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基因论文 >

TaCAD12和TaPK-R1过量表达转基因小麦的分子特性与功能分析

发布时间:2018-10-16 09:44
【摘要】: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纹枯病是由禾谷丝核菌(Rhizoctonia cerealis)引起的小麦重要土传病害。冻害是影响小麦生长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生产上,抗纹枯病、兼抗纹枯病与冻害小麦品种较为匮乏,因此分离克隆抗纹枯、耐冻害相关基因,研究其功能,为抗纹枯病及冻害育种提供理论基础,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构建表达载体p20-Rssp2897:6MYC-TaCAD12、pAHC25-MYC-TaPK-R1,用基因枪转化法获得转TaCAD12、TaPK-R1基因小麦。获得以下研究结果:转TaCAD12基因小麦的研究结果:(1)对转TaCAD12基因小麦To-T2代进行PCR以及qRT-PCR分析,获得5个转TaCAD12基因小麦株系。(2)用Western blot分析5个转TaCAD12基因小麦株系中的阳性植株,结果表明这5个转基小麦株系中c-MYC-TaCAD12融合蛋白均被表达。(3)用WK207、R0301分别对转TaCAD12基因小麦T1、T2代进行接种,于收获期进行纹枯病鉴定,结果表明,在转基因小麦中过量表达TaCAD12基因,能提高对不同来源及致病力禾谷丝核菌的抗性。转TaPK-R1基因小麦的研究结果:(1)对转TaPK-Rl基因小麦To-T4代进行PCR、 RT-PCR以及qRT-PCR分析,获得3个转TaPK-R1基因小麦株系。(2)利用Western blot分析3个转TaPK-R1基因小麦株系中的阳性植株,结果表明这3个转基因小麦株系中c-MYC-TaPK-R1融合蛋白均被表达。(3)对T4代转基因小麦及受体进行低温处理,统计存活率、测定脯氨酸和电解质渗漏率含量,结果表明,过量表达TaPK-R1基因提高了转基因小麦对寒冷环境的适应性。(4)用R0301对转TaPK-R1基因小麦T1、T2代进行接种及纹枯病鉴定,用WK207对转TaPK-R1基因小麦T3、T4代进行接种及纹枯病鉴定,抗纹枯病鉴定结果表明,在转基因小麦中过表达TaPK-R1基因,能在不同程度上提高小麦对不同菌株禾谷丝核菌的抗性。(5)经过分子检测与接种抗病鉴定、低温胁迫处理,创制、选育出兼抗纹枯病与冻害的转TaPK-R1基因小麦新种质3份。
[Abstract]:Wheat is the main food crop in China. Wheat sheath blight is an important soil-borne disease of wheat caused by Rhizoctonia graminearum (Rhizoctonia cerealis). Freezing injury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natural disasters affecting wheat growth. In the production of wheat varieties resistant to sheath blight and freezing injury,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isolate and clone the genes related to resistance to grain blight and freeze injury, to study its function, and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breeding for resistance to sheath blight and freezing injury. In this study, the expression vector p20-Rssp2897: 6MYC-TaCAD12 (pAHC25-MYC-TaPK-R1) was constructed, and the transgenic wheat was obtained by gene gun transformation. The following results were obtained: (1) PCR and qRT-PCR analysis were carried out on the To-T2 generation of TaCAD12 transgenic wheat, and 5 TaCAD12 transgenic wheat lines were obtained. (2) Western blot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positive plants in 5 TaCAD12 transgenic wheat lin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MYC-TaCAD12 fusion protein was expressed in all of the five transgenic wheat lines. (3) WK207,R0301 was used to inoculate the T _ 1 / T _ 2 generation of the transgenic wheat with TaCAD12 gene and identify the sheath blight at the harvest stag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aCAD12 gene was overexpressed in the transgenic wheat. It can improve the resistance to Rhizoctonia graminearum from different sources and pathogenicity. 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s: (1) three TaPK-R1 transgenic wheat lines were obtained by PCR, RT-PCR and qRT-PCR analysis on the To-T4 generation of TaPK-Rl transgenic wheat. (2) Western blot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positive plants in three TaPK-R1 transgenic wheat lin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MYC-TaPK-R1 fusion protein was expressed in all three transgenic wheat lines. (3) the low temperature treatment of T4 generation transgenic wheat and its receptor were used to calculate the survival rate and the content of proline and electrolyte leakage. Overexpression of TaPK-R1 gene improved the adaptability of transgenic wheat to cold environment. (4) inocu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sheath blight in T _ 1 and T _ 2 generation of transgenic wheat with TaPK-R1 gene were carried out with R0301, and inocu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sheath blight in T _ 3 and T _ 4 generation of transgenic wheat with TaPK-R1 gene with WK207. The results of identification of resistance to sheath blight showed that overexpression of TaPK-R1 gene in transgenic wheat could improve the resistance of wheat to different strains of Rhizoctonia graminearum to varying degrees. (5) the resistance to Rhizoctonia graminearum was identified by molecular detection and inoculation. Three new wheat germplasms with TaPK-R1 gene were selected, which were resistant to sheath blight and freezing injury.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51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抗蚜虫转基因小麦通过鉴定[J];河北农业;2001年07期

