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水产动物源细菌磺胺类耐药基因
本文选题:水产动物源细菌 + 磺胺类耐药基因 ; 参考:《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1期
【摘要】:根据Gen Bank中细菌磺胺类耐药基因Sul1、Sul2和Sul3的保守序列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及相应Taq Man探针,以重组质粒标准品为模板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一种可同时检测上述3种耐药基因的三重荧光定量PCR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敏感性、特异性、重复性及临床菌株检测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定量范围为1×10~1~1×10~8拷贝/反应时,其标准曲线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该方法灵敏度高(3个基因的最低质粒检测限均可达到10拷贝/反应)、特异性强(与其他病原菌及病毒无交叉反应)、重复性好(变异系数均小于2%);对临床菌株的检测结果与药敏试验结果的符合率达94.2%,且整个检测过程可在2 h内完成。所建立的可同时检测Sul1、Sul2和Sul3基因的三重荧光定量PCR方法可用于临床检测细菌的磺胺类耐药基因。
[Abstract]:Three pairs of specific primers and corresponding Taq Man probes were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conserved sequences of sulfamethylamine Sulfur2 and Sul3 in Gen Bank, and the reaction conditions were optimized by using the standard plasmid as template. A tripl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 method was developed for the simultaneous detection of the three drug resistant genes, and the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reproducibility and clinical strains were tes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tandard curve showed a good linear relationship when the quantitative range of the method was 1 脳 10 ~ (-1) ~ 1 脳 10 ~ (8) copy / reaction. This method has high sensitivity (the lowest plasmid detection limit of three genes can be up to 10 copies / reaction), strong specificity (no cross reaction with other pathogens and viruses, good reproducibility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less than 2%), and detection of clinical strains The coincidence rate between the test results and the drug sensitivity test results was 94.2%, and the whole detection process could be completed within 2 hours. The triplex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 method for simultaneous detection of Sul1-Sul2 and Sul3 genes can be used in clinical detection of sulfanilamide-resistant genes in bacteria.
【作者单位】: 广西水产科学研究院;
【基金】:广西水产畜牧科技项目(桂渔牧科201528044) 广西科技攻关项目(桂科攻1355010 3)
【分类号】:S94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路浩;王兴龙;李晓艳;雷连成;鲁景艳;冯新;万家余;李忠义;杨冬;;基因芯片检测细菌耐药基因[J];中国兽医学报;2008年02期
2 王利勤;王晶钰;董睿;张三东;江跃德;陈占莉;李志良;;鸡源致病性大肠埃希菌中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基因的检测[J];动物医学进展;2012年07期
3 李英霞;郭大伟;李洪恩;姚杰;苏利娅;王丽平;;红霉素与四环素耐药基因在猪链球菌临床分离株中的检测[J];畜牧与兽医;2009年10期
4 芮萍;马增军;陈翠珍;段玲欣;郭玉芳;房海;;猪源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主要耐药基因的检测[J];中国兽医学报;2011年06期
5 王冠玉;谭艾娟;吕世明;张剑勇;吴宗芬;;贵州猪 鸡源大肠杆菌质粒介导喹诺酮类耐药基因调查[J];中国兽医杂志;2014年04期
6 金鑫;张文广;张燕军;苏蕊;王瑞军;李金泉;;饲喂不同抗生素对肉牛废弃粪便中四环素耐药基因数量及持久性的影响[J];中国畜牧兽医;2012年10期
7 王丽平,陆承平;动物源性链球菌红霉素耐药基因的分布[J];畜牧兽医学报;2005年09期
8 柳林;张文娟;田召芳;;鸡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基因的检测[J];中国动物检疫;2010年07期
9 李杨;鞠玉琳;李佳佳;;中药复方制剂连黄对沙门氏菌耐药基因aph(3′)-Ⅱa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08年08期
10 金彪;伍成奇;唐攀;邱渊皓;刘万华;武宁;王晶钰;;肉鸡源致病性大肠埃希菌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基因的检测[J];动物医学进展;201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孔繁德;陆承平;彭海滨;徐淑菲;陈琼;;多重PCR技术检测沙门菌两种四环素耐药基因[A];第二届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石燕华;李昌崇;;肺炎链球菌对β-内酰胺类及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基因的研究进展[A];第六届江浙沪儿科学术会议暨儿科学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学术班论文汇编[C];2009年
3 金先庆;李映良;向丽;李长春;罗庆;梁绍燕;宿玉玺;郑改焕;;五种耐药基因在15种332例儿童恶性肿瘤组织中表达的特点及临床应用[A];中国抗癌协会第七届全国小儿肿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4 莫非;;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基因及消毒剂耐药相关基因的检测[A];第五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5 王晶;韩丽霞;;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基因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8年
6 王凤玲;冯秀河;刘静;张竟宇;;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基因及致病毒素基因的研究[A];第五届全国中医药免疫学术研讨会——暨环境·免疫与肿瘤防治综合交叉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7 吕火祥;麇祖煌;胡庆丰;沈蓓琼;;泛耐药产酸克雷伯菌的耐药基因研究[A];2007年浙江省医学检验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8 雷永良;王晓光;陈秀英;;丽水市结核分枝杆菌分离株5种耐药基因突变特点分析[A];2011年浙江省医学会医学病毒学分会、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分会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9 李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及耐药基因研究[A];中国医院协会第十四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7年
10 胡红兵;熊宝华;夏维;王军;康世秀;;新生儿甲氧西林耐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血液感染分离株耐药基因研究[A];第六届全国抗菌药物临床药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徐志勇;深圳发现两个新型耐药基因[N];广东科技报;2007年
2 王其玲 李水根;抗生素新耐药基因被捕获[N];健康报;2003年
3 段军军 熊学莉;“探访”我国第一条肿瘤耐药基因[N];解放军报;2002年
4 本报记者 齐芳;人体肠道菌群耐药基因研究获新突破[N];光明日报;2013年
5 记者 鲍文娟邋通讯员 帅菲斐;深一医生全球率先发现两新耐药基因[N];广州日报;2007年
6 易运文;深圳医生全球首次发现耐药基因[N];光明日报;2007年
7 陈英云 乔蕤琳;我省专家首次确立控制耐药基因表达研究思路[N];黑龙江经济报;2010年
8 记者 陈枫;超级细菌蔓延?实为“耐药基因”![N];南方日报;2010年
9 记者 郭静 通讯员 郝黎 张丹娜;肺癌耐药基因找到了[N];广东科技报;2010年
10 张田勘;滥用抗生素让环境几度呻吟[N];中国绿色时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李德喜;恶唑烷酮类耐药基因cfr和optrA在猪源MRSA和CoNS中流行及传播机制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6年
2 熊文广;抗生素耐药基因在动物肠道中的排布和在微环境中的消减规律[D];华南农业大学;2016年
3 鲁曦;低剂量抗生素刺激条件下耐药基因水平传播的机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4 鲁玉侠;食源微生物耐药基因水平传播抑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王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多中心病原及耐药基因分子流行病学调查[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4年
6 毛锦龙;Ⅱ-Ⅲ级星型细胞瘤体外诱导耐药细胞—干细胞基因及耐药基因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0年
7 叶蕾;广州市水产养殖品中耐药共生菌分布及耐药基因传播机制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8 瞿婷婷;多重耐药肠球菌耐药基因筛选及传播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9 佟盼盼;鸡粪便菌耐药基因及其产ESBLs大肠杆菌耐药性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红美;2014年石家庄地区围产期妇女B族链球菌的耐药性及其耐药基因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2 王佳Z,
本文编号:18177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1817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