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移抑制基因1和微血管密度在胆囊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本文选题:胆囊癌 + 肿瘤转移 ; 参考:《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7年07期
【摘要】:目的研究转移抑制基因1(MTSS1)和微血管密度在胆囊癌中的表达,分析MTSS1和微血管密度与胆囊癌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利用该院已构建成功的胆囊癌组织芯片,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MTSS1和微血管密度在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MTSS1和微血管密度与胆囊癌病理参数的关系。随防并收集患者的预后资料,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生存分析评估MTSS1和微血管密度与胆囊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MTSS1在胆囊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4.1%(52/118);微血管密度在胆囊癌组织中为(52.80±1.94),在正常胆囊组织中为(29.33±2.97)。低表达的MTSS1和胆囊癌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5),高微血管密度和肿瘤的TNM分期及肝转移有关。MTSS1的表达与微血管密度负相关。Kaplan-Meier和Cox生存分析表明:MTSS1和微血管密度与胆囊癌患者的总生存率相关,是胆囊癌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MTSS1蛋白广泛表达于正常胆囊组织,而在癌组织中的表达率降低。低表达的MTSS1、高的微血管密度和胆囊癌的恶性生物行为有关,它们是有效的胆囊癌预后指标。MTSS1有抑制胆囊癌进展的作用,其抑癌作用可能与影响肿瘤微血管密度有关。但其具体功能机制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expression of metastasis suppressor gene 1 (MTSS1) and microvessel density (MVD) in gallbladder carcinoma and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TSS1 and microvessel density (MVD) and clinicopathological parameters and prognosis of gallbladder carcinoma. Methods the expression of MTSS1 and microvessel density (MVD) in gallbladder carcinoma was detected by immunohistochemical metho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TSS1 and microvessel density (MVD) and pathological parameters of gallbladder carcinoma was analyz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TSS1 and microvessel density (MVD) and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gallbladder carcinoma was evaluated by univariate and multivariate survival analysis. Results the positive expression rate of MTSS1 in gallbladder carcinoma was 44.1% (52 / 118), and the microvessel density was (52.80 卤1.94) in gallbladder carcinoma and (29.33 卤2.97) in normal gallbladder. Low expression of MTSS1 and TNM staging in gallbladder carcinoma, lymph node metastasis, The expression of MTSS1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microvessel density (MVD). Kaplan-Meier and Cox survival analysis showed that MVD and MVD were correlated with the overall survival rate of gallbladder cancer patients. It is an independent prognostic factor for gallbladder carcinoma. Conclusion MTSS 1 protein is widely expressed in normal gallbladder tissue, but its expression rate is decreased in cancer tissue. Low expression of MTSS1 and high microvessel density are associated with malignant biological behavior of gallbladder carcinoma. MTSS1 is an effective prognostic marker of gallbladder carcinoma. MTSS1 can inhibit the progression of gallbladder carcinoma, and its inhibitory effect may be related to the influence of tumor microvessel density. But its specific function mechanism still needs to be further studied.
【作者单位】: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第二医院;
【基金】:江苏省卫生厅科研立项(No:H201347)
【分类号】:R735.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沙,周伟,赵永滨;胆囊癌28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0年04期
2 陈云超,张青萍;应用彩色多普勒能量图早期诊断胆囊癌1例报道[J];同济医科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3 许元鸿,田雨霖;行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胆囊癌1例报告[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0年11期
