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基因论文 >

基于2b-RAD技术的家蚕BmNPV抗性关联基因的全基因组筛查

发布时间:2018-06-08 10:49

  本文选题:家蚕 +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 ; 参考:《蚕业科学》2017年06期


【摘要】:不同家蚕品种对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 NPV)的抵抗性存在较大差异,家蚕抗性品系AN、野BN对Bm NPV侵染具有较强的抵抗性。用易感家蚕品系C108分别与AN和野BN杂交、回交,构建两个抗性品系的BC3M和BC4M分离群体,利用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2b-RAD(基于IIB型限制性内切酶的RAD)进行亲本和杂交分离群体的基因组测序,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位于染色体上与抗性相关的多态性SNP标记,进行抗性品种的基因型分析。对3个亲本及2个抗性分离群体样本基因组DNA构建的2b-RAD标签文库进行Illumina测序,获得抗性亲本AN、野BN的多态性SNP标记11 919个和12 293个。对抗性分离群体全基因组染色体的Bm NPV抗性关联SNP标记指数(SNP-index)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亲本品系AN、野BN的Bm NPV抗性相关SNP标记分布在多个染色体上,其中AN的全基因组中抗性贡献率前5位是第5、10、27、23和4号染色体,野BN的全基因组中抗性贡献率前5位的是第4、27、15、18和6号染色体,有多个SNP-index高值位点与已知Bm NPV抗性相关基因的位置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推测AN、野BN两个品系的Bm NPV高抗性与抗性主基因和其他抗性基因的联合作用有关。
[Abstract]:The resistance of different silkworm varieties to Bombyx mori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 (Bombyx mori Bm NPV) was different, and ANM NPV strain and wild BN strain had strong resistance to Bm NPV infection. The isolates of BC3M and BC4M were constructed by crossing susceptible silkworm strain C108 with an and wild BN, respectively. The simplified genomic sequencing technique 2b-RAD (based on IIB restriction endonuclease) was used to sequence the genomes of parents and hybrids, and the polymorphic SNP markers associated with resistance on chromosomes were screened by bioinformatics. Genotypic analysis of resistant varieties was carried out. The 2b-RAD tag library constructed from genomic DNA of three parents and two resistant segregated populations was sequenced by Illumina, and 11 919 and 12 293 polymorphic SNP markers of wild BN were obtained. The analysis of BmNPV resistance associated SNP marker index (SNP-index) showed that Bm NPV resistance-related SNP markers were distributed on multiple chromosomes. In the whole genome of an, the highest contribution rate of resistance was chromosome 5 (chromosome 5), and the contribution rate of resistance in the whole genome of wild BN was chromosome 427 (1518) and chromosome 6 (6). Multiple SNP-index high value loci were consistent with known Bm-NPV resistance related genes. It was inferred that the high resistance of Bm NPV in ANBN and wild BN strains was related to the combination of resistant major genes and other resistant genes.
【作者单位】: 江苏科技大学生物技术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农业部蚕桑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
【基金】: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No.CARS-18)
【分类号】:S88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京臣;金丰良;徐兴耀;谭佩婵;;不同地区BmNPV药物耐受性的测定[J];广东蚕业;2002年01期

2 白兴荣;冉瑞法;董占鹏;董家红;黄平;;云南不同地区BmNPV对家蚕致病力的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10年06期

3 蔡月仙;应霞玲;吴福泉;;家蚕杆状病毒(BmNPV)的应用研究概况[J];广东蚕业;1998年03期

4 葛慈斌,曹阳,钟仰进,肖巧学,黄自然,林广云,龙綮新;化学诱变的BmNPV对家蚕细胞和虫体感染性的初步研究[J];蚕业科学;2000年01期

5 李兵,季平,卫正国,陈玉华,沈卫德;野蚕体内分离的NPV和BmNPV对家蚕和野蚕的交叉感染性研究[J];中国蚕业;2003年04期

6 卓兵,王茜龄,朱勇;催青温度对家蚕抗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影响的研究[J];蚕学通讯;2004年02期

7 蔡克亚;陈克平;刘晓勇;姚勤;李军;;家蚕抗BmNPV品系与感性品系血淋巴液蛋白质组的差异分析[J];生物工程学报;2008年02期

8 杨金宏;王代钢;卢从德;孔卫青;;BmNPV DNA解旋酶基因酵母双杂交诱饵载体的构建[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9 管蕊;唐旭东;徐莉;朱峰;沈中元;;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BmNPV PE38的互作蛋白[J];蚕业科学;2012年03期

