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NA基因茎部缺失拮抗干扰素的机制研究
本文选题:H5N1亚型AIV + NA基因 ; 参考:《扬州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H5亚型禽流感病毒(AIV)可引起家禽急性发病和大量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该病毒在自然选择条件下和疫苗选择压下很容易发生变异,形成适应性的优势流行株。自1996年第一株亚洲H5N1亚型高致病性AIV在广东省某发病鹅群被分离到以来,H5N1亚型AIV的NA基因出现了不同形式的缺失,且茎部第49-68位缺失20个氨基酸的缺失株占绝对优势,成为近年来流行的优势流行株。前期研究初步发现,NA茎部缺失有助于H5亚型AIV拮抗干扰素,但相关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以NA茎部缺失的H5亚型AIV为母本,按照已有的禽流感病毒NA基因茎部缺失模式或在NA茎部添加不同长度氨基酸,构建一系列只有NA茎部突变,其他基因与母本病毒骨架一致的全禽源NA突变的重组病毒,测定其生物学特性及拮抗干扰素能力的差异,分析NA茎部缺失在H5N1亚型AIV拮抗干扰素过程中的作用,对发挥拮抗干扰素的功能位置进行定位,该研究对解析H5N1亚型AIV的进化机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1 H5N1亚型AIV NA基因茎部缺失株的构建及生物学特性的测定以一株NA茎部49-68位缺失20个氨基酸和NS1 80-84位缺失5个氨基酸的H5N1亚型AIV(A/mallard/Huadong/S/2005)为母本病毒,构建了 5株突变病毒,分别为NA基因茎部不缺失(rSNA+),缺失5个氨基酸(rSNA-5),缺失10个氨基酸(rSNA-10),缺失15个氨基酸(rSNA-15)和缺失20个氨基酸(rSNA-20),并测定了其生物学特性。结果显示,5株突变病毒的TCID50、EID50和MDT值无显著性差异。其生长曲线表明,NA茎部加长可增强H5N1亚型AIV在MDCK和CEF细胞上的复制能力,而NA茎部缺失会小幅度地提高H5N1亚型AIV在Vero细胞上的复制能力。神经氨酸酶试验表明NA茎部越长NA活性越高。空斑试验显示随着NA茎部的加长空斑直径增大。5株突变病毒以MOI=0.001分别感染CEF和MDCK细胞6h、12h和24h,应用相对荧光定量PCR方法(以GAPDH为内参)检测细胞IFN-α和IFN-β的转录表达水平,结果显示,即在12h内,两种细胞IFN-α和IFN-β mRNA的表达量随着NA茎部的缩短而升高,在24 h随着NA茎部的缩短而降低,表明病毒NA茎部的变化也可以影响细胞干扰素转录水平的表达。因此,NA茎部缺失可以影响病毒的体外复制能力和神经氨酸酶活性以及干扰素转录水平。2 NA基因茎部缺失对病毒拮抗干扰素能力的影响首先,用表达不同NA茎部长度的pcDNA3.1(+)真核质粒转染Vero细胞24h后,加入不同浓度的IFN-β作用24 h,再用突变病毒感染IFN-β预处理过的Vero细胞,测定TCIDs0。结果表明,5个茎部不同长度的NA真核表达质粒对突变病毒拮抗干扰素的能力都有所提高,且真核质粒pcDNA3.1(+)-NA-15和pcDNA3.1(+)-NA-20对突变病毒拮抗干扰素的作用更明显。再将5株突变病毒以MOI=0.001感染不同浓度IFN-β预处理过的Vero细胞,感染后72 h收集细胞上清,测定TCID50,结果显示rSNA+、rSNA-5和rSNA-10在IFN-β浓度达到1600U时,TCID5o滴度变为0;rSNA-15和rSNA-20在IFN-β浓度达到10000U时,仍可以复制。该结果表明,NA分别缺失15个氨基酸和20个氨基酸均提高了H5N1亚型AIV拮抗干扰素的能力。3 NA基因茎部缺失对NS1表达的影响首先,为了获得检测NA和NSI蛋白的抗体,本研究通过扩增NA-20和NS1基因,连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进行原核表达,纯化蛋白后免疫小鼠,获得NA-20和NSI的多抗血清。结果显示,NA-20和NS1多抗血清的反应性良好,不仅可以分别检测NA和NS1自身蛋白,而且NA-20多抗血清还可以检测茎部加长蛋白NA+、NA-5、NA-10和NA-15。其次,5株突变病毒以MOI = 0.001感染CEF细胞,利用Western-blot测定在3 h、6 h、9 h、12 h和24 h时的NA和NS1蛋白表达水平。试验结果显示,在不同时间点,随着NA茎部的缺失,NA蛋白的表达量逐渐减少而NS1蛋白的表达量逐渐增多。最后,各突变病毒感染以400 U IFN-β预处理的Vero细胞后,应用相对荧光定量PCR方法(以M基因作为内参)检测NA和NS1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结果显示,NA茎部缺失20个氨基酸的毒株(rSNA-20),在不同时间点(6h、12h和24h)NS1mRNA的表达量均比其他各缺失株高,且大致呈现出随着NA茎部的缩短NS 1 mRNA的表达量逐渐增加的趋势,但是,NA的mRNA的表达量无显著性差异。综上所述,H5N1亚型AIV NA茎部缺失株拮抗干扰素的作用位点在茎部缺失15或20个氨基酸,可能是通过增强NSI的表达来拮抗干扰素的。
[Abstract]:The results showed that NA stem extension could enhance the replication ability of H5N1 subtype avian influenza virus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NA stem extension could enhance the replication ability of H5N1 subtype avian influenza virus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eletion of NA stem could enhance the replication ability of H5N1 subtype avian influenza virus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NA - 20 and rSNA - 10 increased the expression of NA - 20 and NSI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NA - 20 and rSNA - 20 increased the expression of NA - 20 and NSI .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S852.6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健屏;禽流感病毒[J];中国临床医生;2000年04期
2 周鸿飞;禽流感病毒真面目[J];光明中医;2004年01期
3 ;禽流感病毒分布有明显的地域性相关[J];山东家禽;2004年03期
4 洪水根;各国通力合作 围剿禽流感[J];厦门科技;2004年01期
5 徐瑛;珍爱生命、关注社会、抗击禽流感——7年级生物学课堂实录[J];生物学通报;2004年04期
6 ;低温下的禽流感病毒能存活更长时间[J];饲料与畜牧;2004年06期
7 魏秀俭,李晓鹏;禽流感病毒概述[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8 ;科学与禽流感之间的战争[J];科技资讯;2004年05期
9 ;我国禽流感病毒研究新发现[J];中国牧业通讯;2005年19期
