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通量芯片和生物信息学探索肌萎缩侧索硬化发病相关基因
本文选题:肌萎缩侧索硬化 + 差异表达 ; 参考:《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年03期
【摘要】:目的从分子水平揭示肌萎缩侧索硬化(ALS)的发病机制,为临床诊疗提供新工具。方法在GEO中检索ALS患者芯片数据,使用BRB-Array Tools、GSEA、GOEAST、TOPPGENE等生物信息学工具进行统合分析。结果对GSE56808和GSE26276两个样本集进行数据挖掘,发现6个共同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样本层次聚类,功能富集主要集中在氧化应激、钙代谢障碍、炎症反应、血管生成、线粒体代谢、其它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PI3K/AKT通路、P38MAPK通路、NOTCH通路等模块上。利用多种分类预测工具构建出一个包含6个特征基因的最优化分类器,基本可用于区分ALS患者和健康对照组。结论利用多种生物信息学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定义了ALS患者分子发病机制的表达特征,为进一步的生物学探索提供了依据。
[Abstract]:Objective to reveal the pathogenesis of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 at molecular level and to provide a new tool for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Methods the data of ALS patients were retrieved in GEO, and the bioinformatics tools, such as BRB-Array tools, BRB-Array tools, GOEAST, TopPGENE and so on, were used for integrative analysis. Results six common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were found in GSE56808 and GSE26276 samples, and cluster was carried out at sample level. The function enrichment was mainly focused on oxidative stress, calcium metabolism disorder, inflammatory reaction, angiogenesis and mitochondrial metabolism. Other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include PI3 K / AKT pathway, P38 MAPK pathway, NOTCH pathway and other modules. An optimal classifier consisting of six characteristic genes was constructed by using a variety of classification and prediction tools, which can be used to distinguish ALS patients from healthy controls. Conclusion various bioinformatics methods are used to define the expression characteristics of molecular pathogenesis in patients with ALS from different angles, which provides a basis for further biological exploration.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内科;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血液内科;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资助项目(No.81400122)
【分类号】:R744.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房效莉;曹幸毅;梅倩倩;张进进;吴士文;;肌萎缩侧索硬化与其他神经变性病重叠的研究进展[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朱文浩;骆翔;黄晓江;王伟;周匡果;;基于高通量芯片和生物信息学探索肌萎缩侧索硬化发病相关基因[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王雅琴;袁毅;唐北沙;;9号染色体开放阅读框72基因六核苷酸GGGGCC致病性重复扩增在神经系统变性病中的研究进展[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4年08期
2 邓燕芬;刘运海;田田;;结合蛋白TDP-43与神经变性疾病[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4年03期
3 吴琪;黄林欢;姚晓黎;郑一帆;梁银杏;方莹莹;张成;;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轻度认知功能损害[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1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樊东升;关注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的临床诊治[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05年05期
2 景慧,申世平;肌电图在诊断肌萎缩侧索硬化中的作用[J];现代医药卫生;2005年17期
3 蒋雯巍;蒋雨平;;肌萎缩侧索硬化的治疗进展[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06年04期
4 卢少军;龚林;赖福生;孙月娟;焦冬生;;肌萎缩侧索硬化202例临床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2006年05期
5 ;肌萎缩侧索硬化自评量表[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8年08期
6 冉敏;苏慧;吴士文;;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流涎的综合治疗[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9年01期
7 郭洁;汪志云;;肌萎缩侧索硬化治疗研究现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9年03期
8 ;微RNA可用于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J];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10年01期
9 杨芳;;肌萎缩侧索硬化的诊治[J];中国全科医学;2011年03期
10 孙大勇;韩杰;李雪娇;刘晶;宋春莉;;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9例:短期效果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惠芳;樊东升;沈扬;张俊;张华纲;鲁明;王小飞;康德宣;;肌萎缩侧索硬化115例院前误诊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2 罗永梅;;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健康教育需求分析及对策[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内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3 韩立影;方琪;;自噬在肌萎缩侧索硬化中的生物学意义[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4 季滢;卫玲;邓敏;汪凯;樊东升;;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认知改变的临床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5 李如奎;;肌萎缩侧索硬化[A];第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施天明;丁美萍;;53例肌萎缩侧索硬化临床诊断过程分析[A];2007年浙江省神经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7 李晓光;崔丽英;张江鹄;;肌萎缩侧索硬化易感基因研究进展及展望[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8 苏宗权;吴志英;王柠;;肌萎缩侧索硬化致病基因研究新进展[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9 张俊;徐迎胜;郑菊阳;张朔;康德tD;樊东升;;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痛觉通路的传导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10 解自行;黄红云;陈琳;郗海涛;张峰;刘彦铖;;肌萎缩侧索硬化的药物治疗进展[A];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第四届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李晓光;“渐冻人”治疗不要轻信广告[N];大众卫生报;2007年
2 李晓光;渐冻人治疗 不能轻信广告[N];健康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倪旺;我国肯尼迪病患者基因型表型关系及其与肌萎缩侧索硬化临床特点比较[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2 林一聪;肌萎缩侧索硬化多态性关联分析及基因突变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09年
3 张洁;重复电刺激对肌萎缩侧索硬化的应用价值及散发性肌萎缩侧索硬化基因突变与多态性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4 肖向建;肌萎缩侧索硬化体外培养模型的建立[D];河北医科大学;2005年
5 张碧云;肌萎缩侧索硬化的磁共振结构与功能成像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6 殷飞;肌萎缩侧索硬化信号传导通路蛋白表达谱筛选和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7 邹漳钰;肌萎缩侧索硬化的遗传学和基础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8 史树贵;一个肌萎缩侧索硬化家系致病相关基因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3年
9 傅丽兰;肌萎缩侧索硬化的重复神经电刺激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10 陈慧芳;肌萎缩侧索硬化转基因鼠模型腰髓差异表达基因及可变剪接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愉;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脑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MRI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2 刘安;肌萎缩侧索硬化的药物治疗进展[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3 殷飞;肌萎缩侧索硬化与线粒体功能障碍的关系[D];吉林大学;2007年
4 王家伟;肌萎缩侧索硬化数据库的建立与应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年
5 冯俊强;肌萎缩侧索硬化发病机制与治疗[D];吉林大学;2011年
6 段枫;肌萎缩侧索硬化临床病例分析及病因研究[D];军医进修学院;2001年
7 施天明;53例肌萎缩侧索硬化临床诊断过程分析[D];浙江大学;2007年
8 卢福昌;肌萎缩侧索硬化的临床与肌电图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年
9 甘正佩;肌萎缩侧索硬化中医证候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10 缑元冲;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8553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1855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