10 钱荷英;高丽;张月华;孙平江;徐安英;;分子标记技术检测家蚕品种抗BmNPV性能[J];江苏农业科学;201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A Cationic Detergent Enhancing the Replication of Baculovirus and the Activity of BmNPV ie-1 Promoter In vivo and In vitro[A];中国蚕学会第三届青年学术研讨会暨浙江省第二届青年学术论坛——蚕桑分论坛论文集(上册)[C];2001年

2 潘敏慧;吕军;鲁成;;BmNPV的双基因干涉对病毒增殖的影响[A];中国蚕学会第八届暨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家(柞)蚕遗传育种及良种繁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崔颖俊;吴立娜;赵巧玲;裘智勇;沈兴家;唐顺明;郭锡杰;;家蚕幼虫感染BmNPV后血淋巴蛋白质组学分析[A];中国蚕学会第六届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C];2009年

4 Jun Zhang;Xue-Mei Chen;Chun-Dong Zhang;Qian He;Zhan-Qi Dong;Xiu-Xiu Kuang;Ming-Ya Cao;Xiao-long Dong;Cheng Lu;Min-Hui Pan;;Different susceptibility to BmNPV of two silkworm ovary cell lines were determined by virus's ability to enter cells[A];第十届家(柞)蚕遗传育种及良种繁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5 徐安英;林昌麒;钱荷英;孙平江;张月华;刘明珠;李龙;;家蚕抗BmNPV新品种简介[A];第十届家(柞)蚕遗传育种及良种繁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6 吴福泉;杨琼;肖阳;陈列辉;刘新涛;邢东旭;罗国庆;唐翠明;王振江;;累代添食BmNPV的选拔效果初报[A];华东·华中地区第十二次蚕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王娜;唐顺明;裘智勇;丁丽平;赵巧玲;沈兴家;;感染BmNPV家蚕幼虫马氏管蛋白质组的初探[A];中国蚕学会第六届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C];2009年

8 孙京臣;金丰良;徐兴耀;谭佩婵;;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形态及生物学特性研究[A];中国蚕学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3年

9 吴金美;R.W.Lim;吴祥甫;Grace Sun;吕鸿声;;家蚕核多角体病毒iap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及其对哺乳动物细胞核因子-κB的调节作用的研究[A];华东六省一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03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10 王崇龙;薛仁宇;曹广力;沈卫德;贡成良;;BmNPV AN基因序列分析与杆状病毒的分子进化[A];中国蚕学会第七届二次理事会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国宝;家蚕脑的蛋白质组学分析及杆状病毒诱导家蚕行为变化的分子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2 曹明亚;家蚕品系871与871C抗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的差异及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7年

3 周阳;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Bm5的基因分析及利用基因芯片筛选抗BmNPV相关基因[D];江苏大学;2010年

4 薛仁宇;表达dsRNA的转基因家蚕对BmNPV的抗性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5 相兴伟;家蚕BmNPV ODV-E56/BmP95的生物学功能及多角体包埋外源蛋白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6 梁湘;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宿主特异性研究[D];广西大学;2012年

7 沈兴家;BmNPV和AcMNPV egt 基因启动子特性及家蚕海藻糖酶基因启动子活性的滞育激素调节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4年

8 Bhaskar Roy(若伊);几种动物抗原在家蚕体内表达及shRNA体内外表达提高家蚕对核型多角体病毒抗性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9 肖庆利;家蚕杆状病毒解旋酶基因启动子结构与功能分析及表达系统的应用[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2年

10 赵巧玲;家蚕血液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剂b1编码基因Ict-H启动子特性分析[D];浙江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兵;野桑蚕体内分离的NPV和BmNPV的比较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2 王婷婷;两株对BmNPV侵染差异的家蚕细胞系的全基因组表达谱分析[D];西南大学;2012年

3 王四妹;BmCPV、BmNPV入侵的分子机制初步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4 潘彩霞;家蚕BmGBP基因的鉴定及其对BmNPV复制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5年

5 夏丹丹;家蚕肠粘蛋白基因的鉴定及功能分析[D];西南大学;2015年

6 付绪亮;家蚕类泛素化修饰蛋白的鉴定及BmNPV早期蛋白PE38与宿主互作蛋白的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5年

7 张蕾;家蚕接种BmNPV后体内两种代谢酶活性变化及家蚕血淋巴金属蛋白的初步分离检测[D];江苏科技大学;2015年

8 梁飞;BmNPV膜融合蛋白GP64作用机制初步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6年

9 罗旭芳;BmNPV侵染后家蚕组织形态学观察和相关基因筛选[D];江苏科技大学;2016年

10 殷逸能;6个家蚕抗病毒基因在家蚕感染BmNPV和BmBDV后转录水平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9955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19955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1e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