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抗虫棉对根际土壤Bt蛋白残留和养分含量的影响
本文选题:转基因抗虫棉 + Bt蛋白 ; 参考:《江苏农业科学》2017年06期
【摘要】:以转基因抗虫棉SGK321及其亲本常规棉石远321为研究对象,采用ELISA试剂盒法检测其在不同生育期根际土壤的Bt蛋白残留量,同时比较根际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转基因抗虫棉SGK321根际土壤Bt蛋白残留量在整个生长期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在各生育期均与亲本差异显著,其中蕾期转基因较亲本高996.09%。在整个生长期,2种棉花根际土壤各养分含量的变化不同,二者根际土壤硝态氮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仅在苗期、花铃期差异显著;转基因抗虫棉SGK321根际土壤中铵态氮含量呈下降趋势,在蕾期、花铃期与亲本差异显著;其速效磷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亲本常规棉呈上升趋势,其中苗期转基因较亲本低40.13%。研究发现,转基因抗虫棉SGK321根际土壤Bt蛋白残留量和养分含量主要受转基因棉花种植及生育期的影响。
[Abstract]:The BT protein residues in rhizosphere soil of transgenic insect-resistant cotton (SGK321) and its parent cotton Shiyuan 321 were detected by ELISA kit method, and the changes of available nutrients in rhizosphere soil were compar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T protein residues in SGK321 rhizosphere soil of transgenic insect-resistant cotton increased first and then decreased during the whole growing period, and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ransgenic cotton and their parents at each growth stage, among which the transgenic plants at bud stage were 996.09% higher than their parents in bud stage. The contents of nitrate in rhizosphere soil of two cotton varieties were different in the whole growing period, and the nitrate content in rhizosphere soil decreased, only in seedling stage,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at flowering and boll stage. The content of ammonium nitrogen in the rhizosphere soil of transgenic insect-resistant cotton (SGK321) showed a decreasing trend, and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flower and boll stage in bud stage, and the content of available phosphorus in transgenic cotton decreased first and then increased, and the content of available phosphorus increased in parent conventional cotton, and 40.13% lower than that of parent in seedling stage. It was found that BT protein residue and nutrient content in SGK321 rhizosphere soil of transgenic cotton were mainly affected by planting and growing period of transgenic cotton.
【作者单位】: 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基金】: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编号:201509044)
【分类号】:S5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若海,李秀兰;我国转基因抗虫棉应用现状及建议[J];生物技术通报;2000年05期
2 ;转基因抗虫棉在江苏培育成功[J];致富之友;2000年11期
3 ;中国推广自行培育的双价转基因抗虫棉[J];中国土特产;2000年04期
4 田素华,吕克;转基因抗虫棉95-1[J];农业科技通讯;2001年05期
5 谢德意;转基因抗虫棉研究进展、问题及对策[J];中国棉花;2001年02期
6 田素华,吕克;转基因抗虫棉95-1[J];北京农业;2001年03期
7 倪万潮;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国抗22[J];江苏农业学报;2001年02期
8 ;双价转基因抗虫棉[J];技术与市场;2001年05期
9 胡国祥,贺玉贵,卢才文,黄健,胡钰;不同试验条件对转基因抗虫棉主要性状鉴定的影响[J];江西棉花;2001年04期
10 田素华,吕克;转基因抗虫棉95-1[J];农村新技术;200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建彬;周世象;朱春生;;湖南转基因抗虫棉发展的现状与对策[A];中国棉花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2 李雪源;龚照龙;王俊铎;郑巨云;艾先涛;梁亚军;吐逊江;多力坤;莫明;郭江平;;新疆转基因抗虫棉种植现状及政策建议[A];中国棉花学会2013年年会论文集[C];2013年
3 曾华兰;何炼;刘朝辉;叶鹏盛;韦树谷;李琼英;张骞方;;转基因抗虫棉昆虫生态群落研究[A];中国棉花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石宏;魏伟;;国内转基因抗虫棉生物安全研究进展[A];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进展Ⅵ—第六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陈曦;;中美两国转基因抗虫棉专利技术的比较研究[A];促进农民增收的技术经济问题研究——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04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牛永章;张名昌;郭宝德;张原根;黄穗兰;冀丽霞;;优质转基因抗虫棉稳定系的培育[A];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7 陈建军;;转基因抗虫棉风险性分析及应对策略[A];江苏省昆虫学会第十一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8 陈德华;陈源;吴云康;;转基因抗虫棉的生育类型及配套栽培技术[A];中国棉花学会2005年年会暨青年棉花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5年
9 郑志明;黄磊;袁连卿;孙玉德;;转基因抗虫棉的特性及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A];黄河三角洲棉花生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5年
10 曲辉英;钟文;;山东省转基因抗虫棉花新品种选拔审定及展望[A];山东省棉花学会第五届代表大会、山东省优质棉基地建设管理协会第三届代表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佘辛华;我国转基因抗虫棉研究成绩斐然[N];农民日报;2005年
2 记者朱隽;大力推广应用转基因抗虫棉[N];人民日报;2002年
3 霍鑫;揭秘转基因抗虫棉产业化过程[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6年
4 刘鹏;我国研制成世界先进水平转基因抗虫棉[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0年
5 本报记者 左常睿;转基因抗虫棉造福农民[N];科技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黄克玲;转基因抗虫棉还得种[N];江苏农业科技报;2011年
7 耿蜀平;双价转基因抗虫棉“863”计划的硕果[N];中国纺织报;2001年
8 本报记者 尚玮民;我国转基因抗虫棉育种又获突破[N];河南科技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王四典;我省国产转基因抗虫棉发展迅速[N];河南科技报;2004年
10 记者 刘廉君;双价转基因抗虫棉可稳定抗虫20年[N];科技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李孝刚;转基因抗虫棉对土壤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2 李付广;双价转基因抗虫棉的获得及其抗虫性与生理生化特征[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3年
3 芮玉奎;转基因抗虫棉(Gossypium hirsutum L.)生产安全性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4 王贵彦;从FSD视角对农户水平上转基因抗虫棉技术应用过程和效果的系统分析[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5 左开井;转基因抗虫棉Bt基因的遗传效应与定位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0年
6 李茂营;NaCl胁迫对转基因抗虫棉生长和抗虫性影响及化学调控修复[D];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方龙;转基因抗虫棉对土地利用效益的影响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8年
2 李铁庄;转基因抗虫陆地棉推广的实证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3 孙鑫;转基因抗虫棉安全性评价及分子生物学检测体系建立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4年
4 侯娜;转基因抗虫棉外源DNA插入整合结构分析及其特异性检测方法的建立[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5 廖震;转基因抗虫棉叶片N、P、K含量及其数学模型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9年
6 顾万荣;转基因抗虫棉生育特征及氮磷钾吸收分配特点的研究[D];扬州大学;2005年
7 唐影;转基因抗虫棉对根区土壤细菌多样性影响的初步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8 张明辉;德州地区转基因抗虫棉对棉田昆虫群落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2006年
9 冷春龙;转基因抗虫棉对土壤肥力质量的影响[D];南京林业大学;2007年
10 郑亚丽;河南周口市转基因抗虫棉扩散与农户采用逆转行为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9445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1944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