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基因论文 >

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对雄性生殖损伤小鼠体外受精作用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9-03-26 14:42
【摘要】:用化疗药物环磷酰胺(CP)处理小鼠建立雄性生殖损伤模型,以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饲料喂食30 d,进行体外受精实验,检测其受精率及2-细胞、4-细胞、8-细胞和囊胚的形成率和优胚率,评估转基因大豆饲料对雄鼠生殖功能的潜在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在CP处理导致的生殖损伤条件下,与非转基因大豆喂食组相比,以抗草甘膦转基因饲料喂食30 d对小鼠受精率,及其分裂形成的2-细胞、4-细胞、8-细胞和囊胚形成率和优胚率无显著(P0.05)影响,表明CP诱导的生殖损伤状态下,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饲料喂食30 d不会对雄性小鼠的生殖功能造成损伤。
[Abstract]:The male reproductive injury model was established in mice treated with cyclophosphamide (CP) and fed with glyphosate-resistant soybean diet for 30 days. The fertilization rate, 2-cell and 4-cell were measured. The 8-cell and blastocyst formation rate and excellent embryo rate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potential effects of transgenic soybean diet on male reproductive func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reproductive damage induced by CP treatment, compared with the non-transgenic soybean group, glyphosate-resistant transgenic diet fed with glyphosate-resistant transgenic diet for 30 days induced the fertilization rate of mice and the division of 2-cells and 4-cells, and compared with the non-transgenic soybean feeding group.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8-cell and blastocyst formation rate and excellent embryo rate (P0.05), which indicated tha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CP-induced reproductive injury, glyphosate-resistant transgenic soybean fodder fed for 30 days did not cause damage to reproductive function of male mice.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发育与再生生物学系;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基金】: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2016ZX08012005) 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509044)
【分类号】:S56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法国政府将销毁一批转基因大豆[J];农药市场信息;2001年06期

2 赵月荣;转基因大豆不会造成“基因污染”[J];农药科学与管理;2002年01期

3 ;转基因大豆出新品种[J];中国牧业通讯.养殖场顾问;2004年03期

4 ;农业部放行美转基因大豆[J];河南畜牧兽医;2004年05期

5 高宏伟 ,刘心同 ,陈世山 ,丁士兵 ,昃向君 ,施昌彦;大豆样品中转基因大豆含量不确定度的评定[J];中国计量;2005年04期

6 李颖;;日本培育出能预防脱发的转基因大豆[J];新农业;2006年06期

7 叶汉英;杨伟华;;转基因大豆的发展及其安全性评价[J];粮油加工;2007年04期

8 盛东峰;杨同文;;转基因大豆的研究及应用[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9 张丽君;;转基因大豆进口对中国资源环境和食品安全的可能风险[J];粮食科技与经济;2008年04期

10 叶增民;潘婕;;转基因大豆及其制品的安全性研究现状[J];生物技术通报;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黎明;欧秀元;魏东盛;张代文;邢来君;李明春;;无选择标记转基因大豆表达载体的构建[A];全国植物分子育种研讨会摘要集[C];2009年

2 周霞;张文庆;;广东省转基因大豆和豆制品的监测[A];植物保护与现代农业——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周霞;徐正浩;;中国转基因大豆大量涌入造成的危机与对策[A];第二届全国生物入侵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4 欧仕益;曹柏营;米培芝;黄才欢;汪勇;;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中酚类物质研究[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黄文坤;赵俊义;刘崇俊;彭德良;;抗除草剂转基因大豆的基因漂移评价[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6 毛德倩;杨晓光;牟维鹏;;利用PCR方法检测转基因大豆和玉米中的GMO[A];营养健康新观察(第十一期):转基因食品及相关问题专题[C];2001年

7 周波;关荣霞;陶波;刘章雄;常汝镇;邱丽娟;;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基因逃逸检测及分子验证[A];全国作物生物技术与诱变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黄俊明;李文立;胡帅尔;杨杏芬;陈海珍;谭剑斌;;TaqMan探针检测转基因大豆含量方法的建立及应用[A];中国毒理学会放射毒理专业委员会第七次、中国毒理学会免疫毒理专业委员会第五次、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致突专业委员会第二次、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致畸专业委员会第二次、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致癌专业委员会第二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9 陈晓军;叶春江;王超;吕慧颖;李葳;张利明;朱保葛;;GmHsfA1基因克隆及其过量表达提高转基因大豆的耐热性[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武泰存;王景安;;基于PCR和SDS-PAGE方法的转基因大豆检测[A];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第九次全国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姜洪良;转基因与非转基因大豆展开新一轮博弈[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冯华 蒋建科 陈一鸣;转基因大豆安全吗?[N];人民日报;2012年

3 本报记者 马爱平;转基因大豆油真的会致癌吗?[N];科技日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喻京英;进口转基因大豆放心吃[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年

5 沈玮青 李静;三转基因大豆获准入华[N];中国食品报;2013年

6 郑宇洁;不管转基因大豆安全与否民众享有知情权[N];企业家日报;2013年

7 记者 林小春;转基因大豆是“瓶中魔鬼”吗[N];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

8 记者 王春雨;黑龙江:严防转基因大豆进中央储备大豆库存[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9 人民;美科学家开发可防心脏病转基因大豆[N];江苏科技报;2008年

10 记者 董峻;批准进口的转基因大豆安全有保障[N];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秀春;表达γ-亚麻酸的无标记转基因大豆的培育[D];华南热带农业大学;2005年

2 刘营;OsDREB3转基因大豆品系特异性检测方法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庆梅;高蛋氨酸转基因大豆的鉴定和遗传稳定性分析[D];东北农业大学;2015年

2 陈笑芸;抗除草剂转基因大豆的分子特征分析[D];浙江大学;2016年

3 王海龙;基于光谱和光谱成像技术的转基因大豆品种鉴别与品质检测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4 荣非;利用两种遗传转化方法获得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5年

5 沈苏南;一种多重PCR技术在转基因大豆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6 叶增民;转基因大豆及其制品的安全性研究分析[D];中北大学;2009年

7 赵光;转基因大豆对土壤氮转化及相关细菌多样性影响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6年

8 袁铁琰;转基因大豆及其加工产品的检测技术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9 蒋亦武;转基因大豆发酵制品在发酵过程中内、外源基因变化规律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10 沈会平;环介导等温扩增法检测转基因大豆及其制品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4476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24476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4c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