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基因论文 >

小麦品种辽春10抗叶锈病基因LrLC10的比较基因组学定位

发布时间:2018-10-31 07:19
【摘要】:为明确小麦品种辽春10对叶锈菌小种PHT抗病的遗传基础,利用感病小麦材料87-1与抗病小麦材料辽春10构建的F_(2:3)群体,对其进行成株期抗病性鉴定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辽春10中含有1个显性抗叶锈病基因,暂命名为LrLC10。利用BSA法和比较基因组学策略对该抗病基因进行分子标记分析,将LrLC10定位于小麦2BS染色体上。共构建了含有8个分子标记的LrLC10基因的连锁图,其中:CAUT253位于LrLC10的远着丝粒侧,距离为0.1cM;CAUT163和CAUT131与LrLC10共分离;CAUT239位于LrLC10的近着丝粒侧,遗传距离为0.5cM。
[Abstract]:In order to clarify the genetic basis of resistance to PHT of wheat variety Liaochun 10, the population of susceptible wheat strain 87-1 and resistant wheat cultivar Liaochun 10 was used to identify the disease resistance and genetic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Liaochun 10 contained a dominant leaf rust resistance gene, which was tentatively named LrLC10.. The resistance gene was analyzed by BSA and comparative genomics, and LrLC10 was mapped to the 2BS chromosome of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L.). A linkage map of LrLC10 gene containing 8 molecular markers was constructed, in which CAUT253 was located on the distal side of LrLC10, the distance was 0.1 cm ~ (-1) CAUT163 and CAUT131 was coisolated from LrLC10, and CAUT239 was located in the near centromere side of LrLC10, with a genetic distance of 0.5 cm.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部作物基因组学与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市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教育部作物杂种优势研究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基金】:科技部仪器专项项目(2011YQ08005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71708)
【分类号】:S435.121.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磊;陈景堂;张祖新;;主要禾谷类作物比较基因组学研究策略与进展[J];遗传;2007年09期

2 代君丽,李振岐;小麦的比较基因组学和功能基因组学[J];西北植物学报;2004年05期

3 廖承红;宿兵;;灵长类比较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J];动物学研究;2012年01期

4 黎裕,王天宇;玉米比较基因组学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通报;2004年01期

5 王源秀;徐立安;黄敏仁;许远;;林木比较基因组学研究进展[J];遗传;2007年10期

6 ;比较基因组学揭示哺乳动物基因组脆性区域“产生与消亡”的过程[J];广东农业科学;2010年12期

7 张森,李辉,顾志刚;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有力工具——比较基因组学[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8 方荣;陈学军;缪南生;涂伟凤;;茄科植物比较基因组学研究进展[J];江西农业学报;2007年02期

9 王卫锋;;烟草基因组知识篇:6.比较基因组学[J];中国烟草科学;2010年06期

10 艾华水;胡小芬;周利华;;猪Mitf基因的比较基因组学和进化分析[J];生物技术通报;2010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时硕永;丁达夫;;Ortholog关系的判别与功能辨认率的提高[A];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1年

2 景志忠;才学鹏;李辉;;模式生物与比较基因组学研究进展[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4学术年会暨第五届全国畜牧兽医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3 曾昭清;余知和;;比较基因组学研究方法——真菌基因组比较分析为例[A];基因开启未来:新时代的遗传学与科技进步——湖北省遗传学会第八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4 张胜利;周岩;;禾谷类作物比较基因组学研究[A];河南省细胞生物学学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程淼;阮戈;江凡;饶子和;;利用比较基因组学方法研究生物进化[A];第九次全国生物物理大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2年

6 赵金荣;王晓玲;白羊年;;豆科植物比较基因组学研究进展[A];海南生物技术研究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张欢;谢建平;;分枝杆菌DNA连接酶的比较基因组学研究[A];中国遗传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2009-2013)[C];2013年

8 伍晓雄;杨锷;戴汉川;唐中林;赵京杨;曾翠平;龙良启;吴健;徐在言;李奎;;猪CTNNB1基因的克隆及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A];全国动物生理生化第十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9 詹凯;徐桂云;杨宁;;鸭甲状腺激素应答基因(THRSPα)比较基因组学研究[A];2009中国肉鸭产业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刘琳;睾丸酮丛毛单胞菌和溶杆菌的比较基因组学研究及玉米BIBAC克隆的参考序列定位[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2 刘贵明;苏云金芽孢杆菌YBT-1520全基因组测序和比较基因组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3 张晓雯;蓝藻信号转导系统的比较基因组学分析及重要基因功能的验证[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8年

4 黄大维;使用比较基因组学手段分析转录区域核酸组分的特征和演化的分子机制[D];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2012年

5 周哲敏;比较基因组学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建立及极端嗜酸甲烷氧化细菌V4、大肠杆菌O55:H7菌株CB9615和K-12菌株BW2952及其5株衍生菌株的全基因组破译[D];南开大学;2010年

6 毛新国;小麦族A、S、D二倍体种全长cDNA文库构建及序列初步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郭霞;猪致肺炎大肠杆菌比较基因组学分析和T6SS分泌系统vasF、vasK的表达[D];吉林农业大学;2015年

2 刘娜;比较基因组学平台的设计与构建[D];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

3 孙晨;比较基因组学信息可视化系统(CGVS系统)开发与应用[D];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2013年

4 王志强;白氏文昌鱼BAC测序与比较基因组学分析[D];广西大学;2007年

5 王雪;盘基网柄菌的比较基因组学初步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8年

6 胡yN瑶;比较基因组学可视化工具Geno2Cir及其在裸子植物叶绿体基因组比较的应用[D];复旦大学;2013年

7 梁永宏;植物ACS家族的比较基因组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3013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23013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bd8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