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星系列水稻品种稻瘟病抗性基因鉴定与抗性分析
本文选题:稻瘟病 + 辽星水稻品种 ; 参考:《江苏农业科学》2017年07期
【摘要】:利用采自辽宁省4个稻区的20株稻瘟病菌对辽星系列水稻品种进行抗病性鉴定,苗期发病级数为0~5级,穗期发病级数为1~7级。苗期和穗期抗性频率均大于等于85%的有2个品种,抗性频率均小于等于35%的有4个品种。利用已开发的10个抗稻瘟病基因的分子标记对21份辽星系列水稻品种进行抗性基因分子检测,21份辽星系列品种含有的抗性基因数量在2~5个之间。这些品种中均不含Pi9、Pi40基因,而Pik-h、Pi1和Pib基因较广泛地分布在辽星系列水稻品种中。随着抗性基因位点数量的增多,品种表现出中等抗病性。
[Abstract]:The disease resistance of Liaoxing series rice varieties was identified by 20 rice blast fungi collected from 4 rice regions in Liaoning Province. The stage of disease incidence at seedling stage was 0 ~ 5 grade, and that at panicle stage was 1 ~ 7 grade. There were 2 varieties with resistance frequency of 85% at seedling and panicle stage and 4 varieties with resistance frequency less than 35%. Using the molecular markers of 10 rice blast resistance genes developed, the resistance genes of 21 Lioxing rice varieties were detected by molecular analysis. The number of resistance genes in 21 Lioxing rice varieties was between 2 ~ 5. None of these varieties contained Pi9 PI40 gene, while Pik-hmopi Pi1 and Pib genes were widely distributed in Liaoxing series rice varieti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number of resistance gene loci, the varieties showed moderate disease resistance.
【作者单位】: 辽宁省水稻研究所;
【基金】:辽宁省农业领域青年科技创新人才项目(编号:2014023) 辽宁企业博士后项目
【分类号】:S435.111.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东昌;王兵;竺利红;;胁迫诱导抗性基因转移导致细菌耐药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报;2013年07期
2 王永民;强明清;;从防效80%谈抗性棉铃虫防治策略[J];江西棉花;1993年04期
3 李梅,杨谦,宋金柱;多菌灵抗性基因在球毛壳中的转化[J];高技术通讯;2002年02期
4 孙琳琳;蒋继志;李丽;;生物信息学及在农作物抗性基因研究中的应用[J];安徽农学通报;2006年10期
5 李荣华;郭培国;Guihau Bai;;小麦中与低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含量关联的抗性基因类似物[J];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6期
6 段永嘉;刘二明;朱有勇;顾山;;日本两套稻瘟病鉴别菌系鉴定我国水稻品种的抗性基因[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1991年01期
7 毕云青;铙维维;冉云;杨昌寿;;小麦抗条锈病微效抗性基因的开发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1993年03期
8 R·S·Pathak;张建东;;豇豆抗蚜遗传[J];北方园艺;1990年02期
9 岳会敏;杨谦;吕游;;苯并咪唑类抗性基因Ben~r在角毛壳菌中的转化[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10 张振东;;日本稻瘟病抗病育种使用的鉴别品种、病菌小种和抗性基因记号[J];辽宁农业科学;198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孙琳琳;蒋继志;;生物信息学及其在作物抗性基因研究中的应用[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吴丽芳;Mei Ling Goh;Chellamma Sreekala;尹中朝;;白叶枯病抗性基因XA27的亚细胞定位研究[A];第十一次中国生物物理学术大会暨第九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摘要集[C];2009年
3 王娜;周俊;陈煜;许雷;;芽孢抗菌S6真菌抗性基因片段的克隆及拮抗蛋白的研究[A];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农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分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琦;水稻条纹叶枯病抗性基因的图位克隆与功能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13年
2 冯俊彦;三个小麦品系条锈病抗性基因的遗传分析及其分子标记[D];四川农业大学;2014年
3 侯丽媛;小偃麦渗入系对小麦真菌病害的抗性基因定位[D];山西大学;2016年
4 刘凤楼;大麦成株叶锈病抗性基因的发掘、分子标记及遗传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5 王春台;水稻白叶枯病抗性基因Xa22(t)和Xa24(t)的精细定位和物理图谱的构建[D];华中农业大学;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孙翠花;小偃麦新种质抗白粉病特性遗传及其抗性基因定位[D];山西大学;2014年
2 巢娟;辣椒根腐疫病抗性基因的精细定位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5年
3 赵富强;鹅观草不同居群条锈病和白粉病抗性评价及抗性遗传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2016年
4 吴竹筠;Nicotiana paniculata中TMV抗性基因定位[D];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
5 黄荣娣;拟南芥抗菌核病突变体的筛选分析及相关抗性基因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8年
6 李彬;粳稻两系不育系7001S中抗稻瘟病基因的克隆和功能验证[D];四川农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0951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2095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