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基因论文 >

植物甾醇酯对大鼠主动脉衰老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5-23 22:04

  本文选题:植物甾醇酯 + 主动脉衰老 ; 参考:《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7年08期


【摘要】:目的:探讨植物甾醇酯延缓大鼠主动脉衰老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42只12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植物甾醇酯干预组,分别喂食基础饲料、高脂饲料和高脂加2%植物甾醇酯(W/W)饲料6个月。采用HE染色法和Masson染色法对主动脉横截面石蜡切片进行染色,观察主动脉组织的病理学改变,对血管壁平滑肌细胞和胶原纤维的绝对面积进行图像分析。检测血浆脂质蛋白、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丙二醛(MDA)的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分别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的方法评估主动脉组织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植物甾醇酯干预组的血浆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相反(P0.05),甘油三酯的水平没有统计学差异;主动脉内膜和中膜的增厚以及平滑肌细胞的迁移均得到改善;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和胶原纤维的含量显著下降(P0.05);血浆AGEs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机体的抗氧化功能有所提升,血浆MDA的含量显著减少(P0.05),SOD和CAT活性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PARγ的表达下调,SIRT1的表达上调(P0.05)。结论:植物甾醇酯能够延缓大鼠主动脉的衰老。其机制可能与降低机体活性氧的生成有关。植物甾醇酯可能通过激活SIRT1或抑制PPARγ的表达而发挥作用。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and mechanism of phytosterol ester on aortic aging in rats. Methods: Forty-two 12-month-old female SD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model group and phytosterol intervention group. They were fed with basic diet, high-fat diet and high-fat diet plus 2% phytosterol ester W / W for 6 months, respectively. The paraffin sections of aorta were stained by HE staining and Masson staining. The pathological changes of aorta were observed and the absolute area of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 and collagen fibers were analyzed. The contents of plasma lipid protein,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 (AGES), malondialdehyde (MDA) and the activities of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and catalase (CAT) were determined. Real-time PCR and Western blot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mRNA and protein in aortic tissue silencing signaling factor 1 (SIRT1) and 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 纬 (PPAR- 纬), respectively.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model group, the levels of plasma total cholesterol an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in the phytostero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while the level of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was opposite to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but the level of triglyceride had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The thickening of intima and medial membrane of aorta and the migration of smooth muscle cells were improved. The contents of smooth muscle cells and collagen fibers in aorta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P0.05), the content of plasma AGE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P0.05), and the antioxidant function of the body was improve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activity of MDA and CA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expression of PPAR- 纬 was down-regulated and the expression of sirt1 was upregulated (P0.05). Conclusion: phytosterol ester can delay the aging of rat aorta. The mechanism may be related to reducing the production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Phytosterols may play a role by activating SIRT1 or inhibiting the expression of PPAR 纬.
【作者单位】: 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武汉科技大学营养与慢性病防治研究所;
【基金】:2013年BASF国际健康研究基金项目课题(亚洲)
【分类号】:R5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俊东;糜漫天;;植物甾醇降低血胆固醇作用的研究进展[J];重庆医学;2006年19期

2 张强;赵新淮;;植物甾醇及其抗癌作用[J];中国油脂;2006年10期

3 洪燕;;植物甾醇酯胶囊对心血管疾病相关脂类指标的影响[J];营养健康新观察;2007年02期

4 黄克武;李和;严梅和;;紫外标记植物甾醇的高效液相色谱分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3年04期

5 张蕾;陈庆森;阎亚丽;庞广昌;;植物甾醇对心血管疾病作用的研究现状[J];食品科学;2013年23期

6 迟玉明;赵f^瑛;迟玉成;;植物甾醇·甾烷醇及其降血清胆固醇的作用[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6年05期

7 申雁冰;王敏;王永乐;;反应介质对植物甾醇侧链生物降解的影响[J];天津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8 Sam Sun;翟鹏贵;彭启辉;姚晖;;新资源食品原料植物甾醇和植物甾醇酯的安全与应用[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11年01期