10 范宗理;鸭子可扩大禽流感病毒传播的危险性[J];自然杂志;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晓林;;禽流感和公共卫生[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第12次暨中国动物病理生理学专业委员会第11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2 何义林;叶冬青;;禽流感病毒对人类感染机制的研究进展[A];第二届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春阳;李东;;再论“以科学发展观应对禽流感事件”——评禽流感病毒变种两次恐慌论[A];首届中国黄羽肉鸡行业发展大会会刊[C];2008年
4 邓洁丽;段明星;俞初一;江龙;;聚联乙炔有序组装体在识别禽流感病毒方面的应用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孙恩泽;谢敏;赵海粟;黄碧海;刘书琳;张万坡;张志凌;王汉中;庞代文;;量子点标记禽流感病毒[A];第六届全国化学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黄志坚;陈强;李清禄;王寿昆;江和基;;不同消毒剂对禽流感病毒的杀灭试验[A];福建省科协第八届学术年会分会场“转变饲养方式,,促进海西畜牧业和谐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周祖华;张敏;程礼明;徐彬;沈彩信;;禽流感流行趋势分析[A];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王志宇;张议文;刘桂林;;禽流感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A];全国动物生理生化第十一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9 刘迎芳;饶子和;;禽流感病毒(H5N1)RNA聚合酶PA亚基相关三维晶体结构与功能分析[A];第十一次中国生物物理学术大会暨第九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摘要集[C];2009年
10 韦婷;胡杰;兰彬;陆文俊;苏凯;覃芳芸;;广西暴发中低毒力禽流感情况报告[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会分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农业部动物疫病诊断与流行病学中心主任 崔尚金 博士;候鸟发生禽流感给我们的警示[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5年
2 莫书莹;世卫警告:禽流感或大流行全球经济应警惕[N];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魏红欣;禽流感“啄”痛全球经济[N];国际金融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许凯;狙击禽流感:一场鸟与人的战争[N];国际金融报;2005年
5 新华社记者 杨爱国;防控禽流感需要加强国际合作[N];光明日报;2005年
6 李杨;禽流感疫情不会长期影响农产品期价[N];金融时报;2005年
7 罗政、夏文辉;香港强化防止禽流感措施[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
8 本报记者 张向永 赵秀芹;禽流感让全世界手牵手[N];市场报;2005年
9 ;禽流感病毒能否绝迹?[N];中国石油报;2004年
10 何源;严防禽流感从境外传入我国[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邹镇;H5N1型禽流感病毒和甲型H1N1流感病毒致急性呼吸损伤的机理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年
2 赵蔚;基于磁分离和荧光量子点标记的高灵敏禽流感病毒检测[D];武汉大学;2012年
3 区嘉贤;H7N9禽流感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D];复旦大学;2014年
4 刘三红;禽流感的数学建模及数值模拟[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5 樊兆斌;野鸟源禽流感病毒(AIV)分离株的遗传进化及其致病性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4年
6 桑晓宇;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在豚鼠模型中水平传播的分子机制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7 杨文涛;靶向树突状细胞通用型禽流感病毒重组乳酸菌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5年
8 石霖;北方某省主要亚型禽流感现地调查分析及RT-LAMP检测方法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5年
9 张晓剑;HA蛋白糖基化修饰对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复制、致病性和抗原性的影响[D];扬州大学;2014年
10 朱闻斐;H7N9禽流感病毒致病与传播机制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晓龙;2014年度中国东部候鸟禽流感病毒分离与鉴定[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2 徐晓龙;H5和H7亚型禽流感病毒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3 韩苗苗;一类人畜共患的禽流感传染病传播模型[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4 王秋珍;H9N2禽流感病毒NS1蛋白诱导的氧化应激促进DF-1细胞凋亡[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5 梁威;5株H9N2亚型AIV血凝素结构分析及感染A549细胞的蛋白质组学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5年
6 刘媛媛;MDCK细胞表达鸡ST3GAL I基因对H9亚型禽流感病毒增殖情况的影响[D];河南农业大学;2013年
7 孟芳;H9N2亚型禽流感HA基因演化及其内部基因在H5N2亚型流感病毒演化中的作用[D];山东农业大学;2015年
8 韩雯;山东地区H9N2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及流行毒株分子生物学检测[D];山东农业大学;2014年
9 查国飞;昆虫细胞表达重组H5亚型禽流感HA蛋白及其免疫原性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4年
10 侯群;新疆青格达湖湿地鸟类中H5、H7亚型AIV和NDV流行病学监测[D];石河子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7980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1798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