2 ;抗虫转基因小麦[J];技术与市场;2001年05期

3 朱行;美国转基因小麦尚未面市就遭各国抵制[J];粮食与油脂;2002年06期

4 尹红;美国转基因小麦遭美国内外强烈反对[J];粮食与油脂;2002年11期

5 陈学军;高产优质小麦:转基因小麦[J];农村新技术;2002年09期

6 卫新菊;;转基因小麦的研究与展望[J];小麦研究;2003年04期

7 Sue Mayer,GaneWatch,陆建忠;转基因小麦正在改变我们日常饮食[J];世界环境;2004年05期

8 张正斌;胡晓君;;转基因小麦:在争议中前行[J];生命世界;2007年09期

9 ;美国正抓紧时间推广转基因小麦[J];北京农业;2009年32期

10 余露;;美国行业人士称支持转基因小麦[J];农药市场信息;2009年2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锡锋;王闵;周广和;;抗病毒转基因小麦中病毒株系间异源装配现象的初步研究[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2 徐琼芳;陈孝;田芳;李连城;杜丽璞;马有志;辛志勇;;转基因小麦京411的选育及其利用[A];全国作物细胞工程与分子技术育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徐琼芳;田芳;陈孝;莫英;李连城;郭三堆;杜丽璞;刘燕;辛志勇;;转基因小麦的遗传分析和抗蚜虫鉴定[A];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农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分会第六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4 奚亚军;刘曙东;路明;;抗叶片早衰转基因小麦的选育[A];全国作物生物技术与诱变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周淼平;张增艳;周小青;姚金保;任丽娟;杨学明;马鸿翔;;TaPIMP1过量表达提高转基因小麦的抗病性和耐旱性[A];中国的遗传学研究——遗传学进步推动中国西部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年中国遗传学会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6 徐子勤;;转基因小麦种子的产生和pZQ系列载体的构建[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7 薛哲勇;夏光敏;;转基因小麦过量表达液泡型Na~+/H~+反向运输基因提高了植株在田间的耐盐性和减少了叶片中Na~+水平[A];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第九次全国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8 苌收伟;秦广雍;余增亮;吴跃进;程玉红;王娟;苏明杰;;转基因小麦蛋白质含量遗传稳定性分析[A];2005年全国作物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作物学会分子育种分会成立大会论文集(一)[C];2005年

9 吴蓓蕾;王锡锋;刘艳;周广和;;RNAi介导的小麦抗BYDV转基因小麦研究[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苌收伟;秦广雍;余增亮;吴跃进;程玉红;王娟;苏明杰;;转基因小麦蛋白质含量遗传稳定性分析[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梁红举;亚洲限制进口美国“转基因小麦”[N];新农村商报;2013年

2 董峻;我科学家培育出抗旱转基因小麦[N];中国食品安全报;2014年

3 林小春;美国再现未经批准种植的转基因小麦[N];中国贸易报;2014年

4 记者 毛磊;美国孟山都公司暂停转基因小麦研发[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5 记者 蔺玉堂;抗蚜虫转基因小麦通过鉴定[N];光明日报;2001年

6 潘洁 罗峥曦;阿根廷试水转基因小麦[N];粮油市场报;2013年

7 关键 记者 王颖;我省两项科研课题的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N];黑龙江经济报;2007年

8 本报驻加拿大记者  杜华斌;换个角度切入缺水农业[N];科技日报;2006年

9 通讯员 严玉听;印度种子公司谋化开发转基因小麦和水稻[N];农资导报;2010年

10 李博;澳试种转基因小麦和大麦[N];农资导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郭红祥;转基因小麦种子的蛋白质组学分析和生理代谢调控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7年

2 段晓亮;三种植物凝集素基因在转基因小麦中的表达及其抗蚜效果分析[D];中国农业大学;2013年

3 李志岗;转基因小麦抗穗发芽特性的分子鉴定、遗传分析与抗性机理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04年

4 王军卫;外源脱水应答转录因子DREB1B和CBF1基因在转基因小麦中表达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5 刘太国;BYDV-GPV株系正向串联体结构复制酶基因介导的转基因小麦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3年

6 吴茂森;大麦黄矮病毒GPV株系复制酶基因介导的抗病毒转基因小麦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0年

7 燕飞;hpRNA和pac1基因介导抗大麦黄矮病毒转基因小麦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8 吴蓓蕾;小麦矮缩病毒分子群体遗传结构与RNAi介导的抗BYDV-GAV转基因小麦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江珊珊;转基因小麦的EBF表达谱及其对蚜虫与捕食性天敌行为调控作用[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2 付茂强;转基因小麦表达Harpin蛋白功能片段Hpa1诱导对麦长管蚜的韧皮部防卫反应[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3 杜娟;转TaDREB4基因抗旱小麦TB4对其根际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数量及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4 周亭;表达Hpal_(10-42)的转基因小麦对蚜虫的抗性和参与作用的MYB基因筛选[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5 施润平;抗赤霉病转基因小麦的分析与鉴定[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6 郭诚;转基因小麦抗赤霉病性鉴定[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7 王晓东;转基因小麦抗旱性生理生化及农艺性状鉴定[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8 罗美英;TaCAD12和TaPK-R1过量表达转基因小麦的分子特性与功能分析[D];广西大学;2016年

9 陈红敏;抗逆、抗病转基因小麦的分子检测及抗性鉴定[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10 樊秀花;转基因小麦外源基因品质基因表达的遗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2739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22739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ba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