9 艾丽艳;许嘉;罗凤基;李勇;;植物甾醇酯降胆固醇作用的人体干预实验研究[J];首都公共卫生;2012年01期

10 张波;刘河汝;安秀峰;代晓曼;;植物甾醇的安全性研究进展[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韩军花;杨月欣;;植物甾醇的性质、功能及应用[A];营养与保健食品研究及科学进展学术资料汇编[C];2002年

2 Ralf Zink;;植物甾醇:心脏保健之全球发展趋势[A];全国公共卫生与食物营养高层论坛暨中国营养学会与保健食品分会第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洪燕;;植物甾醇酯胶囊对心血管疾病相关脂类指标的影响[A];营养健康新观察(第三十五期):膳食营养与血脂异常[C];2007年

4 吴英艳;徐世民;李娟;;植物甾醇的提取研究[A];第三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上)[C];2006年

5 陈静;屈凌波;李亚平;袁金伟;王琬琼;;植物甾醇酯的合成[A];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全国应用化学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倪红玉;温超;周岩民;;植物甾醇的乳化及其应用研究进展[A];生态环境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和第七届全国畜牧兽医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T06饲料卫生与安全专题[C];2012年

7 沙鸥;;Δ~5-、Δ~(5,22)-植物甾醇琥珀酸单酯质谱规律与特征研究[A];第十届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年会暨第十届全国原子光谱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盛漪;;植物甾醇生理功能及其研究进展[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韩军花;何梅;周ff;王国栋;杨月欣;;50种常见药食两用及中草药中植物甾醇的含量研究[A];中国营养学会第十次全国营养学术会议暨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10 冯妹元;韩军花;刘成梅;杨月欣;;常见精练油中植物甾醇测定方法的建立及含量分析[A];中国营养学会论文汇编之二[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刘艳芳整理;膳食植物甾醇摄入量高 有益于心脏健康[N];中国食品报;2009年

2 罗雯瑶 本报记者 王春;植物甾醇玉米油真能降低胆固醇吗?[N];科技日报;2009年

3 张淑丽;全球植物甾醇市场简析[N];中国医药报;2010年

4 徐铮奎;血管内的清道夫——植物甾醇[N];中国医药报;2012年

5 记者王宏进;高含量植物甾醇玉米油即将面世[N];中国食品报;2009年

6 蔡惠英 记者 刘红兵;长寿花植物甾醇玉米油新产品问世将成新亮点[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张建梅;呵护“心”健康[N];中国质量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林洵;金龙鱼植物甾醇玉米油针对胆固醇 引领行业发展新方向[N];健康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李仁丰;金龙鱼植物甾醇玉米油在美国获产品创新大奖[N];健康报;2010年

10 马学民 刘静;中国第一个健字号植物甾醇玉米油诞生[N];中国食品质量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陈茂彬;植物甾醇酯的制备、生物活性及应用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2 岳秋林;植物甾醇单体及氧化物对酿酒酵母的作用机理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5年

3 高俊兰;植物甾醇氧化物及纳米核磁造影剂的细胞毒性效应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5年

4 胡银洲;食用油中植物甾醇氧化物风险评估、劣变机理及控制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7年

5 杨英;微生物转化植物甾醇制备甾体药物关键中间体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申雁冰;羟丙基-β-环糊精对分枝杆菌降解植物甾醇的影响[D];天津科技大学;2008年

2 李泉;多原料植物甾醇络合水解法提纯及合理配比初探[D];青岛大学;2007年

3 任明星;水溶性植物甾醇琥珀酰糖酯的制备及性质研究[D];江南大学;2015年

4 张斌;负载型催化剂合成植物甾醇酯及其结晶纯化工艺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4年

5 吴红卫;新型植物甾醇法合成氢化可的松关键中间体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5年

6 马素换;芝麻植物甾醇提取与氧化特性的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5年

7 谷颖;植物甾醇作为蛋鸡饲料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价及对胆固醇代谢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8 赵航;植物甾醇代替胆固醇对脂质体稳定性的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6年

9 彭超;高纯度植物甾醇酯制备及放大工艺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6年

10 昌超;茶叶籽中植物甾醇的提取及其降血脂功能评价[D];湖南农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9265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19265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da7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