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种皮色相关基因定位与利用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国作物新基因发掘:现状、挑战与展望,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2年
大豆种皮色相关基因定位与利用研究
宋健
【摘要】:大豆种皮颜色是重要的形态学标记,野生大豆多为黑色,而栽培大豆多为黄色,它是在从野生大豆到栽培大豆的进化和人工选择过程中逐渐发生改变的。因此,大豆种皮色相关基因研究无论对进化理论还是对育种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种皮颜色是通过各种花色苷的沉积而形成的,虽然植物色素生物合成途径已经研究的相对比较清楚,但大豆中控制种皮颜色形成的基因尚未进行深入研究。本研究以黄色种皮的栽培大豆ZP95-5383为母本、黑色种皮的野生大豆NY279为父本构建的遗传分离群体为材料,利用分离群体分组法(BSA)筛选与种皮颜色相关的标记,通过复合区间作图法(CIM)初步定位控制种皮色相关的QTLs,并通过残余杂合系扩大群体对控制种皮颜色形成的基因进行精细定位,同时,利用关联分析方法对25份重测序材料对候选区间进行分析验证,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大豆种皮颜色的形成受多基因调控。通过对遗传分离群体F2-F4代种皮色分离情况调查分析发现不同世代材料种皮颜色的分离比较复杂,黄、绿、褐、黑4种种皮色的家系在后代都发生分离,其中绿色分离最为复杂,但在每个世代中都有纯合的家系产生,既包括在各世代中均不分离的家系也包括新产生的纯合的家系,说明种皮色是由多个基因共同调控,同时也有相互作用的机制。 2.利用BSA法初步定位了2个与种皮色相关的位点。通过BSA法从420个SSR标记中筛选出可能与种皮色相关标记17个,,分别位于1号、6号、8号染色体。利用这些标记分析了F2群体171个株系,采用MapManagerQTXb17软件构建了遗传连锁图,以Windows QTL Cartographer V2.5软件的CIM方法定位到与种皮色相关的位点2个,分别位于1号和8号染色体,LOD值分别为5和20,可解释遗传变异11%和60%,遗传距离15cM和22.17cM,物理距离为2.3Mb和5.5Mb,均为主效QTL位点。 3.精细定位大豆种皮色的基因。利用残余杂合系构建扩大群体,通过对候选区间标记进行加密使多态性标记达到61个,将8号染色体定位区间缩小到标记ls8-6与ls8-5之间,物理距离为526.582kb;1号染色体候选区间缩小到标记ls1-20与ls1-23之间,22kb,包含2个基因,区间内的标记ls1-22与黄色种皮共分离。 4.利用25份重测序材料对候选区间进行了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的关联分析,验证了定位结果。25份材料包含9个栽培品种,8个地方品种以及8个一年生野生大豆,其中黄色种皮的材料10个,黑色种皮11个,褐色种皮4个。研究发现8号染色体精细定位候选区间内4321个SNP中相关性高(P1e-4)的位点主要位于一个270kb的区间,比精细定位结果缩小了250kb,其中最相关的位点(P1e-10)的位点有6个,位于224kb的区间,包含有CHS串联重复序列;在1号染色体初定位候选区间内2667个SNP中相关性高的位点主要位于一个约170kb的区间,与精细定位结果一致。 5.利用大豆种质资源鉴定黄种皮相关标记的选择效率。利用355份大豆核心种质和种质资源材料,对精细定位区间内标记ls1-22的选择效率进行分析,发现其选择效率达76.23%。 本研究对大豆种皮色的相关位点的定位、精细定位为发掘种皮色相关基因及功能分析,探索大豆种皮色从野生大豆到栽培大豆之间的遗传机制和进化关系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S565.1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忠伟;许昱;夏犇;李建粤;;植物类黄酮次生代谢生物合成相关转录因子及其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J];分子植物育种;2008年03期
2 张学英,张上隆,骆军,叶正文,李世诚;果实花色素苷合成研究进展[J];果树学报;2004年05期
3 汪霞;徐宇;李广军;李河南;艮文全;章元明;;大豆百粒重QTL定位[J];作物学报;2010年10期
4 邱丽娟;郭勇;黎裕;王晓波;周国安;刘章雄;周时荣;李新海;马有志;王建康;万建民;;中国作物新基因发掘:现状、挑战与展望[J];作物学报;2011年01期
5 白凤虎;李德芳;陈安国;唐慧娟;;基于BSA分析法的分子标记基因定位技术在农作物中的应用[J];中国麻业科学;2006年06期
6 王贤智;周蓉;张晓娟;单志慧;沙爱华;陈海峰;邱德珍;李培武;周新安;;大豆遗传图谱的构建和含油量的QTL分析[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8年03期
7 侯夫云;王庆美;李爱贤;张海燕;董顺旭;解备涛;;植物花青素合成酶的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09年21期
8 陈庆山,张忠臣,刘春燕,王伟权,李文滨;应用Charleston×东农594重组自交系群体构建SSR大豆遗传图谱[J];中国农业科学;2005年07期
9 王慧;高中杰;张丹;程浩;喻德跃;;应用关联分析鉴定大豆对斜纹夜蛾的抗性基因[J];植物学报;2011年05期
10 王荣焕;王天宇;黎裕;;关联分析在作物种质资源分子评价中的应用[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7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玲;水稻紫黑色颖壳Pbh基因的遗传分析与克隆[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光宇;耐盐大豆文丰7号苗期耐盐性的生理特性分析及耐盐基因精细定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2 刘玉林;大豆遗传图谱构建及重要农艺性状QTL定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文才;熊冬金;;SSR标记技术在大豆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1期
