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基因论文 >

基因调控技术抗黄萎病有了新途径

发布时间:2018-11-09 07:14
【摘要】:正棉花黄萎病被称为棉花生长中的癌症,棉花患此病必严重减产甚至绝收。我国科学家利用基因调控技术,在防治棉花黄萎病方面取得一系列突破性进展。相关论文26日在《自然-植物》杂志在线发表。中科院微生物所研究员郭惠珊团队,通过8年努力,在世界上首先发现了黄萎病菌的致病机理,并利用RANi干扰技术,培育出防治棉花(陆地棉)黄萎病的棉花新品系。
[Abstract]:Verticillium wilt is known as the cancer of cotton growth. Chinese scientists have made a series of breakthrough progress in controlling cotton verticillium wilt using gene regulation technology. The paper was published online on 26 th in the journal Nature-plants. Guo Huishan, a researcher at the Institute of Microbiology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first discovered the pathogenic mechanism of Verticillium wilt in the world through eight years' efforts, and developed a new cotton line to control Verticillium wilt by using RANi interference technique.
【分类号】:S435.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简桂良,邹亚飞,马存;棉花黄萎病连年流行的原因及对策[J];中国棉花;2003年03期

2 胡玉香,翟长庚,孙风云,周娟丽;克萎星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J];农药科学与管理;2003年03期

3 王清和,赵清伟,杨治明,曹阳,严玉萍,郭海玲;不同灌溉方式下棉花黄萎病发生规律[J];中国棉花;2004年11期

4 何部;棉花黄萎病发生的原因分析与防治对策[J];河南农业;2005年07期

5 唐敏;孙涛;;浅谈棉花黄萎病在新疆兵团农一师的发生与防治[J];中国棉花;2006年05期

6 杨华;蔡立旺;潘群斌;陈建平;施庆华;张萼;王海洋;陈丽萌;杨明凤;霍金泉;;棉花黄萎病研究进展浅述[J];江西棉花;2006年06期

7 姜生林;马骏;;敦煌棉花黄萎病发生情况及防治对策[J];植物保护;2007年03期

8 苏涛;;减轻棉花黄萎病发生的几点建议[J];中国棉花;2008年07期

9 努尔波拉提;王大光;刘淑红;张怀军;;棉花黄萎病的发生及防治[J];农村科技;2008年11期

10 张爱国;;棉花黄萎病的发生与防治[J];现代农村科技;2009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沈春生;张秀勤;王公分;王伟东;;棉花黄萎病发生、防治技术研究[A];棉花重大病虫统一防治的理论与实践[C];2004年

2 马骏;;甘肃敦煌棉花黄萎病发生情况及防治对策[A];中国棉花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3 顾本康;吴蔼民;傅正擎;;棉花黄萎病研究进展[A];江苏省植物病理学会第九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4 吴蔼民;顾本康;傅正擎;蒋正峰;;内生菌防治棉花黄萎病机理初步研究[A];江苏省植物病理学会第九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5 ;棉花黄萎病病情考察报告[A];2003’华东植物病理学术研讨会暨江苏省植物病理学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纪要[C];2003年

6 王瑞卿;张旭;王景怀;高金权;齐俊生;;影响我国棉花黄萎病发生的综合因素分析[A];中国棉花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7 曹桂艳;朱鹤;刘艳珍;;棉花黄萎病连续发生的原因及对策[A];中国棉花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8 赵鸣;周玉;马惠;夏晓明;薛超;武军;;棉花黄萎病的生物防治研究进展[A];中国棉花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9 刘彩霞;赵建军;郭景红;;浅谈北疆棉花黄萎病发生现状及防治对策[A];中国棉花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10 朱荷琴;冯自力;李志芳;师勇强;赵丽红;;2株分离自棉花的轮枝菌菌株对棉花黄萎病的交叉保护作用[A];中国棉花学会2013年年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期嘉宾 顾本康 主持人 罗兵前;棉花黄萎病为何流行[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3年

2 ;棉花黄萎病的发生及防治[N];湖北科技报;2006年

3 曲周县农牧局 王寒菊;早防棉花黄萎病[N];河北科技报;2006年

4 记者张卫 通讯员王宝霞;精河县建立万亩棉花黄萎病防治示范区[N];博尔塔拉报;2010年

5 记者 赵红梅 通讯员 郭金霞 阎立波;棉花黄萎病防治技术取得重要进展[N];河北日报;2010年

6 建湖县植保植检站 徐红 唐玮 周艳;综合措施防棉花黄萎病暴发[N];江苏农业科技报;2010年

7 吴桥县农业局 侯忠芳;棉花黄萎病 “防”才是良方[N];河北科技报;2007年

8 于霞;棉花黄萎病要综合防治[N];农资导报;2012年

9 刘玲;棉花黄萎病的防治[N];宜春日报;2007年

10 记者 周敢普;棉花黄萎病治理研讨观摩会举行[N];科技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陈兵;基于多平台棉花黄萎病的遥感监测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0年

2 Muhammad Ibrahim;棉花黄萎病抗性机制和防治技术[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年

3 房卫平;棉花黄萎病抗性机制、遗传及分子标记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辛文慧;转哈茨木霉双几丁质酶基因(Ech42+Nag70)提高棉花黄萎病抗性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2 张芸;棉花内生真菌对棉花黄萎病的控制作用及机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3 侯丽娟;棉花黄萎病菌毒素生物活性测定及其对棉苗生化代谢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4 张丽萍;新疆棉花黄萎病发病规律及品种抗性的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6年

5 李晓宇;氨基酸铜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效及其机制的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6 陈兵;棉花黄萎病高光谱特征及其光谱诊断模型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7年

7 尹梦亭;阿克苏棉区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分析及棉花黄萎病生防菌的筛选[D];石河子大学;2008年

8 程凯;防治土传棉花黄萎病微生物有机肥研制与生物效应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9 白霜;棉花黄萎病生防菌筛选及其防病促生作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10 李毅;根际链霉菌对棉花黄萎病的防病作用初步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3197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23197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664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