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麦光照不敏感基因SSR分子标记的引物筛选
本文选题:燕麦 + 光照不敏感 ; 参考:《分子植物育种》2017年03期
【摘要】:光周期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关键因素之一。燕麦(Avena sativa L.)是长日照作物,必须要经过长日照条件才能正常开花结实,这使燕麦的播种时间以及地理分布都受到了限制。以光照敏感品种白燕1号与光照不敏感品种VOA-8杂交,F_1自交得到210个F_2代群体。以白燕1号、VOA-8及F_2群体为材料,对306对SSR引物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在306对SSR引物中,25对在亲本间表现出多态性,多态率为8.17%。利用筛选出来的25对SSR引物对2个亲本和F_2个体进行进一步检验,9对引物在群体间存在多态性,可用于群体筛选。以上研究为进一步构建燕麦SSR遗传连锁图谱和进行燕麦F_2代群体光照不敏感基因QTL定位提供了帮助。
[Abstract]:Photoperiod is one of the key factors affecting plant growth and development. Avena sativa L. It is a long sunshine crop, which must pass through long sunshine to bloom and bear fruit normally, which limits the sowing time and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oats. Two generations of 210 F _ s were obtained by self-crossing between light-sensitive variety Baiyan 1 and light-insensitive variety VOA-8. 306 pairs of SSR primers were screened from the populations of VOA-8 and F2 of Baiyan No. 1.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mong 306 pairs of SSR primers, 25 pairs showed polymorphism among parents, and the polymorphism rate was 8.17%. 25 pairs of SSR primers were used to further test the polymorphism of 9 pairs of primers in two parents and F2 individuals, which could be used for population screening. These studies provided a useful tool for further construction of genetic linkage map of oat SSR and QTL mapping of light insensitive genes in two generations of oats.
【作者单位】: 吉林省白城市农业科学院;吉林大学植物科学学院;
【基金】:吉林省科技厅重点科技攻关项目(20140203009NY) 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CARS-08)共同资助
【分类号】:S512.6;Q943.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胡斯攀;邹宏达;郭来春;殷长强;刘宏魁;吴颖;张春生;任长忠;原亚萍;;燕麦光周期不敏感基因的分子标记[J];麦类作物学报;2011年05期
2 方元丽;徐冉;丁艳鹏;李伟;王小燕;;大豆抗烟粉虱基因SSR分子标记的引物筛选[J];湖北农业科学;2009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Truong Xuan Sinh(张春生);燕麦光周期不敏感基因克隆与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2 蔡长春;甘蓝型油菜开花时间和光周期敏感性的遗传分析和QTL定位[D];华中农业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恩来;燕麦核心种质构建及其遗传多样性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曼;田娟;刘宏魁;郭来春;王春龙;原亚萍;任长忠;;燕麦光照不敏感基因SSR分子标记的引物筛选[J];分子植物育种;2017年03期
2 陈红梅;;大豆抗病、虫害基因工程研究进展[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邓立宝;广西柿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其对柿角斑病抗病性研究[D];广西大学;2013年
2 王晶;甘蓝型油菜中控制开花的主效QTL簇的解析和“成花素”基因家族的克隆及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3 冯发强;甘蓝型油菜种子胎萌的遗传与QTL定位[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曾宪君;欧洲黑杨(Populus nigra L.)优质核心种质库构建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4年
2 王玉亭;燕麦籽粒皮裸性基因遗传与分子作图[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3 南春芹;加拿大皮燕麦品种在陕西杨凌的适应性和产量评价[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4 相怀军;燕麦种质遗传多样性及坚黑穗病抗性QTL定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5 高帆;苦荞遗传多样性分子评价及其黄酮合成酶CHS基因的克隆[D];山西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章海燕;张晖;王立;郭晓娜;;燕麦研究进展[J];粮食与油脂;2009年08期
2 张志红;张晓科;孙道杰;王向东;付晓洁;;春化和光周期基因在陕西小麦品种中的分布[J];麦类作物学报;2009年03期
3 刘杨;黄海;陶建蜀;李军;;用改良CTAB法从吴茱萸不同组织提取基因组DNA[J];贵阳医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4 任长忠;郭来春;邓路光;莎莉;魏黎明;;中加燕麦合作研究成果及应用途径分析[J];农业科技通讯;2009年02期
5 刘欢;赵桂琴;耿小丽;刘翠茹;;燕麦AFLP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J];草业科学;2008年02期
6 魏黎明;郭来春;沙莉;邓路光;;燕麦新品种白燕2号选育报告[J];作物研究;2007年03期
7 徐冉,张礼凤,王彩洁,王金龙;抗烟粉虱大豆种质资源筛选和抗性机制初探[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5年01期
8 黄相国,葛菊梅;燕麦(Avena sativa L.)的营养成分与保健价值探讨[J];麦类作物学报;2004年04期
9 高志红,章镇,韩振海,沈志军;果梅SSR反应体系的优化[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10 王景雪,孙毅,高武军;一种简便实用的植物总DNA提取方法[J];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贺道华;四倍体棉花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和重要经济性状的QTL定位[D];华中农业大学;2006年
2 陆光远;甘蓝型油菜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基因和抑制基因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D];华中农业大学;2004年
