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AaCMK、AaMCT、AaMCS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本文选题:青蒿 + 2-C-甲基-D-赤藓醇-4-磷酸胱氨酰转移酶 ; 参考:《西南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摘要】:青蒿素(Artemisinin)是从青蒿(Artemisia annua L.)中提取的一种具有独特过氧桥结构的倍半萜内酯。青蒿素联合疗法(ACTs)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治疗疟疾的首选方法。此外青蒿素衍生物对治疗病毒感染、癌症、免疫疾病也有重要的药用价值。然而,青蒿中青蒿素含量很低(约0.01%-0.8%),青蒿素分子结构较为复杂,很难采用全化学合成的方法生产青蒿素。因而克隆青蒿素前体合成途径上的基因,为青蒿素代谢工程提供候选基因和作用靶点就十分必要。MEP途径定位于植物细胞的质体中,为包括青蒿素在内的萜类合成提供基本前体物质异戊烯焦磷酸(IPP)和其同分异构体二甲基烯丙基焦磷酸(DMAPP)。2-C-甲基-D-赤藓醇-4-磷酸胱氨酰转移酶(MCT)、4-磷酸胞苷-2-甲基赤藓糖激酶(CMK)、2-甲基赤藓糖-2,4-环二磷酸合成酶(MCS)分别是MEP途径的第三、第四、第五个关键酶。MCT催化2-C-甲基-D-赤藓醇-4-磷酸(MEP)生成4-(5′-焦磷酸胞苷)-2-C-甲基-D-赤藓醇(CDP-ME);CMK催化CDP-ME合成4-(5′-二磷酸胞苷)-2-C-甲基-D-赤藓醇-2-磷酸(CDP-ME-2P);MCS催化CDP-ME-2P生成2-甲基赤藓糖-2,4-环二磷酸(ME-cPP)。本文首次克隆了青蒿MCT基因全长cDNA(AaMCT)、CMK基因全长cDNA(AaCMK)、MCS基因全长cDNA(AaMCS)并进行了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AaMCT的cDNA全长1176 bp(GenBank登录号:KU365210),包含906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302个氨基酸。AaCMK的cDNA全长1462 bp(GenBank登录号:KT778821),包含1197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399个氨基酸。AaMCS的cDNA全长811 bp(GenBank登录号:KT725782),包含678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226个氨基酸。基因表达结果表明:AaMCT、AaCMK、AaMCS在青蒿分泌型腺体中大量表达,在叶、花、茎和根中少量表达;同时发现,AaMCT、AaCMK、AaMCS受到MeJA和SA诱导表达,MeJA处理后AaMCT、AaCMK、AaMCS基因的表达量呈极显著提高(P0.01),SA处理后AaMCT和AaCMK基因的表达量呈显著提高(P0.05)。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AaMCT、AaCMK、AaMCS分别融合GFP都特异性定位在叶绿体中,这与MEP途径定位于质体这一事实吻合。最后,在拟南芥中分别超量表达AaMCT、AaCMK、AaMCS基因,拟南芥中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都得到显著提高(P0.01)。转AaMCT基因拟南芥三个株系的叶绿素a含量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22.09%、16.60%、21.05%;转AaMCT基因拟南芥三个株系的叶绿素b含量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23.70%、18.00%、17.43%;转AaMCT基因拟南芥三个株系的类胡萝卜素含量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18.60%、11.53%、21.45%。转AaCMK基因拟南芥三个株系的叶绿素a含量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23.83%、22.27%、18.26%;转AaCMK基因拟南芥三个株系的叶绿素b含量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27.21%、22.79%、18.38%;转AaCMK基因拟南芥三个株系的类胡萝卜素含量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25.24%、16.50%、15.53%。转AaMCS基因拟南芥三个株系的叶绿素a含量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16.04%、12.69%、21.38%;转AaMCS基因拟南芥三个株系的叶绿素b含量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16.18%、16.18%、20.59%;转AaMCS基因拟南芥三个株系的类胡萝卜素含量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11.65%、10.68%、16.50%。表明AaMCT、AaCMK、AaMCS在萜类物质的生物合成中起重要作用。
[Abstract]:Artemisinin ( Artemisinin ) is one of the most preferred methods for the treatment of malaria by Artemisinin . The artemisinin combination therapy ( ACTs ) is the preferred method recommended by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malaria . The contents of chlorophyll a , chlorophyll b and carotenoid in Arabidopsis thaliana were increased by 23.83 % , 16.60 % and 21.38 % , respectively . The contents of chlorophyll a in three lines of AaCMK gene were increased by 16.04 % , 16.18 % and 21.38 % , respectively . The contents of chlorophyll a in three lines of AaCMK gene were increased by 16.04 % , 16.18 % and 21.38 % , respectively .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Q94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瑞;使基因沉默[J];飞碟探索;2001年06期
2 肖友国;基因沉默[J];生物学教学;2002年12期
3 孟祥兵,贾寿华,王秀芳;基因沉默与生长发育[J];生命的化学;2002年02期
4 魏决;引起生物转基因沉默的因素、作用和对策[J];四川食品与发酵;2002年02期
5 房师松,邓平建,赵树进;基因沉默机制与预防对策[J];卫生研究;2004年04期
6 封福广;基因沉默及其生理学意义[J];衡水师专学报(综合版);2004年02期
