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X2基因沉默抑制卵巢癌细胞增殖同时促进细胞衰老发生
本文选题:TBX + 卵巢癌 ; 参考:《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3期
【摘要】:卵巢癌已成为致死率最高的妇科恶性肿瘤,缺乏特异性分子靶点是引起其高致死率的重要因素之一.TBX2是发育相关转录因子T-box基因家族成员之一,已证实其在黑色素瘤等多种肿瘤中异常表达.本实验通过免疫组化检测了人良性卵巢囊肿组织与卵巢癌组织中TBX2蛋白表达,并采用CCK8法、克隆形成实验、SA-β-Gal染色等方法,分析了在卵巢癌细胞中敲低TBX2后对细胞增殖和衰老的影响.结果表明TBX2在卵巢癌组织中高表达,同时TBX2基因沉默抑制了卵巢癌细胞增殖和克隆形成,诱导了P21WAF1和P16INK4A表达上调,促进了细胞衰老发生.
[Abstract]:Ovarian cancer has become the most fatal gynecologic malignant tumor. The lack of specific molecular targets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causing the high mortality. TBX2 is one of the members of the T-box gene family associated with development. It has been proved to be abnormal in melanoma and other tumors. The expression of TBX2 protein in human benign ovarian cyst and ovarian carcinoma was detect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and CCK8 method was used to clone and form SA- 尾 -Gal staining. The effects of TBX2 knockout on cell proliferation and senescence in ovarian cancer cells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BX2 was highly expressed in ovarian cancer tissues, while TBX2 gene silencing inhibited the proliferation and clone formation of ovarian cancer cells, induced the up-regulation of P21WAF1 and P16INK4A expression, and promoted cell senescence.
【作者单位】: 天津医科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371329) 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13JCYBJC37200)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131202120011)
【分类号】:R737.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我国学者揭开人类细胞衰老之谜[J];发明与革新;2002年05期
2 ;《干细胞衰老与疾病》已出版[J];解剖科学进展;2009年04期
3 ;细胞衰老的主导基因研究获重要成果[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年04期
4 牟坤,周庚寅;细胞衰老与肿瘤发生及药物治疗[J];生命的化学;2005年04期
5 马杰;章静波;;干细胞衰老[J];医学研究杂志;2007年06期
6 胡兵;安红梅;沈克平;;细胞衰老与肿瘤发生[J];生命科学;2008年03期
7 潘岳;;人为什么会变老[J];农家参谋;2008年08期
8 ;《干细胞衰老与疾病》[J];细胞生物学杂志;2009年05期
9 ;细胞防癌机制新发现[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年06期
10 ;科学家发现抗老新法[J];品牌与标准化;2011年2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季宇彬;刘日嘉;高世勇;;细胞衰老及衰老相关信号途径研究进展[A];肿瘤病因学研究与中西医结合肿瘤综合诊疗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曹流;王丽京;陈誉华;;细胞稳态维系机制与疾病的发生发展[A];细胞—生命的基础——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2013年全国学术大会·武汉论文摘要集[C];2013年
3 朱小飞;李电东;何琪杨;;小檗碱抗过氧化氢引起的细胞衰老的机制[A];2009全国抗衰老与老年痴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4 沈陈军;刘晓平;;细胞衰老机制与肿瘤抑制[A];安徽省药理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5 王倩;王嵘;苗登顺;;Bmi1通过抑制氧化应激诱导骨细胞衰老而发挥延缓骨骼衰老的重要作用[A];中国解剖学会2013年年会论文文摘汇编[C];2013年
6 丁国宪;;MicroRNA and Aging[A];第三届江浙沪三地老年医学高峰论坛暨2012年浙江省老年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金军华;张铁梅;韩彩和;张恩毅;张延;张宗玉;童坦君;;低糖培养对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衰老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A];第八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实验医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8 王元元;陈子兴;岑建农;沈宏杰;何军;梁建英;刘丹丹;姚利;;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与骨髓细胞衰老增加的相关研究[A];第12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9 庞建新;程希远;金宏;高杨;吴曙光;;Sp1对PHA激活的T细胞端酶活性粒酶活性的调节作用[A];第七届中国抗炎免疫药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0年
10 张涛;海春旭;;氧化应激在细胞衰老中的作用[A];中国活性氧生物学效应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一册)[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勇;北大医学部深入开展细胞衰老研究[N];中国医药报;2006年
2 ;探寻人类细胞衰老之谜[N];中国医药报;2002年
3 李京华;初步揭开人类细胞衰老之谜[N];中药报;2002年
4 记者 李京华;我国科学家解细胞衰老之谜[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5 赵冬红;细胞衰老秘密[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年
6 记者 刘霞;美科学家揭示细胞衰老机制[N];科技日报;2009年
7 新字;北大初步阐明人类细胞衰老原因[N];中国医药报;2002年
8 魏衍亮;细胞和生物寿命调控专利技术扫描[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6年
9 付东红;我国科学家追踪P16基因获重要成果[N];光明日报;2002年
10 阿胜;“阴阳失衡”癌细胞自杀[N];医药经济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雷岳山;P53与细胞衰老、自噬和凋亡[D];武汉大学;2013年
2 韦钊;CUL4B通过抑制p53-ROS正反馈环减缓压力诱导的细胞衰老[D];山东大学;2015年
3 周云;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miR-181a对CD4+T细胞衰老的调节作用及信号传导[D];第四军医大学;2015年
4 何玲;SWI/SNF复合物亚基调控细胞衰老及其相关机理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5 苗穗兵;SM22α参与血管平滑肌细胞衰老和血管老化的机制[D];河北医科大学;2016年
6 高延妍;精氨酸甲基转移酶PRMT1在乳腺癌细胞上皮—间质转换和细胞衰老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
7 傅寅佳;BRG1在结肠癌细胞衰老中的作用与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8 葛海燕;糖皮质激素通过钝化细胞衰老分泌表型诱导肺癌化疗耐药的作用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9 沈璐;卵巢衰老中细胞衰老现象初探[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10 伊桐凝;Aspirin抗高糖诱导的内皮细胞衰老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沙明泉;组蛋白甲基转移酶EZH2在力达霉素等药物诱导人结肠癌细胞衰老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2 张毅;吲哚美辛对白血病细胞增殖和细胞衰老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3 谢曦;硫化氢通过上调SIRT1拮抗同型半胱氨酸诱导HT22细胞衰老[D];南华大学;2015年
4 张清和;复制性细胞衰老的触发动力学机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5 宁敏;硫化氢通过上调瘦素信号通路拮抗甲醛诱导的HT22细胞衰老[D];南华大学;2016年
6 侯宏宙;外源过氧化氢抑制拟南芥萌发前期初生根向重力性生长机制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7 李耕;缓激肽对氧化应激诱导的心肌细胞衰老的影响及其机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张娜娜;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神经细胞衰老的作用及药物干预[D];山东大学;2013年
9 韩腾龙;用慢病毒载体介导癌基因建立细胞衰老的模型[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10 刘静;P16基因高表达对细胞衰老的调控作用[D];郑州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8143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1814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