3 沈金雄;甘蓝型油菜杂种优势及其遗传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赵丽娟;荞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2 刘萌娟;陕西大豆品种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3 朴日花;沿海地区南方夏大豆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核心种质构建[D];东北农业大学;2004年
4 张冬玲;中国地方稻种初级核心种质的SSR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核心种质的构建[D];新疆农业大学;2004年
5 刘霞;云南地方稻种资源初级核心种质遗传多样性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迎春;周青平;;燕麦研究最新进展[J];青海科技;2011年06期
2 何春娥;赵秀芬;刘学军;张福锁;;燕麦/小麦间作对小麦生长和锰营养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6年02期
3 李春;齐华;江和文;金路路;白向历;张耀兰;张振平;吴伟光;;辽宁发展燕麦生产的气候适应性研究[J];气象与环境学报;2007年01期
4 孟凡艳;;张家口地区燕麦生产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建议[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5 武俊英;刘景辉;翟利剑;李倩;李立军;;不同品种燕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耐盐性[J];生态学杂志;2009年10期
6 袁甲正;吴学明;;西宁地区栽培燕麦开花生物学特性的研究[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年01期
7 王建书;;燕麦新用途的研究[J];植物杂志;1990年02期
8 拉巴;贡嘎桑布;多吉顿珠;普布次仁;朱勇;秦爱琼;;高寒农区5种燕麦生产性能初步分析[J];西藏科技;2014年01期
9 范远;任长忠;李品芳;任图生;;盐碱胁迫下燕麦生长及阳离子吸收特征[J];应用生态学报;2011年11期
10 马宗泰;颜亮东;张国胜;;青南牧区“圈窝子”燕麦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青海气象;2001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付晓峰;刘俊青;;内蒙古燕麦研究、生产、加工概况[A];内蒙古农学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康泽;周海军;任嘉嘉;;燕麦营养价值与食品加工研究进展[A];走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道路——中国农业机械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3 任鹏;赵宝平;刘景辉;;水分胁迫对不同抗旱性燕麦品种叶片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影响[A];2013全国植物生物学大会论文集[C];2013年
4 何苏琴;荆卓琼;赵桂琴;丁文姣;郭满库;柴继宽;;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燕麦炭疽病病原鉴定[A];“创新驱动与现代植保”——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驻加拿大记者 邹德浩;“燕麦团队”整装待发[N];人民日报;2001年
2 本报记者 吴杰 邹德浩;“燕麦博士”的中国情[N];人民日报;2002年
3 本报记者 王丕屹 邹德浩;旱海来了燕麦博士[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4 新华社记者 胡光耀;让燕麦为中国西部开发添彩[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5 谭玉兰;燕麦应该成为人类第三主粮[N];内蒙古日报(汉);2006年
6 本报记者 范建;建世界最大燕麦产业带[N];科技日报;2007年
7 黄筱声;燕麦的保健功能及市场前景[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8年
8 周扬;任长忠:构建燕麦发展新模式[N];吉林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裴会永;任长忠:情系燕麦二十载[N];粮油市场报;2010年
10 胡新中;燕麦产业应尽快补齐科技短板[N];中国食品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纪菡;施氮对西藏主栽饲草产量、养分累积和氮利用的影响[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2 郑科;小麦及其近缘属种籽粒淀粉特性、燕麦籽粒淀粉生物合成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4年
3 武俊英;燕麦耐盐生理特性及农艺措施调控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9年
4 齐冰洁;燕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9年
5 胡新中;燕麦的酶活性及其食品加工中抑制工艺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6 夏方山;不同老化处理对燕麦种子线粒体结构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7 Truong Xuan Sinh(张春生);燕麦光周期不敏感基因克隆与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8 汪海波;燕麦中β-葡聚糖的化学结构、溶液行为及降血糖作用的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4年
9 田斌强;发芽燕麦淀粉的特性及结构表征[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10 孔令琪;不同老化处理对燕麦种子生理、蛋白质及抗氧化基因的影响[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甄红敏;燕麦灭酶对大鼠血糖、血脂和肠道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2 王超;燕麦脱皮工艺与设备实验研究[D];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2015年
3 武娇;燕麦生物碱合成的诱导调控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4 刘浩;裸燕麦品质评价与燕麦黄酒的酿造[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5 叶雪松;耕作方式对土壤物理性状、酶活性以及燕麦产量的影响[D];内蒙古大学;2015年
6 李涵鑫;燕麦籽粒物性与理化及加工特性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7 李健荣;甘肃省燕麦孢囊线虫病发生、病原学及品种抗性评价[D];甘肃农业大学;2016年
8 赵海波;气调储藏燕麦稳定性的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6年
9 琚泽亮;燕麦中2,,4-D丁酯的残留动态及其对燕麦光合生理、安全性和产量的影响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6年
10 赖婷;燕麦桂圆乳酸菌发酵饮料加工活性成分变化分析与工艺优化[D];福建农林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8432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1843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