7 彭燕;基因沉默发生和应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2004年04期
8 陈雪梅,杜显刚,谭志巍,王亚琴,官鹏;基因沉默的研究进展[J];法律与医学杂志;2005年03期
9 韩婧;;基因沉默及克服策略[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10 祝铁钢;武大勇;;基因沉默的生理意义及其应用[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袁诚;李萃;马金;韩成贵;于嘉林;Andrew Jackson;李大伟;;大麦条纹花叶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载体系统的改造及其应用[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陈翔;;RNAi:从科学家的剪九到医师的治疗手段[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施定基;张文俊;邓元告;冉亮;康瑞娟;赵兴贵;张越南;;藻类基因工程的一些进展[A];中国海洋生化学术会议论文荟萃集[C];2005年
4 王海光;李自超;;植物干旱胁迫应答基因及其产物研究进展[A];2003年全国作物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陈爱葵;李梅红;;RNAi—基因沉默[A];遗传学进步与人口健康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项晓琼;;RNAi技术在毒理学中的应用[A];中国药理学会毒理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7 刘家云;郝晓柯;李庆霞;马龙洋;温伟红;贾林涛;杨安钢;;靶向X区的siRNA抑制HBV基因的表达和复制[A];第九届西北五省(区)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8 焦锋;楼程富;;基因在植物多倍体中的进化研究进展[A];中国蚕学会第三届青年学术研讨会暨浙江省第二届青年学术论坛——蚕桑分论坛论文集(上册)[C];2001年
9 吴丽娟;陈伟;康格非;蒋建新;朱佩芳;;锌指蛋白A20基因沉默载体研究与初步应用[A];第五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10 徐新云;毛侃琅;毛吉炎;;CYP3A4基因沉默和高表达对三氯乙烯致肝细胞毒性的影响[A];中国毒理学会第六届全国毒理学大会论文摘要[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Esha Dey Pallavi Ail 编译 硕军;“基因沉默”先导者[N];医药经济报;2013年
2 南方日报记者 张胜波 林亚茗 通讯员 粤科宣;“广东是成果产业化好地方”[N];南方日报;2011年
3 记者 李荔;朱冰:环境也可以改变基因[N];北京科技报;2012年
4 记者 毛黎;科学家成功解开大量基因沉默之谜[N];科技日报;2008年
5 医学博士 科学松鼠会成员 致桦;美丽的干扰[N];中国经营报;2010年
6 纪光伟;2006,最出彩的是基因[N];健康报;2006年
7 张田勘;基因编辑器被寄予厚望[N];中国医药报;2014年
8 张田勘;垃圾DNA并非垃圾[N];文汇报;2012年
9 记者 许琦敏;基因“梁祝悲剧”诱发血癌[N];文汇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兴坦;烟草MAPK基因的功能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2 Chabungbam Orville Singh(奥维尔);家蚕BmPLA2和BmRab3基因的分子克隆、表达和功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3 张彦苹;桃microRNA的识别及其与靶基因的作用模式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4 张燕萍;青虾性别相关基因的筛选、克隆及时空表达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5 穆春;棉花耐盐基因筛选及酪氨酸蛋白磷酸酶基因功能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6年
6 苏思远;组织蛋白酶D基因沉默诱导HeLa细胞老化的机制研究[D];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2016年
7 王鹏飞;玉米、小麦的胚与胚乳DNA甲基化差异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4年
8 李武;盐胁迫下陆地棉根蛋白差异表达分析及耐盐相关基因的功能鉴定[D];河南大学;2016年
9 吴欣玉;猪Prdx6和Prdx2基因功能和转录调控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6年
10 张凌娣;同源序列高剂量异常表达及病毒编码蛋白对基因沉默的作用[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炎霖;水茄(Solanum torvum)StUBCc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初步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2 刘凯;棉花抗黄萎病相关基因GhSKIP35基因的克隆与功能验证[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3 任梦飞;灵芝细胞悬浮培养中高表达灵芝鲨烯合酶基因提高灵芝酸单体的生产[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4 梁甜;白桦OSC新基因的克隆、RNAi载体构建及遗传转化初步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5 刘春娟;84K杨HDA903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6 胡亚平;Peroxiredoxin Ⅰ基因沉默对TGF-β1诱导的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影响的实验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7 苏静芬;慢病毒介导恒河猴P53和P21基因沉默的初步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8 王素艳;残缘璃眼蜱subolesin和半胱氨酸蛋白酶基因生物学功能初步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9 向婷;渗透压胁迫下AM真菌Rhizophagus irregularis HOG1基因的功能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10 宋雪;利用CRISPR/Cas9和TALENs技术敲除斑马鱼Vap、C1H7orf55、mri1、BX284640.3和dscr6基因[D];山东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9836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1983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