4 郭仁宣,许元鸿;胆囊癌的诊断和治疗[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5 查晓光,滕安宝,吴家照,方征东;34例高龄胆囊癌的诊治体会[J];安徽医学;2000年05期
6 包晓莉,周晓华,张引;胆囊癌的早期诊断[J];包头医学;2000年04期
7 赵仲民,同俊义,刘冀,肖琦;胆囊癌的超声鉴别诊断[J];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0年01期
8 刘维燕,刘厚宝,徐子平,王炳生;胆囊癌误诊原因分析(附19例报告)[J];肝胆外科杂志;2000年05期
9 唐群科,张瑛;胆囊癌9例诊治分析[J];肝胆外科杂志;2000年06期
10 张晓红,程铮,申霄;胆囊癌39例临床分析[J];河北医药;2000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婉媛;袁锦芳;毛枫;王文平;;胆囊癌的超声漏误诊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1年
2 张海锋;;浅谈双螺旋CT在胆囊癌诊断中的价值[A];全国医学影像技术学术会议(CMIT-2004)论文汇编[C];2004年
3 王小红;马胜林;钟海均;;胆囊癌的综合治疗进展[A];2007医学前沿论坛暨第十届全国肿瘤药理与化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李景泽;孙媛媛;于凤海;胡和平;;胆囊癌100例临床及组化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册)[C];2007年
5 汤焕亮;曹浩强;费建国;;胆囊癌的超声漏误诊分析[A];2007年浙江省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6 陶云年;张文奇;王善军;王和平;夏龙飞;;螺旋CT在胆囊癌诊断中的价值[A];2013年浙江省放射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7 崔云甫;;胆囊癌外科治疗方法的选择[A];中国抗癌协会胆道肿瘤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全国胆道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李升平;王俊;梁哲昭;;胆囊癌中吲哚胺2,3-双加氧酶的表达和调节性T细胞的浸润及其临床意义[A];中国抗癌协会胆道肿瘤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全国胆道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陆秀伟;谢筱f^;徐莉萍;邓海旋;张裕超;;胆囊癌淋巴结转移的多层螺旋CT分析[A];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暨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10年
10 霍苓;陈敏华;廖盛日;严昆;黄信孚;;体表超声对胆囊癌分期诊断研究[A];2000全国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天津市肿瘤医院肝胆肿瘤科主任 宋天强;胆囊癌 谁高危怎么切都有新观点[N];健康报;2013年
2 记者 胡德荣;胆囊癌关键驱动基因被捕获[N];健康报;2014年
3 记者 唐闻佳;胆囊癌防治有望获新途径[N];文汇报;2014年
4 记者 白毅;胆囊癌关键驱动基因首次揭示[N];中国医药报;2014年
5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教授 罗学宏;胆囊癌的危险因素知多少[N];大众卫生报;2005年
6 吴叶青 蒋廷玉;胆囊癌患者激增需引起关注[N];新华日报;2005年
7 北京友谊医院 王润华;胆囊癌易误诊[N];卫生与生活报;2007年
8 王丽;胆囊癌发生机理研究获突破[N];科技日报;2007年
9 王润华;胆囊癌易误诊[N];家庭医生报;2008年
10 吴叶青 程守勤;胆囊有病须早治[N];大众卫生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亮;几丁质酶3样蛋白1在胆囊癌中的作用机制[D];复旦大学;2014年
2 杜强;TNF-α对胆囊癌VEGF-C表达及淋巴管生成的影响及其机制[D];福建医科大学;2014年
3 朱广伟;RIP-1促进胆囊癌增殖侵袭转移的作用及机制[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4 张彦;胆囊癌临床病理特征、系统炎症及免疫微环境对预后的预测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5 沈吉良;双特异性磷酸酶1(Dusp1)在胆囊癌生长、侵袭转移及血管形成中的作用[D];浙江大学;2016年
6 包润发;冬凌草甲素对胆囊癌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阻滞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7 束翌俊;Hsa-miR-29c调控人胆囊癌细胞增殖转移的机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8 蒋明明;肝细胞癌和胆囊癌基因表达谱分析及肝癌相关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6年
9 黄海林;胆囊癌组织相关蛋白的筛选与鉴定[D];第二军医大学;2009年
10 宗华杰;人重组TRAIL治疗胆囊癌的实验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一鸣;102例胆囊癌临床与预后分析[D];浙江大学;2007年
2 刘学青;80例胆囊癌诊疗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12年
3 洪志鹏;双光子激发荧光显微成像技术在胆囊癌诊断中的应用[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4 鲁超;胆囊癌临床病理学特征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5 夏晓博;p53和β-catenin在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D];郑州大学;2015年
6 段安琪;胰头后淋巴结清扫在T3、T4期胆囊癌治疗中的意义[D];第二军医大学;2015年
7 解雷;胆囊癌微环境中MDSCs及其亚群细胞检测和干预治疗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5年
8 许丁伟;EIF-5A2蛋白在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和临床分析[D];昆明医科大学;2015年
9 封彦青;Shh和Foxm1在胆囊癌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及其与肿瘤的关系[D];南昌大学医学院;2015年
10 杨登;胆囊癌临床分期及手术方式与预后的关系[D];新疆医科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0580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2058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