剥夺对大脑认知能力及脑电特征的影响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建欧;REM睡眠剥夺对大鼠脑内热休克蛋白70和神经元骨架蛋白表达的影响[D];第二军医大学;2003年
2 赵会利;睡眠剥夺后海马蛋白质组学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3 周瑾;睡眠剥夺大鼠海马蛋白质组学研究及维生素C对其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4 姚朝宗;睡眠剥夺对大鼠不同脑区5羟色胺1A受体、多巴胺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D];新乡医学院;2015年
5 郭兴道;基于蛋白质组学技术对睡眠剥夺大鼠血清的初步研究[D];河北北方学院;2015年
6 呙霞;睡眠剥夺小鼠模型的建立及宁心安神法的干预作用[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5年
7 欧阳靖良;睡眠剥夺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及生物信息学分析[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8 彭燕;孕期睡眠剥夺对子代情感和认知功能影响及机制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9 袁蓉;活血安神法“双心”同调对睡眠剥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10 赵典;慢性睡眠剥夺对小鼠认知功能与β样淀粉蛋白及代谢相关分子表达影响[D];遵义医学院;2016年
,本文编号:17951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1795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