2 颜秀娟;李楠;李明姝;孙星邈;;分子标记在大豆育种中的应用现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3期
3 文阳平;贺浩华;王建革;徐景坤;孙晓磊;;关联分析及其在玉米中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9期
4 李鹏;饶灿;彭江;李想韵;宋锋;孙一铭;孙敏;;植物黄烷酮3-羟化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6期
5 李铭;郑强卿;窦中江;郭绍杰;姜继元;苏学德;郁松林;;果实中花色素苷合成代谢的调控机制及影响因素[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6期
6 张艳艳;石屹;梁晓芳;张本强;张成尧;张蕴睿;;光强和光质对烤烟等经济作物生长发育和品质形成的影响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7期
7 李春兰;;葡萄果实中莽草酸途径与多酚积累的关系[J];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12期
8 张芳;谢皓;陈学珍;;大豆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研究进展[J];北京农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9 王丽娟;张学英;徐金娥;张广华;葛会波;;不同光质对草莓果实花青苷、酚类物质及类黄酮物质的影响[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10 吴立强;李志坤;马峙英;;SSR分子标记与棉花种质遗传系谱关系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杨晓明;;豌豆白粉病研究进展[A];植保科技创新与病虫防控专业化——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刘春燕;栾淮海;裴宇峰;张维耀;刘业丽;何琳;陈庆山;胡国华;;大豆形态性状的QTL分析[A];中国作物学会2007年全国作物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张珉;钟晓红;陈芒良;;果实花色素苷研究进展[A];园艺学文集——湖南省园艺学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姚明哲;乔婷婷;马春雷;金基强;陈亮;杨亚军;;利用EST-SSR基因分型研究分子标记与茶树表型性状的关联性[A];中国茶叶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夏涛;高丽萍;韦朝领;刘亚军;王云生;高可君;张宪林;杨冬青;孙美莲;王正荣;张立明;;茶树儿茶素生物合成研究进展[A];中国茶叶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万国峰;樊颖伦;侯雷;李楠;吕志伟;张文会;;野生稻渗入系颖壳颜色的简易测定及QTL定位分析[A];山东植物生理学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植物生物学与现代农业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7 冯立娟;苑兆和;尹燕雷;招雪晴;;‘红叶短枝'卫矛变色期叶片中花青苷含量及其合成相关酶活性变化的研究[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2[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新惠;彩色棉GhF3'H与GhF3'5'H基因的克隆、鉴定及四种类黄酮物质的HPLC分析[D];石河子大学;2010年
2 牛姗姗;MYB对杨梅果实花青素苷合成的调控及其机制[D];浙江大学;2011年
3 王延玲;新疆红肉苹果红色发育机理的初步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4 谢兴斌;苹果bHLH转录因子MdTTL1对低温诱导花青苷合成和果实着色的多途径调控[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5 李开拓;荔枝果实成熟过程中的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6 翟焕趁;稻瘟病菌菌株FJ81278无毒基因Avr-Pid2的定位及深度测序分析[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7 严君;大豆结瘤固氮及生长发育对土壤环境无机氮含量的响应[D];东北农业大学;2011年
8 杨清华;我国大豆花叶病毒的株系分化、P3基因序列特征以及大豆对强毒株系抗病基因的标记定位[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9 周斌;大豆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整合及苗期耐旱性的QTL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10 吕祝章;大豆遗传图谱构建、重要农艺性状QTL定位及优异基因发掘[D];山东农业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静静;中国黄连木(Pistacia chinensis Bunge)实生群体性状变异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2 杨冬青;不同儿茶素含量茶树愈伤组织差异表达基因的cDNA—AFLP分析[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3 孙美莲;茶儿茶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4 李亮;玉米酸转化酶基因(ivr2)的耐旱性关联分析及自交系耐旱性分析[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5 刘硕;大豆种子蛋白质含量和油分含量重演性QTL的发掘[D];南昌大学;2010年
