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基因论文 >

植物乳杆菌LY-78乳酸脱氢酶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发布时间:2018-05-23 12:10

  本文选题:植物乳杆菌 + 乳酸脱氢酶 ; 参考:《食品科学》2017年08期


【摘要】:目的:探究植物乳杆菌LY-78菌株全部5个乳酸脱氢酶基因及其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方法:应用多种生物信息学软件对植物乳杆菌LY-78菌株的5个乳酸脱氢酶基因及氨基酸序列进行结构分析和功能预测。结果:植物乳杆菌LY-78中5个乳酸脱氢酶的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均具有较高的保守性,均为位于细胞质的热稳定性、非分泌、非跨膜蛋白,除了ldh L3基因,其余4个基因均具有各自高度保守的功能位点和结构域,均存在典型的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NAD~+)结合位点序列GXGXXG。结论:乳酸脱氢酶D1(D1-lactate dehydrogenase,D1-LDH)、D2-LDH、L1-LDH及L2-LDH均具有完整的功能位点和结构域,很可能具有真正的乳酸脱氢酶活性,L3-LDH由于缺失NAD~+结合结构域和功能位点,因而可能不具有乳酸脱氢酶活性,这些分析结果为今后植物乳杆菌乳酸脱氢酶基因改造和苯乳酸合成代谢机制研究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
[Abstract]:Aim: to investigate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all 5 lactate dehydrogenase genes and their encoded proteins in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LY-78 strain. Methods: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5 lactate dehydrogenase genes and amino acid sequences of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LY-78 strains were analyzed and predicted by bioinformatics software. Results: the nucleotides and amino acid sequences of five lactate dehydrogenase in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LY-78 were all highly conserved, all of them were located in the cytoplasmic thermal stability, non-secretory, non-transmembrane protein, except for ldh L3 gene. The other four genes all had their own highly conserved functional sites and domains, and all had typical 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NAD- binding site GXGXXG. Conclusion: L1-LDH and L2-LDH have complete functional sites and domains. It is possible that L3-LDH has no lactate dehydrogenase activity due to the absence of NAD- binding domain and functional site. These results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further study of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lactate dehydrogenase gene transformation and the metabolic mechanism of phenyllactic acid biosynthesis.
【作者单位】: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食品学院;国家杂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基金】: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YJSCX2016-Y37) 黑龙江省青年科学基金项目(QC2014C020)
【分类号】:TS20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磊;王丽;钟青萍;;植物乳杆菌活的非可培养状态的初步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3年16期

2 沈莲清;苏光耀;王向阳;;植物乳杆菌素研究进展[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06年05期

3 武浩;朱拓;孔艳;陈卫;张灏;杨建磊;;植物乳杆菌的吸收和荧光光谱研究[J];光学学报;2010年01期

4 王水泉;包艳;董喜梅;苏芳;姚国强;张和平;;植物乳杆菌的生理功能及应用[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0年04期

5 黄珊珊;刘晶;赵征;;植物乳杆菌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菌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对比研究[J];中国乳品工业;2010年10期

6 张树军;狄建军;白靓;黄凤兰;穆莎茉莉;魏永春;张国文;;泡菜中植物乳杆菌的分离及鉴定[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4期

7 于志会;刘志强;;植物乳杆菌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8 孙进;乐国伟;施用晖;苏广伟;;植物乳杆菌黏附大鼠小肠黏液及机制的研究[J];微生物学杂志;2006年02期

9 冉咏兰;;泡菜中高产酸植物乳杆菌的分离及筛选[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1年04期

10 王海宽;陈冲;王应东;沈发迪;;以食品级原料进行植物乳杆菌发酵及其抗真菌活性的研究[J];天津科技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肖仔君;钟瑞敏;陈惠音;杨汝德;;植物乳杆菌的研究进展[A];第三届“益生菌、益生元与健康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张广敏;王炜;崔卫东;龙萱杞;常伟;包慧芳;詹发强;林瑞峰;杨蓉;;植物乳杆菌高密度增殖发酵条件的研究[A];2008年中国微生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3 徐为民;徐幸莲;周光宏;;肉用发酵剂对肠道菌生长影响的研究[A];2001年肉类科技交流会暨中国畜产品加工研究会第三届肉类科技大会论文集[C];2001年

4 杨锡洪;吴海燕;解万翠;杨磊;李思东;陈建娣;;咸鱼风味快速形成技术[A];“亚运食品安全与广东食品产业创新发展”学术研讨会暨2009年广东省食品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黄怡;王士长;刘金萍;;一株植物乳杆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A];第三届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暨动物微生态企业发展战略论坛论文集[C];2006年

6 赵运星;肖萍;王菁蕊;王金菊;王艳萍;;植物乳杆菌KF5产抑菌物质发酵条件的研究[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7 何志刚;梁璋成;陆东和;任香芸;李维新;林晓姿;;枇杷酒植物乳杆菌R23苹果酸乳酸发酵动力学研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8 王海宽;陈冲;王应东;;酸粥中抗真菌活性乳酸菌的筛选以及在酸奶中的应用[A];第五届全国微生物资源学术暨国家微生物资源平台运行服务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植物乳杆菌[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川;植物乳杆菌NCU116的益生功能及其作用机制[D];南昌大学;2015年

2 张莉;植物乳杆菌的黏附特性研究及其在益生菌干酪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13年

3 于志会;益生性降胆固醇植物乳杆菌的筛选、发酵特性及体内功效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4 王辑;产胞外多糖植物乳杆菌的分离筛选、分子表征及其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5 冯美琴;植物乳杆菌胞外多糖发酵、结构鉴定及其功能特性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6 田丰伟;缓解氧化应激乳酸菌的筛选、表征和功能评价研究[D];江南大学;2012年

7 赵山山;植物乳杆菌ST-Ⅲ盐应激反应及其协同保护作用的研究[D];江南大学;2014年

8 陈臣;植物乳杆菌ST-Ⅲ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及其对低聚果糖代谢通路的解析[D];江南大学;2014年

9 李维新;优良MLF乳酸菌选育及其产酶特性研究与应用[D];福建农林大学;2012年

10 胡斌;植物乳杆菌胆盐耐受评价及内在影响因素分析[D];江南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爱茹;豆渣固定化植物乳杆菌的特性研究及其干粉制备[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2 费永涛;一株植物乳杆菌的分子鉴定及其亚硝酸盐降解相关基因敲除[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3 王盼;植物乳杆菌DMDL9010中亚硝酸盐还原酶的克隆表达、纯化及酶学性质[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4 梁丛丛;富硒益生菌的筛选及饲喂对蛋硒含量的影响[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5 朱敏;乙醇胁迫对乳酸杆菌代谢活力及膜结构的影响[D];石河子大学;2015年

6 姜雄韬;植物乳杆菌ZJ316产细菌素遗传性状改造的初探[D];浙江工商大学;2015年

7 辛跃强;低聚半乳糖对肠道益生菌作用机理的研究[D];齐鲁工业大学;2015年

8 王晓慧;人参多糖联合植物乳杆菌抗氧化及免疫调节活性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5年

9 栾畅;植物乳杆菌Sc52联合牛蒡低聚果糖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作用[D];吉林农业大学;2015年

10 王明慧;降解亚硝酸盐的高效植物乳杆菌的电子束诱变育种[D];吉林农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9246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19246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7e6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