6 闫妮妮;葡萄产量对果实品质及葡萄酒质量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7 谢红英;日本红枫叶片呈色机理与增色效应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8 李仁伟;大菊品种遗传多样性及基于SRAP标记的分类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9 刘芬;转录因子PAP2对丹参酚酸类产物合成的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荔;赤丸芜菁BrCHS表达特性及启动子特性分析[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星华,陈宛妹,李增禄;山东大豆种质资源耐盐性鉴定[J];山东农业科学;1996年04期
2 苑克俊,张毅,孙瑞红,张振成;苹果、葡萄花色苷生物合成研究进展[J];山东农业科学;1998年06期
3 张富厚;郑跃进;侯典云;韦淑亚;;大豆荚粒性状对单株产量的效应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5期
4 李兴国,于泽源;花青苷的研究进展[J];北方园艺;2003年04期
5 廖靖军,安成才,吴思,陈章良;查尔酮合酶基因在植物防御反应中的调控作用[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4期
6 李刚,王光野,宋金枝,高鹤,陆静梅;栽培大豆(Glycinemax)“汾豆-16”叶的抗盐结构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7 李莹;大豆品种产量构成因素的研究[J];大豆科学;1984年03期
8 罗庆云,於丙军,刘友良;大豆苗期耐盐性鉴定指标的检验[J];大豆科学;2001年03期
9 罗赓彤,战勇,刘胜利,孔新,王曙明,孙大敏,盖钧镒;新大豆1号和石大豆1号高产纪录的创造[J];大豆科学;2001年04期
10 吴海燕,远方,陈立杰,段玉玺;大豆胞囊线虫病与大豆抗胞囊线虫机制的研究[J];大豆科学;2001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宛煜嵩;大豆遗传图谱的构建及若干农艺性状的QTL定位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2年
2 吕祝章;大豆遗传图谱构建、重要农艺性状QTL定位及优异基因发掘[D];山东农业大学;2006年
3 于永涛;玉米核心自交系群体结构及耐旱相关候选基因rab17的等位基因多样性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巩鹏涛;基于SSR标记锚定策略的大豆分子连锁图的整合[D];广西大学;2006年
2 田蕾;大豆耐盐基因定位及耐盐种质资源分子标记选择效率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丽娟;大豆种皮在动物饲养饲料中的应用效果[J];大豆通报;2003年01期
2 江均平;王金静;张涛;温栾;韩志琴;;大豆种皮过氧化物酶的制备及其在ELISA中的应用[J];生物技术通报;2010年07期
3 李秀萍;赵荣祥;李丽华;张金生;;半灰化-微波消解-MPT-AES测定大豆皮中的金属元素[J];大豆科学;2011年02期
4 林关石;;陕北黄土丘陵区大豆引种及品种选育问题[J];陕西农业科学;1989年02期
5 周可金,朱洪德,余建章,黄蕾;大豆种皮过氧化物酶活性与籽粒化学成分及其相关研究[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1996年02期
6 魏梅生;杨翠云;;菜豆荚斑驳病毒—危害大豆等豆科植物的重要病毒[J];植物检疫;2006年01期
7 徐亮;李建东;殷萍萍;王国骄;燕雪飞;孙备;;野生大豆种皮形态结构和萌发特性的研究[J];大豆科学;2009年04期
8 廖芳;郭京泽;刘鹏;张裕君;黄国明;;RT-PCR和实时荧光RT-PCR一步法检测大豆中菜豆荚斑驳病毒[J];植物保护学报;2009年02期
9 杨振成;;大豆种子的贮藏要点[J];种子世界;1993年12期
10 ;宁夏野生大豆的分布、植物学和生态学特性调查初报[J];宁夏农林科技;198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谦;徐宁迎;郭晓令;;猪SIM1基因部分序列测定及定位研究[A];第十次全国畜禽遗传标记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陈大清;苏爱国;李应生;许辉;李亚男;;拟南芥耐硒突变体基因定位研究[A];中国遗传学会第八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2004-2008)[C];2008年
3 杨传平;刘桂丰;高彩球;王玉成;;柽柳液泡膜H~+ -ATPase c亚基基因的抗逆功能及亚细胞定位分析[A];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地区遗传学研究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李勇;王立贤;赵书红;王立刚;程笃学;乔莉娟;颜华;张龙超;;猪FP基因cDNA全序列克隆及染色体定位[A];中国动物遗传育种研究进展——第十五次全国动物遗传育种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5 袁建成;肖光夏;张雅萍;;沙雷氏菌多重耐药性的基因定位[A];全国第三届烧伤外科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摘要[C];1991年
6 白刚;王光毅;夏照帆;;流行性MRSA的耐药性基因定位[A];中华医学会第六届全国烧伤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7 孔萌萌;余庆波;张慧绮;杨仲南;;控制水稻叶绿体发生相关基因OsALB23的定位及分析[A];长三角现代植物生物学与农业专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8 王慧;张书涛;郭涛;刘永柱;张建国;陈志强;;籼型矮杆突变体CHA-2的矮生性遗传分析及基因初步定位[A];第二届热带亚热带植物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与基因发掘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袁虎;韩东一;王秋菊;赵亚丽;兰兰;;遗传性传导性聋家系的遗传学特征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07年
10 陈旭升;宋振云;狄佳春;殷剑美;吴巧娟;许乃银;肖松华;刘剑光;;陆地棉亚红株新突变体的遗传及基因定位[A];江苏省遗传学会第七届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开文;[N];北京日报;2004年
2 宋刚;[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孔志军;[N];铜仁日报;2008年
4 记者 李小伟 实习生 马榕;[N];黑龙江经济报;2010年
5 记者 马芳;[N];南方日报;2010年
6 记者 付嘉鹏 实习记者 赵瑞华;[N];粮油市场报;2011年
7 付嘉鹏 赵瑞华;[N];农民日报;2011年
8 李波 王成福 董月文;[N];东营日报;2005年
9 刘忠山;[N];黑龙江经济报;2005年
10 揭盾、黄善国;[N];湖北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祝章;大豆遗传图谱构建、重要农艺性状QTL定位及优异基因发掘[D];山东农业大学;2006年
2 马维军;基因定位的统计方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周三;野生大豆基础生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田清震;中国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AFLP指纹分析及生态群体遗传关系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5 Yuenyong Vanichpakorn;两个水稻叶色突变体的生理分析与基因定位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6 闫龙;大豆种间杂交(Glycine max × G. soja)后代籽粒性状QTL定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7 罗庆云;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耐盐机理及遗传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8 文自翔;中国栽培和野生大豆的遗传多样性、群体分化和演化及其育种性状QTL的关联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9 陈锐;耐旱野生大豆MicroRNA的鉴定与表达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10 高美玲;甜瓜雌花相关性状遗传分析及基因定位[D];东北农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健;大豆种皮色相关基因定位与利用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年
2 张芳轩;黑大豆种皮花色苷物质组成及其抗氧化活性与抗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作用[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张虹;水稻雄性不育突变体osms7的形态观察和基因定位[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4 张露霞;水稻芽期耐冷性QTL定位与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5 高家旭;水稻黄绿叶突变体ygl80的遗传分析及基因定位[D];四川农业大学;2010年
6 孙华;动态性状基因定位理论框架的初步构建[D];东北农业大学;2003年
7 姜丽;水稻多雌蕊突变体mp3的遗传分析与基因定位[D];河北农业大学;2003年
8 李秀兰;两份水稻株高突变体的遗传分析与基因定位[D];四川农业大学;2003年
9 王玉平;水稻叶片黄化矮秆突变体的遗传分析与基因定位[D];四川农业大学;2003年
10 杨瑶君;杂交水稻新保持系D64B早熟性状的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D];四川农业大学;2003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作物新基因发掘:现状、挑战与展望,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264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226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